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孫應時宋

孫應時(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號燭湖居士,餘姚(今屬浙江)人。早年從陸九淵學。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調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嚴州遂安縣。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應辟入崈幕。後知常熟縣。寧宗開禧二年改通判邵武軍,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燭湖集》二十卷。事見本集附編宋楊簡《孫燭湖壙志》、張淏《孫應時傳》。 孫應時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燭湖集》爲底本,酌校他書引錄。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共 631 首诗词

作品

唐侯仲友之守台爲浮梁於江象山令蔣鶚考叔賦江有濟三章以獻余時官於台見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一

宋 · 孫應時

江有梁,昔所無兮。 台之民,維艱虞兮。 我南之耕,其出于于。 我北之趨,維薪維芻。 匪伊薪芻,行旅載途。 風雨晦冥,海波愁予。 豈無舟人,徼利以呼。 偪仄淪胥,云誰之辜。

唐侯仲友之守台爲浮梁於江象山令蔣鶚考叔賦江有濟三章以獻余時官於台見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二

宋 · 孫應時

江有梁,維今始兮。 台之民,維天啟兮。 邦有父母,視民如子。 民號於溺,侯曰由己。 乃相乃謀,乃築乃峙。 其桴聯聯,其舟齒齒。 民不知江,有道如砥。 我醉我犇,云胡不喜。

唐侯仲友之守台爲浮梁於江象山令蔣鶚考叔賦江有濟三章以獻余時官於台見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三

宋 · 孫應時

江有梁,孰使然兮。 台之民,曰侯賢兮。 孰使侯賢,有命自天。 天子聖仁,侯乃來宣。 自我侯來,有麥有年。 天姥之南,東溟之壖。 濤瀾不驚,歌舞後先。 汝不我信,視此一川。

唐侯仲友之守台爲浮梁於江象山令蔣鶚考叔賦江有濟三章以獻余時官於台見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四

宋 · 孫應時

我梁既成,我民既平。 侯智不矜,侯心載寧。 帝曰汝歸,其車宵征。 予欲濟川,邦國是經。 民留我侯,敢與帝爭。 我帝我侯,眉壽無疆。

四明山記遊八十韵

宋 · 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遊。 迹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騖踰丹丘。 西登岷峨嘯,北望關隴愁。 匡廬挽歸轡,巫峽紆行舟。 劍閣最險壯,龍門更奇幽。 歷覽雖未飽,勝槩略以收。 爾來卧燭湖,清夢長夷猶。 家山維四明,名字橫九州。 出門宛在眼,欲往輒不酬。 人事真好乖,山靈豈吾仇。 忽近益可笑,投老空自尤。 茲辰正芳春,會心得良儔。 贏糧幸易足,决策遂所求。 中宵雨聲斷,逗曉霽色浮。 天容極瑩凈,風氣正和柔。 瘦筇挾籃輿,野服兼輕裘。 遥遥指林麓,欣欣聽溪流。 試屐請賢嶺,弭蓋白水湫。 飛湍響淙潺,怪松韵蕭颼。 艱然小羊額,喘若料虎頭。 甓石訪歲期,負樵歌道周。 百折快一眺,千里森雙眸。 峰巒何綿聯,脈絡相纏繆。 化鈞妙融結,神工巧雕鎪。 長風動溟渤,洪濤簸瀛洲。 巨鼇出贔屭,游龍繞蚴蟉。 鯨鵬恣摩盪,蟲魚紛疊稠。 萬怪各起伏,千帆遞行留。 或坦若几席,或峩若冠旒。 或排若劍戟,或剡若戈矛。 或舞若鸞鳳,或驟若驊騮。 或若戲狻猊,或若鬭貔貅。 儼然開明堂,玉帛朝諸侯。 赫然會岐陽,長圍方大蒐。 鏖戰臨長平,堅壁持鴻溝。 廣野列車騎,中軍嚴旆斿。 開闢洪茫茫,變化久悠悠。 愕眙不得語,形容那可侔。 仙樹四十圍,蟠根幾千秋。 老幹枯不死,新榮翠相樛。 飈馭定來止,桑田行驗不。 遺跡信所聞,輕舉當何由。 東南徑崇岡,左右羅平疇。 人家散鷄犬,村塢來羊牛。 官征畢薪炭,春事動耝耰。 土膩少沙石,氣寒無麥麰。 荒蹊夾桃李,密蔭間梧楸。 是中可避世,何勞更乘桴。 駢巖下蒼峭,別岫爭崪崷。 熟知二剎勝,逝肯中道休。 杖錫既巉絕,雪竇仍阻脩。 停雲朝漠漠,剛風晝飂飂。 盤磴度方橋,廣宇連飛樓。 珠璣錯藻繡,金碧照彫髹。 撞鐘食千指,鳴板燈百篝。 真成天上居,不涉人間憂。 周遭富佳致,徜徉得窮搜。 妙峰遠色湊,錦鏡波光瀏。 兩溪來活活,千丈落瀌瀌。 深瀑摽隨鳬,空潭隠靈虬。 倒窺凜欲眩,俯掬清敢漱。 澗草高下積,巖花零亂抽。 掛壁見猱捷,食芩聞鹿呦。 日長轉睍睆,霧暗啼鈎輈。 修竹奏琴瑟,細溜鏘琳璆。 占晴喜哢鵲,畏雨愁呼鳩。 何妨共齋鉢,且復薦茶甌。 老僧頗好事,幅畫肯見投。 隨意宿山房,無眠聽更籌。 念昔身萬里,及此天一陬。 登臨世界闊,俛仰歲月遒。 榮辱兩蝸角,聚散一海漚。 塵鞅自束縛,名場相敵讎。 不念猿鶴怨,坐令泉石羞。 心期晚乃愜,俗駕我尚優。 勝具學支許,奇蹤非阮劉。 時哉山梁雉,樂矣濠上鯈。 聊追興公賦,不歎柳子囚。 招招知音子,爲我商聲謳。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一

宋 · 孫應時

平生賦褰裳,親意許從師。 四海非不廣,獨仰大雅姿。 逡巡一再見,慘憺已復辭。 霜風送旌節,遠目不可追。 挾經問疑義,倘許結後期。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二

宋 · 孫應時

斯文肯空言,經世資實用。 紛紛諒奚爲,義取輒賓送。 誠能正其本,談笑了羣動。 公身紹前烈,時論倚隆棟。 持茲竟安歸,引燈相與共。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三

宋 · 孫應時

軒冕付儻來,良貴應自有。 若人出處間,與世揭山斗。 雅宜踐高門,斷國極可不。 臨風耿予思,霧雨深稂莠。 凜然嚴冬柏,特立終耐久。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四

宋 · 孫應時

荆州形勝地,控引吁廣莫。 英雄昔用武,跬步圖宛洛。 至仁先內治,豈曾廢遠畧。 公來手摩撫,士氣端可作。 載歌江漢詩,奮袂空爵躍。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五

宋 · 孫應時

力行希孟韓,波蕩斥嵇阮。 聖門有佳處,誰爲發關鍵。 歸依得其人,心豈間近遠。 悄悄客路長,肅肅歲華晚。 祝公黄髮期,永好情繾綣。

送友人楊仲能東下以一蹴自造青雲分韵得一字

宋 · 孫應時

君王急搜羅,九土規混一。 蜀山甚疎遠,去者今稍密。 夫君偉才具,文字尤炳蔚。 陸沈簿領中,塵霧昏玉質。 正應著臺省,邂逅破回遹。 輕舟下三峽,春浪平如席。 攬觀山川奇,感嘆日月疾。 便好作諫書,胸憤吐堙鬰。 薰風御爐香,天陛踏文石。 此時恨見晚,端不負疇昔。 或求西南州,爲國撫貧瘠。 因以壽老親,繡幰圍畫戟。 日邊豈無心,遲子付異日。 離樽聊共持,愁思黯難釋。 勇去仍趣歸,修途護眠食。

讀晦翁遺文悽愴有作

宋 · 孫應時

先生千載人,浩氣隘穹壤。 早薄聲利交,超然傲塵鞅。 飲酒讀離騷,追游必豪爽。 風月飽高吟,雲泉擅奇賞。 切骨痛國讎,嚼齒憤奸黨。 縱談天下事,一一如指掌。 歛意師聖賢,精心玩圖象。 全體極渾涵,靈根妙充養。 昭昭陳軌轍,坦坦闢榛莽。 陶鎔就醇粹,鞭策收勉强。 瞿聃息遁辭,關雒大遺響。 師道屹尊嚴,人材興倜儻。 宸綸歎廉靖,朝蹟惎忠讜。 康廬委符竹,越絕畀英簜。 芻牧活饑惸,天日快幽枉。 命義信行藏,風標何骯髒。 晚來侍細旃,時益異疇曩。 孤蹤反山林,百怪幻夔魍。 先生一澹然,幾微寧怏怏。 冬曦暖袍屨,秋風颯几杖。 尚可淑後來,何言遂長往。 暌離思遠道,殷勤媿殊奬。 常懷訂羣疑,忍獨拜遺像。 感舊日蕭瑟,出門增惝怳。 一致無古今,萬世均俯仰。 微言在遺墨,沒齒抱遐想。 末路誠刺促,中扃故弘敞。 惟善不可誣,惟惡不可長。 百年非所知,常如侍函丈。 題詩自激昂,山川悲莽蒼。

七月一日獨遊頂山上方院

宋 · 孫應時

澗水有奇觀,山蟬發清歌。 穹林翠光合,深谷凉風多。 孤遊正寂歷,佇立久婆娑。 平生頗須此,欲去意如何。

立夏日汎舟遊青山憩楊氏庵示諸生

宋 · 孫應時

歲序忽云夏,青春去安歸。 天清風氣朗,游子懷芳菲。 碧湖泛我舟,輕雲湛晴暉。 入谷山寂寂,緣溪水圍圍。 翛然得幽憩,丹葩耀巖扉。 鳥聲自歌呼,竹色相因依。 舉觴佇遥念,日月如梭飛。 平生靜中願,歲晚無相違。

和魏公再用韵勉子孫學

宋 · 孫應時

儒家乃何事,駕言聖門歸。 萬古江河流,三春卉木菲。 忍將少年意,負此白日暉。 拱把得封植,要看四十圍。 東山公別墅,明湖照簷扉。 塵囂澹一洗,六籍真可依。 城南拜新作,妙墨龍蛇飛。 著鞭繼家聲,臨岐莫依違。

和陳亮功張次夔二同年唱酬廉字誠字之作 其一

宋 · 孫應時

早韭到晚菘,紫蓼仍綠葵。 古爲志節士,此味良自知。 銀鞍黄金絡,綺戶芙蓉閨。 丈夫各自適,物理那能齊。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