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璞,字晉仙,號方泉,又號野齋、山楹。原籍陽穀(今屬山東)。寧宗慶元間爲溧陽丞(清嘉慶《溧陽縣志》卷九)。與姜夔、葛天民、韓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詩集》傳世。 周文璞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群賢集)。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共 262 首诗词
伯鸞出京師,慷慨歌五噫。 豈無濟時心,升降與我違。 有來適吳中,舂粱救寒饑。 吳人皋伯通,舎之慰窮棲。 方志雖或除,此橋猶可稽。 伯鸞號逸民,佳傳照綠綈。 伯通頼有此,庶幾與之齊。 至今閶門外,兩冢陪要離。 累累各高大,冥冥春草萋。 古者賢哲人,不計鳳與鷄。 焜耀亦偶爾,埋沒何淒兮。 出語賀兩公,亦以昌吾詩。
白石招我入書齋,使我速禮金塗塔。 我疑此塔非世有,白石云是錢王禁中物。 上作如來捨身相,饑鷹餓虎紛相向。 拈起靈山受記時,龍天帝釋應惆悵。 形模遠自流沙至,鑄出今回更精緻。 錢王納土歸京師,流落多在西湖寺。 錢王本是英雄人,白蓮花現國主身。 蛇鄉虎落狗脚朕,何如紅袍玉带稱功臣。 天封坼開即退聽,兩浙不聞笳鼓競。 歸來佛子作護持,太師尚父尚書令。 一枚傳到白石生,生今但有能詩聲。 同袍秦外銛師兄,哦詩禮塔作佛事,同喫地爐山芋羹。 何曾薰陸綺床供,但見相輪銅綠明。 哦詩禮塔猶未畢,蘆葉低飛山雨濕。
雲杪熒熒一塔燈,覺皇舎利寶煙凝。 山門推上三更月,似照前朝禮拜僧。
我行古井邑,北風吹倒人。 旗店語簇簇,石路聲轔轔。 下車得少憩,亭午聽司晨。 豈但田秔香,更覺村醪醇。 懷哉厭王氣,契闊毋重陳。 舊爲秣陵尉,今爲鍾山神。
雅頌聲流到楚詞,更無人見獨看時。 池頭五粒初摇動,却替幽人說舊詩。
夜聞春雨來,濃綠凈於洗。 有禽自南翥,自呼不能已。 豈非湘川下,或自江左起。 黄陵見哀妃,白下感遊子。 仍多憂其兄,宛轉深樹裏。 汝兄今何在,荆棘日靡靡。 豈非囚空山,或已投逝水。 年深桎梏化,波冷皮肉死。 鷓鴣謹勿痛,此係造物理。 吾若破析言,汝恨入骨髓。 風吹慈竹林,苔暈上深紫。 吾亦念故鄉,日夜夢鄰里。 不如各歸休,闕月照西鄙。
星星鬢髮卧林丘,詔使東川作郡侯。 髯叟望公來海嶠,癭兵迎守去夔州。 珍圖想掛茅齋壁,巧石應隨竹釘舟。 教得巴童歌舞好,侍郎千萬却歸休。
古寺閟岑鬰,空梁懸齋魚。 神坐既欹仄,德容亦饑虛。 先生貧有命,山僧樂無餘。 長安滿市花,匹馬吟九衢。 寥寥北邙山,而誰噫荒墟。 豈有先生者,不如山僧歟。 盲風振苕華,重露落芙蕖。 何當醉尉歸,方坐釣水隅。
估客征夫上野橋,錦縭玉瑱亦蕭條。 人間多少乘除事,到了英雄恨不消。
君王有遺令,婢子守空臺。 遥望西陵下,漆燈照鴆杯。 玉顔闕釵澤,松柏生悲哀。 低吟短歌行,想像姦雄才。 清泉沈金彩,古煙凝紫灰。 零落故瓦在,雕鎸若陶坯。 爲人作書研,詞章出詼諧。 上下千載間,流轉何悠哉。 那知墟中人,天命不復來。 齊昏亦披猖,增三築崔嵬。 年年漳河頭,野棠如雪開。
家住棲賢雲,泉石恣幽討。 寫出明視孫,眉目增媚好。 卯日行踆踆,衣褐坐芳草。 脫身文字禍,見機恨不早。 仰候月盈縮,脩眉幾回掃。 迷離望靈藥,青松爲三倒。 山人書姓名,欲使好事考。
此生無耽嗜,獨具愛書癖。 旁搜固未暇,乍見亦畧識。 塵土苦見汙,更苦官事逼。 紙燈既自剪,竹牖仍僕織。 山邑少文獻,有亦何自覓。 隨行五升瓻,一歲無滴瀝。 向來長安市,閲之常竟夕。 悵然夢裏去,莽莽雲雨側。 哦此謂寒螿,夜漏三十刻。
崇禧仙舘似官居,二月寒風峭有餘。 傲吏吟哦空峭下,野童放散夜堂初。 熒熒宿火煨村酒,煜煜殘燈鏡道書。 忽聽打窗聲更急,快移銀礫上枯株。
櫻桃花覆地,古廟自青春。 帳裏還丹使,山中采藥人。 風林嗥黑虎,雲路列斑麟。 欲見神君面,連朝禮北辰。
風鳴長史昇天柏,草護仙翁瘞劍塋。 瑞像殿前亡馬跡,養龍池上有鼉鳴。
蕭史水銀粉,番女紅藍花。 狂奴愛風調,脂澤遂成家。 鏡開青峽月,衣近赤城霞。 欲下人間世,槲林栖晚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