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初征史朝義過虢州題僧寺壁(題擬)

高僧居淨域,客子戀皇宮。

試訪毘耶室,旋(《大典》作「施」)遊方丈中。

禪林吹梵響,忍草散香風。

妙說三元(《大典》作「玄」)義,能談不二宗。

色空雙已滅,內外兩緣同。

識盡無生理,乃覺出凡(《大典》作「梵」,《金文最》作「樊」)籠。

(見光緒二年刊高錦榮纂《靈寶縣志》卷八《藝文》下。

又見《金文最》卷七一許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題寺重即唐德宗詩碑》(徐俊告)、《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陽志》〖張忱石告〗)(按:《永樂大典》引《洛陽志》:「御題寺,寺在靈寶南里。

唐寶應元年,德宗以皇子爲天下兵馬元帥,統兵征史朝義過)(之,題詩壁間。

厥後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覺詣長安求寺額,詔以御題名之。

」其後又錄無名氏詩云:「解鞍投宿得禪宮,識破浮生萬境空。

夜靜稍□簷外雨,朝來知是葉間風。

」此詩未詳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

清畢沅《中州金石記》卷五:「御題寺唐德宗詩碣,大定十六年立,許安仁記幷書,在御碑寺。

額正書云:『御題寺唐德宗天章碑。

』下爲五律詩一首。

知年月人名者,據黃叔璥《中州金石攷》也。

」今按:《縣志》錄此詩原題作《題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詩而得名,詩題顯爲後人追補。

今重爲擬題。

黃叔璥書未見。

碑記,《縣志》亦未收。

有關史事,兩《唐書》、《通鑑》所記甚詳,不具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