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崔與之宋

崔與之(一一五八~一二三九),字正子,號菊坡,增城(今屬廣東)人。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授潯州司法參軍。歷淮西提刑司檢法官,知建昌縣,通判邕州,知賓州,提點廣西刑獄。寧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爲金部員外郎。七年,知揚州兼淮東安撫使。十二年,召除秘書監兼太子侍講,權工部侍郎,出知成都府兼四川安撫使。十四年,除四川制置使。十七年,召爲禮部尚書,不拜,便道還廣。理宗即位,提舉宮觀。端平二年(一二三五),知廣州兼廣東經略安撫使。尋拜參知政事、右丞相,皆辭。嘉熙二年(一二三八),提舉洞霄宮。三年,以觀文殿大學士致仕,卒,年八十二,謚清獻。有集傳世,係後人所編,存詩一卷。事見本集詩文、李昴英《文溪集》卷一一《崔清獻公行狀》、陳子經《續通鑑綱目》、陳璉《崔清獻公祠堂記》(《宋丞相崔清獻公全錄》卷一○),《宋史》卷四○六有傳。 崔與之詩,以上海古籍書店影印據明嘉靖十三年刊本之抄本《宋丞相崔清獻公全錄》爲底本,校以《嶺南遺書·崔清獻公集》(簡稱嶺南本)、《兩宋名賢小集·菊坡集》(簡稱菊坡集)。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爲一卷。

共 34 首诗词

作品

送時漕大卿淮西檢法 其一

宋 · 崔與之

卿月高華照楚墟,澄清雅意見登車。 星分屯壘雲中戍,風引艅艎塞下儲。 十二聚民行惠政,三千議獄謹刑書。 最聲烜赫流聰纊,聖詔今朝下玉除。

送時漕大卿淮西檢法 其二

宋 · 崔與之

越山輝映繡衣鮮,屈指重來是幾年。 濡轡按行方易地,追鋒趣召已朝天。 步趨接武星辰上,獻納依光日月邊。 到得中流須砥柱,功名事業要雙全。

送時漕大卿淮西檢法 其三

宋 · 崔與之

十年宦海任飄零,豈料光華伴使星。 落魄半生頭已白,爬沙一見眼長青。 天涯明月方依樹,淮上長風忽散萍。 別淚誰能效兒女,不堪官柳暗長亭。

壽李參政壁

宋 · 崔與之

青牛老仙紫雲旄,函關西度天風高。 手携柱下五千卷,來擅一世文章豪。 玻璃江頭梅欲蕾,蟆頤山麓寒方鏖。 飈車羽輪下霄漢,從以萬鶴如雲濤。 參天挺特有喬木,大地負荷須巨鼇。 百斛篆鼎筆端斡,五色瑞繭胸底繅。 笑談更化定大計,乾機坤軸回鈞陶。 蒼生脫險誕登岸,沙觜閑此杭川艘。 雁湖風物午橋似,滿引鑿落歌離騷。 酒酣耳熱自擊缶,世閒萬事輕鴻毛。 塗炭未蘇兵未洗,雲雷可使屯其膏。 玉堂昨夜進麻草,延英趣對猩紅袍。 太平事業有所屬,北卷燕薊西臨洮。 扶持世極壽國脈,突兀一柱擎天牢。 五羊僊客起爲壽,安期大棗東方桃。

壽邕州趙守

宋 · 崔與之

大厦開朱明,物態豐且碩。 薰絃發新奏,生意轉無極。 間氣清而和,融結賦有德。 碧梧挺幽榦,曠度漫九澤。 富哉學古胸,仁義供服食。 渾樸希世珍,外溫而內直。 驊騮開道路,聲光日斯赫。 九關通籍初,南來墜雙舄。 片心清徹底,杯水餞泥軾。 京兆入幕賓,去天不盈尺。 佳最入聰纊,行行陟文石。 邕爲五管雄,地控西南域。 專閫難其人,弄印無以易。 袖却經綸手,天邊樹牙戟。 猩獠叢篁中,深棲而屏息。 夜月照銅柱,警囊聲寂寂。 邊人解带卧,危地成樂國。 屏風御墨鮮,早晚來召驛。 媿我樸樕才,潦霧甘遠役。 題坐遇知己,孤根費培植。 崧高生申甫,好語諠井陌。 碧油塞雲端,阻莫陪賀客。 歌詠淇奧詩,清脩如圭璧。 他年玉班頭,蒼髯而赤黻。

張進武善風鑑謂予豸骨日聳早晚入臺求詩贈之 其一

宋 · 崔與之

熒熒碧眼照人寒,一別重逢歲又殘。 老去但求閒處樂,君來尚作向時看。 誰將伏豸夸顱骨,我有盟鷗託肺肝。 坎止流行隨所遇,何須覓夢到邯鄲。

張進武善風鑑謂予豸骨日聳早晚入臺求詩贈之 其二

宋 · 崔與之

瘦插秋山聳兩肩,荒寥不直半文錢。 孤山放鶴林和靖,風雪騎馿孟浩然。 萬事轉頭渾是夢,一身安分總由天。 煩君束起前途事,我欲滄江買釣船。

題吉水黿潭李氏仁壽堂

宋 · 崔與之

拙直多忤物,孤根徒自危。 祈閑三扣閽,天遠不我知。 尺書趣入覲,君命其可違。 火雲正燒空,短篷氣如炊。 脩途久困頓,病骨尤支離。 奄奄尚殘息,艤棹江之湄。 來登三元山,炎歊頓無威。 徘徊古亭上,好風吹客衣。 聊爲三日留,食斯眠於斯。 澗泉㶁㶁鳴,四山翠屏圍。 夜深松桂寒,朝瀣生林霏。 李君亦達士,與我真忘機。 乃於山之巔,預作佳城基。 生則此其樂,死則此其歸。 採藥求長年,華髮世所希。 荷鍤欲自埋,不以遺體爲。 要皆非中道,識者之所嗤。 知命故不憂,李君其庶幾。 觸目此境界,陡悟昔者非。 更作首丘想,行色應遲遲。 還遊仁壽菴,細玩淵明詩。 寓形復幾時,皇皇欲何之。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自憐一身孤,蒲柳先秋衰。 百念盡灰冷,故園勞所思。 我有石壁山,畝計十有奇。 歸去營一窟,曲肱送斜暉。 培植先人樹,投老長相依。 清泉白石盟,甘心天一涯。

送聶侍郎子述 其一

宋 · 崔與之

碧幢紅旆白貂裘,去踏西風萬里秋。 要得處方醫壞證,便須投矢負全籌。 百年機會真難遇,一線光陰更易流。 早辦出師諸葛表,祁山斜谷鬰綢繆。

送聶侍郎子述 其二

宋 · 崔與之

吳蜀相通一水長,聞公西土意差彊。 人謀合處天心順,民力寬時國勢張。 參井光芒摇戟纛,關河事業耀旂常。 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歸來早趣裝。

揚州官滿辭后土題玉立亭

宋 · 崔與之

天上人間一樹花,五年於此駐高牙。 不隨紅藥矜春色,爲愛霜筠耐歲華。 四塞風沈天籟寂,半庭月冷市塵賒。 臨行更致平安祝,一炷清香十萬家。

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閫東淮正當金虜棄巢南奔之時人不願往以君命不敢辭首尾五年而不得代戊寅臘月以少蓬召而病且衰矣自知不堪世用决意南歸舟次豫章三疏丐閑而不得請幡然東下艤棹南康重湖閣夜夢人告之曰死於廬山之下覺而識其事并以小詩謝山神

宋 · 崔與之

來到廬山日日陰,斜風細雨亂雲深。 移舟夜壑人閒世,荷鍤春郊物外心。 要把封疆安社稷,誰教軒冕換山林。 殷勤招隠知深意,五老朝來露玉簪。

送袁校書赴湖州別駕

宋 · 崔與之

奎壁光芒久聚東,奏篇入獻大明宮。 胸中抱負經綸業,筆下鋪張造化功。 四海高名如日揭,一襟和氣與春融。 誰知正大傳家學,惟有擎拳體國忠。 華踐峻登羣玉表,清脩屹立急流中。 校讐正對青藜月,關陝俄分畫戟風。 自喜合簪方衮衮,不堪分袂大怱怱。 送君悵望雲帆別,顧我凋殘雪鬢蓬。 戢羽孤棲憐鶴病,脫身高舉羨冥鴻。 星躔已應魁三象,天路須知尺五通。 箬水臘前新蟻綠,橘洲霜後巨螯紅。 清談岸幘聊遊戲,獻納歸班萬口同。

柴祕書分符章貢同舍餞別用蔡君謨世閒萬事皆塵土留取功名久遠看之句分韻賦詩得世字

宋 · 崔與之

玉立蓬山巔,聲望高一世。 清秋玉壺露,耿耿無纖翳。 中流屹砥柱,愈激而愈厲。 平生學古胸,非爲資身計。 中邊事方殷,命脈實關繫。 憂世危明主,誰流洛陽涕。 直諫逆批鱗,言言皆獻替。 胡爲厭承明,退飛勇且銳。 有山鬰而孤,雄踞虎頭勢。 兆民困科擾,椎剝已無藝。 猩獠叢篁中,跳梁無虛歲。 弄印無以易,要起百年弊。 西風吹馬耳,新涼雨初霽。 尺劄聞先聲,遠氓已懷惠。 旌旗簇小隊,畫戟森兵衛。 一方覆盂安,中原誰共濟。 顧我亦漫仕,空山老松桂。 倦悔作歸夢,乞身尚濡滯。 著鞭公已先,脂秣以相繼。

陳祕書分符星渚同舍餞別用杜甫老手便劇郡之句分韻賦詩得老字

宋 · 崔與之

天生一代奇,人瑞國之寶。 少游翰墨場,聲譽日杲杲。 蟠胸三萬卷,致君應有道。 懷璧掩其光,幾書州縣考。 翩翩鳳新雛,飛上羣玉島。 郎星粲光躔,同舍未爲老。 自詭乘一障,決計何太早。 分以星子符,廬阜足幽討。 榮途競奔逐,砥柱迴瀾倒。 自顧孤危蹤,歸意尤浩浩。 白頭頻送客,何以慰離抱。 江頭潮正平,西風一帆好。

危大著出守潮陽同舍餞別用杜工部北風隨爽氣南斗近文星分韻賦詩得北字

宋 · 崔與之

天地清淑氣,人才隨所得。 君獨稟其全,濟之以學力。 蒼皮四十圍,直幹二百尺。 填胸書萬卷,絢采雲五色。 清和閒韶濩,勁直沮金石。 間氣之所鍾,表表才稱德。 韞藏不自衒,況復耐官職。 頹波正流靡,不濡而不激。 平生憂國心,一語三歎息。 著庭史筆健,寒芒照東壁。 畫省方翺翔,忽厭青綾直。 揭陽落天南,自詭何太嗇。 東風吹馬耳,芻秣甘遠役。 時事棼如絲,宵衣尚顧北。 袖藏醫國方,何以壽其脈。 行行無疾驅,有詔且前席。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