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山投龍詩刻(並序)

□□(《全唐詩》作「曉登」)雲門山,直上壹千尺。

絕頂彌□(《全唐詩》作「孤」。

)聳,盤途幾傾窄。

前對堅裂峯,□□(《全唐詩》作「下臨」。

)削成壁。

陽□(《全唐詩》作「巘」。

)靈芝秀,陰崖仙乳□。

(此句《全唐詩》作「陰崖半天赤」。

)□□□羣山,遠望何所隔。

太陽未出海,曠晃半天赤。

(《全唐詩》無以上四句。

)大壑静不波,渺溟無際碧。

(「碧」,《全唐詩》作「極」。

)是時雪初霽,沍寒冰(《全唐詩》作「水」。

)更積。

恭(《全唐詩》誤作「披」)展送龍儀,寧安服狐白。

□□(《全唐詩》作「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昇,五域□□(二字《全唐詩》亦闕。

)覿。

帟幕翠微亘,機□(《全唐詩》作「茵」。

)丹洞闢。

□□(《全唐詩》作「祝起」。

)鳴天鼓,拜傳端素冊。

霞間□□□,(《全唐詩》作「朱紱縈」。

)嵐際黃裳襞。

玉□(《全唐詩》作「策」。

)□□(《全唐詩》作「奉誠」)信,□□□(《全唐詩》作「仙佩俟」。

)奔驛。

□(《全唐詩》作「香」。

)氣入岫門,瑞雲出巖石。

至誠必招感,大福旋來格。

空□□□□,(《全唐詩》作「中忽神言」。

)帝壽萬千百。

(見畢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十二。

)(〖1〗按石刻詩題下有「北海郡太守趙居貞述。

渤海吳□書。

郡人李元莊鐫」等字。

石刻係天寶十一載所立,正書,崖高四尺五寸五分,廣二尺,在益都縣雲門山洞西關帝廟後北壁。

〖2〗此詩序文中所書玄宗尊號,石刻本與《全唐詩》不同。

按《新唐書·玄宗紀》載天寶七載羣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又天寶八載復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禉皇帝」。

石刻所稱,顯係天寶七載所上尊號,然石刻立於天寶十一載,則當以《全唐詩》取天寶八載所上尊號爲是。

望頗疑作序刊石者緣一時疎忽,誤取七載尊號,而後之錄是刻者知其誤而糾正之,此《全唐詩》據本之所以異於石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