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晁公武宋

晁公武,字子止(《南宋館閣錄》卷八),號昭德先生,鉅野(今山東巨野)人。沖之子。靖康之亂入蜀。高宗紹興中進士,調榮州司戶(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六五)。十七年(一一四七),辟爲四川宣撫司錢糧所主管文字。歷知恭州(《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五六)、榮州(《郡齋讀書志》附宋黎安朝跋)、合州(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五一附晁公武《清華樓記》)。爲潼川府路轉運判官,二十七年爲言官論罷。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除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尋爲殿中侍御史(《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七之二一、七八之四九)。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出知瀘州,三年,知興元府,充利州東路安撫使(同上書選舉三四之一五、二○)。四年,爲四川安撫制置使(《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紀》)。六年,改淮南東路安撫使(《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五之二九),七年,知揚州(同上書食貨一之四五)。除臨安府少尹,旋罷(《咸淳臨安志》卷四七)。卒於嘉州。《宋史·藝文志》載其著述甚富,均散佚,唯存《郡齋讀書志》四卷(一本作二十卷)。今錄詩十三首。

共 18 首诗词

作品

夏日過莊嚴寺僧索詩爲留三絕 其一

宋 · 晁公武

松筠窈窕隠禪房,茗碗熏爐白晝長。 門外塵埃生熟惱,誰知林下自清凉。

夏日過莊嚴寺僧索詩爲留三絕 其二

宋 · 晁公武

笑脫塵衫撲軟紅,杖藜徙倚水光中。 最憐林葉深深處,遮盡斜陽不礙風。

夏日過莊嚴寺僧索詩爲留三絕 其三

宋 · 晁公武

出門散策烟棲樹,歸路扶輿月蛻痕。 十里江村入圖畫,野橋沙路杳難分。

荆州即事 其一

宋 · 晁公武

戰船不見和州載,勝地惟餘避暑宮。 今日蒭蕘皆得往,大王風作庶人風。

荆州即事 其二

宋 · 晁公武

初上蓬籠竹笮船,始知身是劍南官。 沙頭沽酒市樓暖,靳步買薪江墅寒。

荷池

宋 · 晁公武

平池積潦漲輕痕,宛若扁舟繫水濱。 斷岸纔盈六七尺,低蓬恰受兩三人。 巡簷悅目蒲蓮秀,隠几忘機雁鶩馴。 坐閲江湖好風景,不愁濤瀨闊無津。

南定樓

宋 · 晁公武

水接荆門陸控秦,卧龍陳迹久尤新。 劍關驛外青山舊,錦里祠邊碧草春。 更築飛樓瞰瀘水,擬將遺恨問洪鈞。 南方已定雖饒富,北望中原正慘神。

春日

宋 · 晁公武

蝸牛廬畔舫齋前,春晚風光絕可憐。 雲補斷山尤秀拔,竹藏殘蕊尚嬋娟。

詩扇

宋 · 晁公武

短蓬煙裏冷蕭蕭,兩岸梅花各見招。 吹散前村一杯酒,滿江風雨不相饒。

酆都觀

宋 · 晁公武

勝絕平都觀,盤紆石磴長。 崇崗虎蹲踞,古柏雁分張。 殿閣剛風外,軒墀灝氣旁。 煙華迎碧瓦,雲葉覆雕牆。 古有神仙術,能齊日月光。 升騰繼黄老,烜赫數陰王。 採藥巖巒秀,燒丹井竈香。 綵雲生洞穴,白晝上穹蒼。 陳迹今猶在,咸云實不亡。 碑銘餘漢魏,像設自齊梁。 仙騎霜毛潔,胎禽雪羽翔。 豪商供香火,騷客鬭篇章。 顧我趨行殿,尋真到靜坊。 遺文觀翠琰,隠訣悟青囊。 儻解交龍虎,終能翳鳳凰。 定紆蒼玉佩,徑入白雲鄉。 却憶求輕舉,相傳笑彼狂。 李君煉丹石,韓子服硫黄。 雅欲同南極,俄驚葬北邙。 古今垂烱戒,服餌要周防。 却老寧無策,怡神別有方。 不須紈與素,但可舉清觴。

讀林罕小說

宋 · 晁公武

倉頡鸛鳥跡,於是創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記事。 呼讀猶强名,况乃論位置。 周人建小學,六書分義類。 特令授童蒙,庶幾別同異。 奈何中古後,穿鑿失倫次。 蟲皿晉醫言,止戈楚人誌。 宋更𩢍作騧,秦易辠爲罪。 三刀自夢徵,兩日因讖記。 山絲已怪妄,門草更茫昧。 白水及緋衣,皆是表符瑞。 解槐與說棗,抑又出譏戲。 形聲罕復論,一切歸會義。 咄哉許祭酒,著論窮巧慧。 流俗喜不根,傳授滿當世。 廷尉議三章,諸生談六藝。 往往授其言,大抵皆附會。 林生最晚出,紛亂尤自恣。 何言斯亭上,刻石高贔屭。 却思荆舒禍,對此頻雪涕。 憑誰掩其惡,水火爲焚棄。

登金山

宋 · 晁公武

東游尋勝即登臨,浮玉知名冠古今。 萬壑波濤喧海口,千年巖岫據江心。 雨篷烟棹征帆遠,曉磬昏鐘佛屋深。 詩客分留風景在,憑君一爲發長吟。

遊焦山

宋 · 晁公武

江勢東傾劇建瓴,中流巖壑隠禪扃。 遊僧誰渡降龍鉢,過客爭摸瘞鶴銘。 修竹捎雲凌北固,桃花吹浪漲南溟。 上人勸賦斯山境,乞與微吟勒翠屏。

句 其一

宋 · 晁公武

軒窗竹院臨流靜,燈火瓜洲隔岸深。

句 其二

宋 · 晁公武

只言天下少霖雨,不知隆中有卧龍。

句 其三

宋 · 晁公武

峨眉古名山,長雄坤之維。 月峽爲表裏,雪嶺相蔽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