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字叔耕,休寧(今屬安徽)人。不事科舉,退安丘園讀《易》,後屏居黄山。寧宗嘉定間應詔上書,不報。徐誼帥江東,以遺逸薦,亦不果。遂築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號方壺居士,學者稱柳塘先生。有《方壺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獻志》卷八七有傳。 汪莘詩,以明汪璨等刻《方壺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棟刻本(簡稱清刻本),并酌校《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九三《方壺存稿》(簡稱名賢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方壺存稿》(簡稱四庫本)所錄詩。
共 289 首诗词
朝立寒溪東,暮立寒溪西。 一到神頓領,熟視眼更迷。 水光不見水,但見青天無表裏。 天光不見天,但見一片清烟涵無邊。 水中有天天不濕,天中有水水不入。 天耶水耶墮渺茫,只是天光與水光。 月來水天中,水天裹月如不裹。 月去水天中,水天鎖月如不鎖。 明月不來不去時,琉璃泡中珠一顆。 先自水天莫分別,更添月色更親切。 水色天色月色擘不開,水光天光月光拈不來。 夢中酒渴不可忍,一口吸下驪龍腮。
偉哉天地間,誰家兩枝蓮。 紅蓮一枝瑰子鮮,白蓮一枝雪樣妍。 兩花徑面各千里,壓盡衆草無朱鉛。 不見賣花翁,不知阿誰擔南躔又北躔。 不見賣花蜂,但見烏蟾兩點追過天津橋那邊。 有時雙暈更整整,有時五彩尤戔戔。 有時露下花頭濕,有時風起花頭偏。 五鳳銜入淵中淵,六龍插上天中天。 一入一上知何年,至今絡繹如梭穿。 花歛作昏舒作晝,世間未識春前後。 神農教民亂耕耨,唐侯指出兩花定節候。 唐侯司花方少年,朝朝暮暮長與花周旋。 苟非其人子莫傳,爲花揀得花中仙。 姚家愛花故不俗,花前自鼓薰風曲。 綵旗幻出芙蓉面,晚來旗脚薰風轉。 此花不費一錢買,付與後來司花作模楷。 青春飛過秋飛迴,紅白芙蕖花自開。 曾觀堯舜山河去,也見漢唐池舘來。 看花人逐年年改,疇昔看花幾人在。 惟有阿兄日珠姊月珠,坐乘兩花撫四海。
別駕寄我新詩章,賞花須賞花中王。 我誦此詩欲大叫,山川靈氣未始亡。 憶昔少年健如虎,兩脚不住尋奇芳。 何曾著眼看桃李,天台洞口呼劉郎。 癡兒騃女意自得,不肯隨我超凡常。 嵩山洛浦忽入夢,秦人漢士俱堂堂。 仰天大笑不復道,朱宮紫府森開張。 是時青春二三月,姚家一樹真黄裳。 其餘牛家魏家種,千紅萬碧羅新妝。 論花固是花中傑,論人亦是人中祥。 不覺我醉花亦醉,不覺花香人亦香。 氣高已壓玉笥綴,骨硬肯羨金釵行。 授我以元君之雲篆,沃我以王母之霞觴。 當時跳出生死窟,自此踏倒名利場。 懷洞庭兮悲瀟湘,吟清風兮詠滄浪。 仙人擊節相屬和,賤子起舞尤顛狂。 歷聘二十八列宿,遍謁三千六上皇。 東風未斷薰風起,江北吹落江南藏。 天葩何年到此土,形貌雖減神猶昌。 濂溪先生誇富貴,東坡老子憐忠良。 不如煎酥煮麵喫,大勝三椀搜枯腸。
君不見濟陰九穗禾,又不見河南六岐麥。 何似新安海陽縣,瑞粟一枝超簡冊。 嘉定四載六月中,採來疑自東極東。 龍枝鳳冠雲蕖叢,令人多力善走顔色紅。 六岐九穗豈足道,徑欲一醉敲金鐘。 趙君不敢留,馳以告宰公。 宰公不敢留,馳以告太守意甚忠。 嘉定聖人坐法宮,聲色不邇心在農。 嘉定聖人與天通,故産瑞粟昭年豐。 新安太守見此喜,謂匪奇花異卉同,銷金黄羅手自封。 再拜獻天門,進入開天容。 吾聞粟有神,其姓曰慶天。 吾聞粟字制,其西曰金堅。 吾聞粟字釋,蓋取陽精相續如百川。 請君占所聞,可以知開先。 我歌賀宰公,宰公歸太守。 我歌賀太守,太守歸我皇極天子大父母,願見太平萬古萬萬古。 惟有貧儒都不知,但願食粟長無饑。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 殷出黄金骨裏淚,摻出白玉心中苦。 此苦知爲何人家,寒宵心事亂如麻。 岑牟肯戴紅槿帽,蹀足不數漁陽檛。 翻手作春杏開早,覆手秋風葉如掃。 開元天子是天工,那知塵起長安道。 我今擊鼓一聲高徹天,擊鼓二聲深徹泉。 天上拂開白日路,地鎖掣斷如飛烟。 豺狼聞之腦門裂,狐鼠粉碎臭滿穴。 惟有蒼鱗火鬣雙虬龍,籋雲揈雷雨騷屑。 青天洗出古時青,日月洗出古時明。 百穀草木催發生,鸞鳳亦作簫韶鳴。 走上半空望五嶽,插天截海蟠金城。 我皇無爲人自寧,此時方表鼓中聲,寫作柳塘擊鼓行。
口中吐佛子,腰間出神仙。 眉心紅日大如錢,腦宮誦經聲泠然。 瞿曇黄老去我久,可使舉世終無傳。 天亦若忌我,我自夢裏知其天。 團團清光中,本來面目常現前。 分明是真不是想,水中月影鏡中像。 自從別後見君稀,一朝邂逅成歡賞。 見亦不可擬,得亦不可强。 知音相逢只彈指,甃命遮寒且涵養。 芙蓉芰荷顛倒披,九天風露流肝脾。 俯觀人世不忍棄,世人棄我良非癡。 有時憤悶須痛飲,長安市上相追隨。 左挾田先生,右拍樊於期。 狗屠在前舞陽後,擊筑叱起高漸離。 揚雄但能識奇字,未識以道御之無不宜。 一舞神鬼哭,再舞雷電飛。 三舞乾坤悉清凈,却視萬物生光輝。 我衰不能作伊川,手把犂鋤墾蚯蚓。 亦復不能作呂望,垂絲磻溪上。 但願漢家宗社牢,化權何必吾人操。 但願紫微宮南太微北,中間七箇能甄陶。 君不見張三裹青衫,李四著紫袍,黄金轉多官轉高。 孔丘盜跖那復辨,長蛇封豕爭雄豪。 我欲告天天肯否,旁人竊笑婦摇手。 不如開眼明月前,莫教失却清風後。 杜子美,李太白,清風爲魂月爲魄。 至今來往天地間,幾回獨把欄干拍。
漢家中原一百州,故老南望空悠悠。 問君北賊何足道,坐守畫地如窮愁。 不共戴天是此仇,生不殺賊死不休。 諸公但能安身計,更無一點英雄氣。 遂令多士皆沉醉,絕口不復言時事。 恭惟主上天勇智,皦日平生復仇志。 秋色平場千萬騎,望裏亭亭黄屋至。 六軍拜手呼萬歲,報恩便欲無生意。 西風蕭瑟天無雲,引領蟠冢愁黄曛。 白衣不得見天子,道人何得愁朱門,可憐涇渭胸中分。 願起沔陽死諸葛,作我大宋飛將軍。
仙人剪水銀河邊,仙風吹散花聯翩。 明星撩亂入我眼,風緊一陣隨天旋。 如今誰卧剡溪雪,如今誰訪山陰船。 古人氣韵不可見,曉來對此空悠然。 檐前未覺眼界豁,臨眺忽憶樓居仙。 若爲留得數玉樹,六月繞屋生清妍。
去年來見公,畧以書自陳。 今年來見公,知公意已親。 一見爲我喜,再見爲我顰。 溫存到風雨,檢點及米薪。 會我群玉堂,坐上皆偉人。 欲引野鶴姿,軒昂出京塵。 公自哀其窮,我豈有足珍。 但願公富貴,何憂我賤貧。 過從兩三月,意味十萬春。 將非前世緣,更結來生因。 所恨難久留,歸理青溪緡。 公亦厭承明,請牧江海濱。 嗟我老于行,東西足悲辛。 那宜種橘柚,幸使守松筠。
紫陽佳山水,帝室雄垣藩。 桑柘若雲屯,梨棗如星環。 邇來十四載,有失漢詔寬。 坐令隴畝上,面作百摺酸。 侯來自江西,與物破險囏。 處處春風村,家家秋月灣。 矧侯老儒術,淵源起波瀾。 文盟後韓孟,詩社前張樊。 賤子昔好學,何理不仰鑽。 風雷繞腸胃,日月懸肺肝。 宇宙在掌握,鬼神露毫端。 身由疾惡病,家以論事殫。 天門守九虎,歸卧牛衣間。 誓欲滅此賊,使天回正觀。 豫子欲趨趙,聶生方入韓。 匕首忽電掣,鐵椎已雷鑽。 世無伯牙手,鍾子每長嘆。 世無子期耳,伯牙淚空彈。 人生樂相知,相知良亦難。 不知起胡越,相知同歲寒。 自侯之來矣,願言識孔鸞。 秋風動心氣,朔雲資瘧姦。 及此春日舒,扶病猶蹣跚。 怪僕來胡遲,爲僕留城關。 見侯亦胡爲,明珠傾月團。 見僕亦何爲,伸此蛟龍蟠。 龜老殻愈堅,鶴老頂益丹。 自恨身已老,徒重鈍與頑。 終憶玉川子,干謁非所安。 山不養伯齡,伯齡不厭山。
文者道之器,詩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謂以一枝鳴。 僕昔頗好學,不與時俗并。 始求爲己事,中有濟物情。 靜與古月俱,動與秋陽行。 先聖此從容,風流被後生。 身世兩相違,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適,萬化爭逢迎。 天地露根柢,動植陳性情。 日月顯處妙,鬼神隠中明。 老佛既恍惚,諸子亦縱橫。 興衰雜今古,憂豫難悉平。 時買白玉板,寫此朱絲聲。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見驚。 秋霜下黄葉,春風自抽萌。 蘭花待春風,深林含芳馨。 屬聞賢別駕,古學兼韶韺。 仍聞吐佳句,氣挾蘇州清。 今朝別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畧相似,長松與茯苓。
新月長眉清,娟娟照茅舍。 坐有我弟俱,因得窮造化。 初嘆此箇月,涵浙復涵灞。 終憶此箇月,古夜復今夜。 日月天中行,地下亦雙明。 天地在太虛,一點如流萍。 水輪載以浮,風輪吹不停。 地譬雞子黄,天乃雞子清。 天半繞地下,天半出地上。 星辰附天旋,晝夜成俯仰。 吾嘗揮雷鞭,騎龍日宮前。 整頓朝東皇,拜手金烏傍。 日宮月宮留不住,翻身透過天頂去。 雙手撥轉赤精毬,山河萬象在裏頭。 此時見天不見地,憶嘗閲盡世間事。 幾度穿入月之內,幾度穿出天之外。 幾度天地劫火來,只有太虛元不壞。 我自太虛觀世間,釋迦老子皆等閑。
太皡涵帝德,勾芒播皇仁。 群龍服蒼駕,靈雨冒南岑。 淵魚自暖躍,谷鳥相和吟。 桃花既夾道,麥苗亦成林。 竹籬带夕陽,茅舍含清陰。 白蘋空騁望,青楓第傷心。 况值聖明代,聊以陶吾真。 寄言同懷子,芳醪期共斟。
黄鸝占高枝,蝴蝶戀芳草。 達人能岸春,兒女被春惱。 和風吹衣裳,白日照懷抱。 天地爲我園,衆目一何小。 東皇行仲月,南極現朱鳥。 虞帝被袗衣,周王在靈沼。 于飛既覽德,於牣亦知道。 感此彌恨長,冉冉以空老。
綠水繞北戶,白日挂南榮。 岑樓高中天,引領望咸京。 咸京望不見,遠山與雲橫。 鸞鳳邈何許,燕雀巢朱甍。 谷風起將夕,偃月哉生明。 童子焚妙香,稚女彈神箏。 似非今世曲,無乃古人情。 爲言且勿彈,吾疾方未平。
神游何邊方,夢到迷處所。 論世非秦漢,辨地豈吳楚。 碧桃翳陽林,翠霞蔭清渚。 鵾雞鳴花間,鸞鶴將儔侶。 中有古玉堂,日月光相貯。 似是重瞳君,左右列二女。 我時再拜興,帝復相爾汝。 蘧然形已開,不得竟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