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祖元,本里中秀才,厭世事塵勞,翻然出家。因遊鴈峰,遂斷一指,誓不復還。鄉人目之爲一指頭禪,蓋譏笑之也。自後南行,學益長,又有能詩聲。予愛其勇猛精進,漫作數語挑之。
共 289 首诗词
高樓何岧嶤,一柱西北隅。 橫當子午道,峻直參井墟。 曲瓊卷飛霞,儼儼僊人居。 上通三重階,下蔭十二衢。 傍樓玉簫女,織翠紛華裾。 僊人顧之笑,授以青琅書。 遡言欲從之,媒拙而理疎。 丹梯目成久,須憑大垂手。
采蘩浴春蠶,夫婿今遠離。 貧無金釵別,愁有玉筯垂。 朝同火伴去,莫獨衾裯隨。 百夫十夫長,千里萬里期。 去期日已遠,征郎不顧返。 生理日就貧,歲年亦云晚。 雖有乳下男,不能充夫丁。 昨日府帖下,籍已書其名。 官軍獨備北,頗恤東西民。 勿言征錢輕,抽徵將到人。
黄葛溪上生,青條谷中垂。 薄言采其絲,緝彼綌與絺。 縫作公子裳,遠寄閨人思。 絺兮凄以風,不值當暑時。 輕鮮未及御,棄置忽若遺。 雖則遭棄捐,肯爲風雨移。 朝暮蒙楚中,采采以慰饑。 君看葛婦歌,嘗膽味若飴。
南之山叢叢,桂樹生也直。 朱華自成林,不雜衆芳植。 上有青鸞棲,因之爲羽翼。 移根上林苑,零露滋曉色。 豈不罹凝寒,高標竦孤特。 丹心能自渥,身性不加飾。 所以離騷詞,嘉其秉炎德。 相觀穹壤間,人統形氣識。 陽根爲剛明,陰質爲闇塞。 靈均莫能招,聊與花辯惑。
短短菰蒲洲,陰陰葭菼陂。 有斐嘉芙蓉,雙蒂媚漣漪。 如龍舒兩娥,如沅湘二妃。 豈伊玉池種,而乃生污泥。 斑然爛雲錦,襲人芳菲菲。 兩美諒必合,佳人製爲衣。 下承朝露滋,上戴夕日輝。 駕言折芳馨,歸以遺所思。
何草秋不枯,何葉秋不黄。 白露以潤之,薿薿含晶光。 幽蘭自華滋,時菊仍菲芳。 粲粲園中葵,亦得晞朝陽。 被恩有如此,後時果何傷。 惟有警夜鶴,庭前獨旁皇。 豈不欲九臯,翅翎莫能長。 湛湛被露斯,幽吟遂成章。
美人其猶龍,渴飲金泉水。 水狹又飛去,一息蓬池耳。 是時天氣清,衆綠事盥洗。 遐征溘埃風,長袂躡螭尾。 天階甫一尺,民社猶千里。 還須手帝澤,爲俗洗瘡痏。 餘力裁新詩,或可代封匭。
宛宛黄柳絲,錐錐雜花垂。 柳解織別愁,花能送春歸。 思君遠行邁,遊子心依依。 有絃不解揮,有鏡不復治。 豈是真不能,持此欲遺誰。 河梁此時曲,淚爲生別滋。 但期如水萍,所寄良不移。
柳色媚別駕,桐花夾行舟。 慈湖一片心,不上富貴鈎。 撇却雲霧窗,分渠月波樓。 但有月長清,何妨波漫流。
俗士騎戶限,癡官摸床脣。 名節與官爵,豈以全畀人。 子方貴良貴,我亦仁景仁。 終始議論間,但保一色醇。
未及與君別,先歌送君詩。 浙西數年來,風景非昔時。 紅蠶不上箔,青麥空生陂。 六經政之本,無用別出奇。
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 阿柴冠尚癡,阿㭲晬欲死。 槃也年未彊,早爲貧出仕。 家庭所訓誨,仕亦當念此。 敬則能蒞官,敏則能决事。 事長如嚴師,擇交必端士。 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氣使。 只效龍伯高,芳名播青史。
悲莫悲生離,老至悲轉切。 阿爹領賓送,諸母持酒別。 大婦前致辭,忽忽顔不悅。 歸來眎季女,一夕亦永訣。 人事長如此,有懷向誰說。 淚緣親愛滋,心以憂患折。 去去勿重陳,秦淮對明月。
仕歷四千石,官聯六尚書。 耕無田二頃,居無宅一區。 余豈不念子,皇皇事田廬。 多藏損其志,厚殖益爾愚。 貧乃好消息,此言誠不迂。 子官視庾氏,俸廩頗有餘。 疎花會結果,小水長通渠。
援以書戒子,子竟不若翁。 陶以詩責兒,兒只如頑童。 房公豈不智,集此書屏風。 堂基未及搆,手澤俱成空。 乃知貴胄門,美業真難終。 子雖有良質,須用磨琢功。 射御亦是學,不妨隨元戎。
玄雲拖榆塞,白露塗楓林。 靡靡秋未夕,邊馬已南侵。 子方從軍去,川陸迥且深。 虎兕嗥曠野,猩猱嘯高岑。 獨見金城外,迎人柳陰陰。 主人敬愛客,秉義如斷金。 好將少年行,轉作節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