倉頡鸛鳥跡,於是創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記事。
呼讀猶强名,况乃論位置。
周人建小學,六書分義類。
特令授童蒙,庶幾別同異。
奈何中古後,穿鑿失倫次。
蟲皿晉醫言,止戈楚人誌。
宋更𩢍作騧,秦易辠爲罪。
三刀自夢徵,兩日因讖記。
山絲已怪妄,門草更茫昧。
白水及緋衣,皆是表符瑞。
解槐與說棗,抑又出譏戲。
形聲罕復論,一切歸會義。
咄哉許祭酒,著論窮巧慧。
流俗喜不根,傳授滿當世。
廷尉議三章,諸生談六藝。
往往授其言,大抵皆附會。
林生最晚出,紛亂尤自恣。
何言斯亭上,刻石高贔屭。
却思荆舒禍,對此頻雪涕。
憑誰掩其惡,水火爲焚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