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趙眘(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元永,秀王偁子,生於秀州。初名伯琮,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選育宮中,賜名瑗。十二年,封普安郡王。三十年,立爲皇子,更名瑋,進封建王,賜字元瓌。三十二年,立爲皇太子,改今名,賜今字。同年,即皇帝位。建元隆興、乾道、淳熙,在位二十七年。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傳位於其子趙惇(光宗),尊爲至尊壽皇聖帝。光宗紹熙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宋史》卷三三至三五《孝宗紀》。 宋孝宗詩,據《周文忠集》等書所錄,編爲一卷。
共 41 首诗词
昊穹垂祐福群生,凉德惟知監守成。 禾黍三登占叶氣,簫韶九奏播歡聲。 未央秋晚林塘靜,太液波閒殿閣明。 嘉與臣鄰同燕樂,益修庶政答丕平。
屹然山立枕中流,彈壓東南二百州。 狂虜來臨須破膽,何勞平地戰貔貅。
春風歸草木,曉日麗山河。 物滯欣逢泰,時豐自此多。 神州應未遠,當繼沛中歌。
雨聲亂秋聲,驅暑逾南海。 凉月倍清輝,細雲變文彩。 長空肅無限,遠山青不改。 沉吟感素商,凄清鳴萬籟。 平生雄武心,覽鏡朱顔在。 豈惜常憂勤,規恢須廣大。
草昧千齡旦,飈回九縣塵。 皇天開我宋,丹極下真人。 指顧山河定,歡呼曆數新。 斷鼇重立極,更與物爲春。
赤伏興王業,巍巍四十年。 佛狸方送死,天馬合爭先。 自厭兵車會,親提造化權。 此疆并爾界,恩德到淵泉。
揖遜光堯德,重華愧有虞。 居然將菲質,正爾紹皇圖。 履燾兼君父,文明炤典印謨。 大恩渾未報,血泪一時俱。
不謂神仙窟,今時異昔時。 鼎湖龍去遠,社首鳳來遲。 顧畢三年制,驚聞七月期。 痛心思繼代,不忘有聲詩。
夢斷堯千歲,神遊漢五陵。 洛京元在望,禹穴且相仍。 仗衛凄烟合,笳簫凍雨凝。 漫磨千丈石,未是頌中興。
揖遜荷帝堯,寅恭五元禩。 治道貴清靜,聖言有深旨。 誰歌元首明,自得股肱喜。 躋民期仁壽,距肯中道止。 力農樂彼田,坐賈安於市。 歲行閲豐登,國論銷委靡。 予力初何能,濟濟頼多士。 矧予有元老,中立而不倚。 居東逾三年,不遠來千里。 未遂赤松遊,輟誦青琅蘂。 皓首持六經,日侍明光裏。 翼乎鴻遇風,縱矣魚在水。 儒行絕瑕疵,道心無塵滓。 挺挺松柏姿,巉巉山岳峙。 予惟日萬幾,至仁同一視。 西成錫小宴,促坐才尺咫。 湛露愧歌周,置酒非封齒。 歸美見新詩,如卿能有幾。 眷言澄碧行,勝賞得迂趾。 亦屢引公卿,對此談政理。 虛心欲受人,忠言資逆耳。 朕瘠天下肥,至樂無易此。 頗念文武疆,六合尚殊軌。 東都會諸侯,宣王昔於是。 期爾罄嘉謀,使我勳業起。 勿以方燕頤,所書聊復爾。 巵酒正須釂,話言未能已。 都護萬年觴,何當至庭戺。 文章藉老手,直筆中興紀。 載嘉矍鑠翁,焉得辭骫骳。
春郊柔綠遍桑麻,小駐芳園覽物華。 應信吾心非暇逸,頓回晴意絕咨嗟。 每思富庶將同樂,敢務游畋漫自誇。 不似華清當日事,五家車騎爛如花。
一德如公豈合閑,聊分西面欲憂寬。 不辭論道虛台席,暫假宣威築將壇。 風教已興三蜀靜,干戈載戢萬方安。 歸來尚想終霖雨,未許鄉人衣錦看。
職事煩填委,文墨分消散。 馳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沈迷簿書領,回回自昏亂。 釋此出西城,登高且遊觀。 方塘含白水,中有鳬與雁。 安得肅肅羽,從爾游波瀾。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攝衣步前庭,仰觀南雁翔。 淳景隨形運,流響歸空房。 清風何飄飄,微月出西方。 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 蟬鳴高樹間,野鳥號東廂。 纖雲時髣髴,渥露沾我裳。 良時無停景,北斗忽低昂。 常恐寒節至,凝氣結爲霜。 落葉隨風摧,一絕如流光。
碧玉枝柯柑橘林,開花結子未成金。 何當爛熟經霜露,更約提壺一訪尋。
秀色環亭擁霽霞,修筠冰艷數枝斜。 東君欲奉天顔喜,故遣融和放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