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楊長孺宋

楊長孺,原名壽仁,字伯子,號東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萬里子。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以蔭補永州零陵簿。寧宗嘉定間知湖州,尋改贛州(明嘉靖《贛州府志》卷八)。九年(一二一六),遷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一六)。十三年,改福建安撫使兼知福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一)。理宗端平中以忤權貴致仕。卒年八十。有《東山集》,已佚。事見《誠齋集》卷二八《大兒長孺赴零陵簿示以雜言》注,清光緒《吉水縣志》卷三四有傳。今錄詩十九首。

共 27 首诗词

作品

跋蘭亭考

宋 · 楊長孺

石更青白故兼新,字看由中總是真。 畢子一生三百紙,樓公四句幾千春。 從來考古難題處,直到名流下筆親。 奄有山陰多寶藏,草菴外面更無人。

代民輸租

宋 · 楊長孺

兩年枉了鬢霜華,照管南人沒一些。 七百萬錢都不要,脂膏留放小民家。

別石門

宋 · 楊長孺

石門得得泊歸舟,江水依依別故侯。 擬把片香投贈汝,這回欲带忘來休。

貽羅竹谷

宋 · 楊長孺

與世長多忤,持身轉覺孤。 夤緣新齒舌,收拾老頭顱。 我已訶瀧吏,君誰誦子虛。 同歸燈火讀,家裏石渠書。

跋大人論配享書稿

宋 · 楊長孺

覆羹真得皂囊書,錦水元來勝石渠。 但寶銀鈎并鐵畫,何須玉带與金魚。

題湖州畫像

宋 · 楊長孺

面有憂民色,天知報國心。 三年風月少,兩鬢雪霜深。 更莫留形迹,何曾廢古今。 不如隨我去,相伴老山林。

和徐思叔題貧樂圖

宋 · 楊長孺

三間破屋一床書,錦心繡口冰肌膚。 自紉枯葉作袴襦,此君便是長鬚奴。

和曾無疑

宋 · 楊長孺

雪舟不肯半塗回,直到荒林意盛哉。 籬菊苞時披宿霧,木犀香裏絕纖埃。 錦心綉口垂金薤,月露天漿貯玉杯。 八十仙翁能許健,片雲得得出巢來。

王蕊花

宋 · 楊長孺

纔入平園便有聲,唐昌觀裏久知名。 已堆玉琖分金粟,更插銀花小翠罌。 蘿蔓春風藤薜長,山礬香氣晉齊盟。 世間百卉應無恨,不遇王公枉一生。

茨菰花

宋 · 楊長孺

折來趁得未晨光,清露晞風带月凉。 長葉剪刀廉不割,小花茉莉淡無香。 稀疏略糝瑶臺雪,升降常涵翠管漿。 恰恨山中窮到骨,茨菰也遣入詩囊。

送胡季昭竄象郡二首 其一

宋 · 楊長孺

新來消息使人疑,一網如何盡去之。 元祐祇今爲紹聖,姬周嫠婦謾深悲。

送胡季昭竄象郡二首 其二

宋 · 楊長孺

世事昏昏酒正酣,苦言難藥盜言甘。 李庭男子真奇絕,便是吾鄉小澹庵。

梨

宋 · 楊長孺

想像含消與接枝,英華集裏脆香詩。 外披翠羽中懷玉,嚼出清泉上滿池。 溢齒應餐多正好,堆盤儘飣老將宜。 炎蒸時節還能洗,不是梨侯更有誰。

一滴泉

宋 · 楊長孺

法眼三泓井,曹溪一滴泉。 經秋杜宇血,遺老徑山禪。 衲子非常釋,叢林別是天。 諸方多少淚,分灑汝江邊。

題兩翁相見圖

宋 · 楊長孺

侍講朱顔映白髮,尚書野服接通衢。 德星聚處人爭看,畫作兩翁相見圖。

題匡山瑞木圖二首 其一

宋 · 楊長孺

孤根初作兩枝榮,五朵終連獨榦明。 看取松楸天瑞好,如何草木世人輕。 春花秋葉垂千載,雁字鴒原了一生。 孝友編中圖畫底,子孫忽自占清名。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