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楊萬里宋

楊萬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調贛州司戶參軍。歷永州零陵丞、知隆興府奉新縣。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國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國子博士告詞》注),遷太常博士、將作少監。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同上書《廣東提舉告詞》注),尋除本路提點刑獄。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應詔上書,擢東宮侍讀。十四年,遷祕書少監(同上書《祕書少監告詞》注)。十五年,因上疏駁洪邁太廟高宗室配饗議,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書監。紹熙元年(一一九○),兼實錄院檢討官,會孝宗日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職丐去,出爲江東轉運副使,權總領淮西江東軍馬錢糧。因論江南行鐵錢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贛州,未赴。寧宗即位,屢召屢辭。慶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書《通議大夫寶文閣待制致仕告詞》注)。開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節(《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有《誠齋集》、《易傳》等傳世。事見其子長孺撰墓志(清乾隆刊《楊文節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傳。 楊萬里詩四十二卷辭操一卷,以宋端平間刊本(原書藏日本東京宮內廳書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紹熙間遞刻之《誠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歸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續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簡稱宋遞刻本,藏北京圖書館,原該共六十三卷,今殘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誠齋集》(簡稱四庫本)。參校明末毛氏汲古閣鈔本《誠齋集》(簡稱汲古閣本,今藏上海圖書館)、清乾隆六十年吉水楊氏带經軒刊《楊文節公詩集》(簡稱楊本)。另從諸書輯得之集外詩,編爲第四十四卷。

共 4286 首诗词

作品

壬午初秋贈寫真陳生

宋 · 楊萬里

居士一丘壑,深衣折角巾。 誰曾令子見,忽漫寫吾真。 更不游方外,於何頓若人。 呼兒一笑看,下筆可能親。

和蕭判官東夫韻寄之

宋 · 楊萬里

湘江曉月照離裾,目送車塵至欲晡。 歸路新詩合千首,幾時乘興更三吾。 眼邊俗物只添睡,別後故人何似臞。 尚策爬沙追歷塊,未甘直作水中鳬。

木犀二絕句 其一

宋 · 楊萬里

只道秋花艷未强,此花儘更有商量。 東風染得千紅紫,曾有西風半點香。

木犀二絕句 其二

宋 · 楊萬里

輕薄西風未辦霜,夜揉黄雪作秋光。 吹殘六出猶餘四,匹似天花更著香。

考試湖南漕司南歸值雨

宋 · 楊萬里

我亦知吾生有涯,長將病骨抵風沙。 天寒短日仍爲客,酒暖長亭未是家。 又苦征夫催去去,更甘飛雨故斜斜。 舊聞行路令人老,便恐霜毛一半加。

題湘中館二首 其一

宋 · 楊萬里

清境故應好,新寒殊不勝。 征衣愁著盡,憑檻喜猶能。 亂眼船離岸,關心山見稜。 箇中有句在,下語更誰曾。

題湘中館二首 其二

宋 · 楊萬里

江欲浮秋去,山能渡水來。 娵隅蠻語雜,欵乃楚聲哀。 寒早當緣閏,詩成未費才。 愁邊正無奈,歡伯一相開。

送施少才赴試南宮二首 其一

宋 · 楊萬里

我豈登名晚,今仍作吏卑。 文能追古作,子未要人知。 取第真成漫,危言良獨奇。 新知誰不樂,所要白頭期。

送施少才赴試南宮二首 其二

宋 · 楊萬里

十日九奔命,同行半倦游。 出城愁不早,思子悔何由。 脚底已衡嶽,眼中猶橘洲。 似嫌疎過子,吾過更誰尤。

野菊

宋 · 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爲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衡山值雨

宋 · 楊萬里

稍喜歸塗中半程,猶愁泥潦未知晴。 雨來也不憐行客,風過何須作許聲。

至永州城外

宋 · 楊萬里

戀戀庭闈竟北征,槐花喚我試諸生。 了知歸近猶看堠,更有愁來即入城。 愚水端能勤入夢,崳峯何得嬾相迎。 只應白髮持環久,見我跫然笑未成。

寄別何運判德獻移閩憲二首 其一

宋 · 楊萬里

再歲三移節,千山一據鞍。 梅花錦囊古,霜月繡衣寒。 民欲刑幾措,公於此豈難。 誰令清廟器,未著侍臣冠。

寄別何運判德獻移閩憲二首 其二

宋 · 楊萬里

薄技工奚取,知音一已多。 從公日幾許,去我意如何。 夢裏閩山月,吟邊楚水波。 門闌萬珠履,更試歲寒柯。

視旱憩鏡田店

宋 · 楊萬里

走檄堪頻捧,嚴程敢少徐。 雖晴恐非久,猶熱未全無。 憩息翻增倦,馳驅減壯圖。 詩成兼利害,失悶得清臞。

視旱過雨

宋 · 楊萬里

已旱何秋雨,無禾始水聲。 病民豈天意,致此定誰生。 湯爪寧須翦,桑羊可緩烹。 小儒空自嘆,得到鳳凰城。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