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以文學第士,尤重聲律,碩儒俊彥,罔不規斯道,三百年間,詩人千計,騰聲飛實,郁郁彬彬,故論詩者必稱李唐焉。
自昔唐人選集,有殷璠(《河嶽英靈集》,丹陽進士殷璠撰,分上中下三卷,凡二十四家詩。
)元結(《篋中集》,元結次山編,一卷,凡七人,詩二十四首。
)高正臣(《高氏三宴詩集》三卷,所載皆因人會宴之詩,以一會爲一卷,與宴者凡二十一人。
)芮挺章(《國秀集》三卷,芮挺章編,凡九十人,詩二百二十篇。
實八十五人,詩二百十一首。
)令狐楚(《御覽詩》一卷,一名《唐歌詩》,一名《選進集》,一名《元和御覽》,凡三十家,詩二百八十九首。
)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二卷,高仲武編,凡二十六人,詩一百四十首。
實存一百二十二首。
)姚合(《極玄集》,姚合編,凡二十一家,詩百首。
實存九十九首。
)諸家,顧拘於朋從,或偏一體,或囿一方。
而張爲《主客》(《主客圖》一卷,張爲撰,凡八十四家詩。
)之作,乃更離章摘句,一詩之不獲悉闚,罔論詳該。
宋明稍事蒐輯,《英華》《類苑》,(《文苑英華》一千卷,宋太平興國七年,李昉、扈蒙、徐鉉、宋白等奉敕編。
《唐詩類苑》二百卷,明張之象纂。
)篇什粗備,然而期分類從,終不見一代一家體要;其散逸秘本,放失集外者,且未能廣事搜求,脫漏泰半,後世惜之。
逮有清康熙盛朝,朝野右文,裒輯之風特著;翰林院羣彥,奉命啟芸閣之珍藏,殫精校讐,年餘而成《全唐詩》九百卷,(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九日始,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書成。
)都詩四萬八千九百首。
自唐開國以迄五代,凡有所作,靡不苛索專集,旁稽野史,雖隻句莫遺,而後百世鉅觀,斯克厥成,其有功藝文,不謂大且備乎!然其軼在桑島,湮於金石,又有非當時諸公所能及者。
天明中,(天明,日本光格天皇年號,共八年,當清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三年。
)日人上毛河世寧,(即市河寬齋,字子静,號半江,上毛野國人。
)曾羅彼邦舊籍,參采《千載佳句》、《文鏡秘府》諸書,撰《全唐詩逸》三卷,(《全唐詩逸》三卷,凡百二十餘家詩,前有淡海竺常序。
)雖斷篇零章,不無搜玉之功,鮑清溪既刊入《知不足齋叢書》矣。
余每展斯帙,深慨彼邦人士治學之勤,乃欲本河氏所作,網羅中土遺佚。
匝月之內,先成《全唐詩作者通檢》一卷,然後披覽羣書,逮於金石,竭期年之力,得詩如干首,分爲如干卷,名曰《全唐詩補逸》;揚萬世之英靈,彰一朝之翰藻,斯亦差堪自慰者矣。
至詮次體例,多承舊制;惟詩前小傳之餘,略加案語,詩中原註而外,間益校文。
其若有官銜可稽、歲月可循者,並前賢題跋、諸家考據之屬,胥附篇末,庶幾讀者得資參證焉。
丙子(一九三六)季冬,常熟孫望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