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敦煌廿詠(並序) [附]題隱士詠[三七]

[唐]·敦煌人作品[一]

青溪逐水薫漁樵,策杖褰衣屢驀橋。

鳥坐春池雙影近,人呼幽谷兩聲遥。

祥煙五色飛仙電,瑞草千藂(叢)間藥苗。

河畔曲肱而取飲,嫌煩且棄樹中瓢。

([一]以上詩凡六寫本,其原編號及校次如下:原卷〖伯二七四八〗、甲卷〖伯三九二九〗、乙卷〖伯二九八三〗、丙卷〖伯三八七○〗。

卷末多《題隱士詠》一首,幷有「咸通十二年十一月廿日學生劉文端寫記」一行。

丁卷〖斯六一六七〗、戊卷〖伯二六九○〗僅存第一首,不校。

甲卷題作「敦煌古蹟廿詠」,乙卷「廿詠」作「二十詠」。

[二]「三危」,甲、乙、丁三卷作「峗山」。

[三]原卷無「向」字,依乙、丙、丁三卷補。

[四]「二」,甲卷作「三」。

[五]「短」下原卷有「見」字,依乙、丙、丁三卷刪。

[六]乙、丙、丁二卷無「矣」字。

[七]「三危」,甲、乙、丁三卷作「峗山」。

[八]原卷殘缺處,元用甲、乙、丙、丁四卷補之。

凡校補字,均括以[],如[也自鳴]和以下括弧內均是。

[九]「鼓」,甲、乙兩卷作「轂」。

[一○]「尋」,甲卷作「看」。

[一一]詩題丁卷作「靈巖莫高窟詠」。

[一二]「剎」,原卷作「日」,依甲、乙、丙、丁四卷改。

[一三]「指」,甲卷作「至」。

[一四]「甦」字原闕,據甲、乙兩卷補。

丙、丁卷「甦」作「蘇」。

[一五]「走」原作「奏」,依甲、乙、丙、丁四卷改。

[一六]「迴」,乙卷作「還」。

[一七]「色」,甲卷作「素」。

[一八]「含」,丁卷作「合」。

[一九]「塞」原作「賽」,依丙、丁卷改。

[二○]詩題丙、丁兩卷標作「瑟瑟監詠」。

[二一]此句甲卷作「爲懸寶蓋髪」。

[二二]甲卷有三處異文:第一句「昔時」作「昔日」,第二句「遺廟」作「唯廟」,第六句「墳傍」作「其傍」。

[二三]「臺」,甲卷作「樓」。

[二四]「坐」原作「作」,依甲、丙、丁三卷改。

[二五]「轉」,甲、丙兩卷作「盡」。

)([二六]甲卷有兩處異文,第二句「與此」作「以此」,第三句「一州」作「州縣」。

[二七]「三」原作「一」,依甲、丙、丁三卷改。

[二八]「春渌苔生」四字原缺,依甲、丙、丁三卷補。

[二九]「嫩」原作「嬾」,依丁卷改。

[三○]「新」原作「連」,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一]「弄」,甲、丙、丁三卷作「散」。

[三二]「王」原作「往」,依丙、丁兩卷改。

[三三]「鴻」,丙、丁兩卷作「虹」。

[三四]「徑」,丙、丁兩卷作「堠」。

[三五]「生」原作「空」,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六]「量」原作「兩」,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七]《題隱士詠》原載丙卷末,兹亦移錄附於後。

)。

上一首
收藏
下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