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讜,字正仲,仙遊(今屬福建)人。豐子。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授甌寧簿,泉州教授。寧宗慶元初知貴州(《粵西金石略》卷一○)。歷太府寺丞、禮部員外郎,殿中侍御史。嘉泰元年(一二○一),兼侍講(《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二七、二二之一六、職官六之七二)。俄遷起居舍人,奉祠。起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召爲太常卿,尋除兵部侍郎。開禧元年(一二○五),出知寧國府(清康熙《寧國府志》卷九)。未幾奉祠。嘉定元年(一二○八)致仕。《莆陽文獻傳》卷三四有傳。今錄詩七首。
共 9 首诗词
天造其山,在貴之陽。 二十四峰,拔地峭剛。 其山維何,如彼玉蒼。 宅位於離,火德之祥。 南山何有,有方其巖。 若堂甚夷,若門者三。 穹者圓蓋,植者羽參。 石像天成,匪鑿匪劖。 陟彼山巔,有洞益奇。 南北戶通,千里頫闚。 伊晉之洪,采榮于斯。 丹飛井霤,木潤草滋。 昔我太宗,雲章下賁。 於皇仁廟,奎文狎至。 巖處有輝,神護孔閟。 丕昭聖朝,聲化遠暨。 南山不騫,天子萬年。 南山不朽,天子萬壽。 無量惟壽,與天齊久。 小臣作詩,永颺於後。
地迥山奇怪,神仙喜穴居。 百雲剜洞巧,五石補天餘。 商野幽人夢,周南太史書。 心乎愛丘壑,勝概一躊躇。
曾覽溪南勝,重來四十年。 樹如人老矣,山共水依然。 香玉紛堆案,晴虹對跨川。 吾廬今咫尺,乘興且盤旋。
聞道騎鯨碧眼仙,黄柑手植尚依然。 人間俯仰更成古,天下聲名不計年。 繭紙誰能收妙墨,鷄林何用續遺編。 使君爲創新堂事,若解尊賢則是賢。
玉色天然賽渥丹,亭亭並立倚朱欄。 正緣不語偏含思,若使能行却厭看。
曉來玉露浥香腮,雪態雲裳妙剪裁。 不比世情隨冷暖,此花端爲老人開。
東塘昔號神仙景,亭以洲名世亦稀。 山擁髻鬟臨水鑑,花鋪雲錦出天機。 好風入座清如濯,古木分行翠欲圍。 每到馮欄會心處,不知香氣襲人衣。
淵源師老杜,體制陋西崑。
竹密不知雲欲雨,山高盡見水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