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一一○二~一一五○),字茂明,蘭谿(今屬浙江)人。學者稱香溪先生。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舉賢良方正,不起,閉門講學。朱熹以浚所撰《心箴》全載入《孟子集註》,由是知名。二十年卒,年四十九。遺文由其姪端臣編爲《香溪先生文集》二十二卷。事見本集吳師道後序、明童品《香溪先生傳》。 范浚詩,以《四部叢刊》影印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萬曆十三年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
共 163 首诗词
雉驕有擅澤,雞雄亦專栖。 乘人肆桀傲,未異雉與雞。 虛張盡客氣,不知墮危機。 雉驕或登俎,雞雄亦爲犧。 嗟爾桀傲子,不戒將安之。
荆梟昔見惡,去楚將巢吳。 妖音不知革,吳豈荆人殊。 梟能戒頰舌,勿復輕鳴呼。 雖荆亦容爾,何必他邦居。
高蟬蔭嘉木,未省螗斧危。 勇蟲亦何愚,不顧黄雀饑。 癡癡挾彈子,已復露霑衣。 世事無不然,古今同一悲。
鵲噪得歡喜,烏鳴得憎嗔。 烏鵲自有口,噪鳴何預人。 烏飛聲啞啞,鵲飛聲嘖嘖。 凡鳥從紛紛,未用置肝鬲。
彭亨著冠豬,踉蹡上車鶴。 皇家一清明,此輩束高閣。 龍夔雜鵷鷺,庶位已參錯。 少安真可待,四海得耕鑿。 我亦幸豐年,從容一丘壑。
商山園綺徒,雪髮映松露。 山間謂終老,不踏市朝路。 一朝前星匿,羽翼起調護。 婆娑古衣冠,笑定國儲副。 留侯計偶爾,曷遽動貞素。 因知古今士,出處自冥數。 功名苟不免,四老猶一助。 寧庸巧馳驅,失爾邯鄲步。
少陵古詩伯,未必真豪人。 胡爲冷炙辱,自分潛悲辛。 莫倚善題賦,未悟嚴武嗔。 徒言磊落士,不肯異其身。
我逢劉潁川,竟夕不向枕。 餘人偶對面,白晝輒欲寢。 生來不耐俗,敢妄作題品。 猶嫌太分明,客至姑與飲。
龐眉困郎署,白首命不遭。 猿臂無侯封,徒負射虎豪。 兩者阨天運,材智俱莫逃。 向來鄧氏子,志行劣可褒。 藉非逢際會,未免掾功曹。
翻雲覆忽雨,昨火今已冰。 三塗九州險,未似今人情。 人言餘耳事,令我不忍聽。 嗟哉泜水上,刎頸遂寒盟。
何年畫工搦毛錐,貌此八馬姿權奇。 青絲絡頭十二蹄,調柔意態行愉怡。 五馬放浪無維羈,或齕或望仍迴嘶。 一牧牽鞚一牧騎,製度彷彿唐巾衣。 不知此馬生何時,昔周穆王遠遊嬉。 駕跨八駿驅東西,高升崑崙躡瑶池。 騮騄驥義勞飛馳,日走萬里無停騑。 興元唐家危累棋,百弮僅脫朱泚圍。 黄屋進狩懷光追,八馬入谷七馬疲。 筋攣肉綻行人悲,兩者資世皆顛羸。 虛名何有千載垂,空得傳記流歌詩。 未如此馬閑猶夷,牧坰不受鞭筴威。 不踣險遠安無危,泉甘草薦足自肥。 安用號駿稱雲騅,嗟哉畫意誰能知。
野人儀矩初無華,况復破帽風簷斜。 先生有意念衰醜,折簡遠送新烏紗。 束巾試著出妨戶,色若露洗凌晨鴉。 舍人樣好信殊俗,朽質得此慚無涯。 白癡稚子强解事,競道宜稱相讙譁。 輕寬不但愜當暑,掉頭曝背仍堪誇。 修容他日奉遊宴,便可笑誚參軍嘉。 從今旦暮戴公賜,閉關無事聊煎茶。
朝曦杲晴空,宿霧開紛披。 縈紆度墟曲,犖确行溪湄。 橫橋轉山腰,丹堊明招提。 豁谺覷陰洞,欲入愁途迷。 流泉暗淙琤,噴壑跳珠璣。 巖根石彩翠,映水光參差。 窮高上蒼岑,支策行欹危。 林端出紺宇,兀與浮雲齊。 曾來念舊事,歷歷經行時。 松長向如人,今已老十圍。 我尚喜青鬢,還年未生絲。 偕遊數君子,意擬探幽奇。 諸峰未歷覽,寒日還平西。 同携下前麓,却望蘭陰歸。 明年艷陽春,更約相追隨。 當須各努力,補屐尋幽期。
昔人驕豪自髫鬌,萬里浪欲乘風破。 暮年志計轉難量,眼看一州如斗大。 今君容膝能自安,高館不與身相關。 作齋似斗意闊達,宇量寧妨廣百間。 足明居世惟知足,寬窄在心非在屋。 莫言齋小礙人眉,清絕坐銷愁萬斛。 奉身那用有餘爲,身穩心安君自知。 軟褥傍爐時枕肘,不須小帳更低垂。 也知丈室含無際,自有壺公容客地。 斗齋我已戲題詩,斗酒還當就君醉。
君不聞漢時遺榮兩大夫,羣公祖道傾京都。 去塵寂寞絕繼踵,但見畫手空傳圖。 君今心事能超古,早束衣冠掛神武。 掉頭不待迫懸車,廣受視君知孰愈。 世人分著金籠頭,或貪微名魚中鈎。 寧如君脫宦海去,飽看遥碧臨清流。 似聞遠目增明處,宛如畫出城南句。 款門何日赴幽期,坐挹雲岑爲君賦。 想當遐矚窮天垠,吟憐修眉濃綠新。 應嗤爭利推車客,不惜青山碾作塵。
士生墮塵網,窘若囚飛蟲。 思牽黄耳不可得,况欲雲卧聽松風。 何郎可憐人,恥與俗同調。 不作窮愁懊惱詩,獨抱青山坐長嘯。 誅茅結屋傍林塘,石蘭露菊秋風香。 掉頭萬事一不顧,仰天白眼傾壺觴。 邈予坐阻窺幽躅,夢到東窗攀綠玉。 裁詩寄似堂中人,爲楷銀鈎寫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