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李衡宋

李衡(一一○○~一一七八),字彥平,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進士,授吳江縣主簿。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連知溧水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召爲監察御史。五年,出知婺州(《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二三)。召拜司封郎中,遷樞密院檢詳文字,除侍御史。八年,差同知貢舉(同上書選舉一之一八)。致仕後定居崑山,名其室曰樂庵,自號樂庵叟,學者稱樂庵先生。淳熙五年卒,年七十九(以上《永樂大典》卷一○四二二引《蘇州府志》、《樂庵遺事》)。有《樂庵集》、《和寒山拾得詩》等,均佚;今存《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弟子龔昱輯有《樂庵語錄》五卷。《淳祐玉峯志》卷中、《宋史》卷三九○有傳。今錄詩十首。

共 10 首诗词

作品

贈學者

宋 · 李衡

學詩如參禪,初不在言句。 傴僂巧承蜩,梓慶工削鐻。 借問孰師承,妙處應自悟。 向來大江西,洪徐暨韓呂。 山谷擅其宗,諸子爲之輔。 短句與長篇,一一皆奇語。 卓爾自名家,無愧城南杜。 君詩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臨百尺竿,到此方進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學農圃。 老矣甘摧頹,肯復事雕組。 少讀三百篇,每自歎無補。 一念絕邪思,得處忘我所。 學詩如參禪,無舍亦無取。 立雪謾齊要,斷臂徒自苦。 君欲問活法,活法無覓處。

短項翁

宋 · 李衡

我生懶放世無偶,身即囂塵志林莽。 寒饑未免困啼號,束带深慚爲升斗。 先生閉戶傲羲皇,雲夢胸中吞八九。 摶風暫爾抑雄飛,萬事紛紛付巵酒。 年來得此短項翁,落落虛懷真勝友。 煙蓑稱體翦疏筠,老態婆娑固不羣。 每笑鴟夷託後塵,臭味仍復羞崑崙。 何曾爲致常持滿,來此與爾談胚渾。 異時先生登紫微,定自與爾相追隨。 想應頼爾排紛擾,坐覺秋毫泰山小。

功成亦賦短項翁詩復次其韵

宋 · 李衡

君不見仲淹居河汾,目營四海心六經。 又不見子幼反田里,拊缶烏烏徒快耳。 續經憤世雖自喜,豈識濁醪函妙理。 皤然短項滑稽徒,却笑兩翁非通儒。 可人風味敵冰壺,惟酒是務焉知餘。 不學羽衣李集賢,斗酒過量項飛泉。 復憐胡子名空傳,緩急由人腸中乾。 高情陶彼勳華風,放懷那惜傾千鍾。 鄙哉成德真小器,一擊墮地羞空空。 嗟余磊磈填心胸,安得與爾長相逢。 會當乞爾扁舟去,煙雨空濛伴釣翁。

與仲彌性同次唐人二詩韵 其一

宋 · 李衡

盡日困登陟,跏趺聊對牀。 巖空眩層碧,草細函幽香。 弔古謾秋思,開尊延月光。 隨身有竿木,作戲且逢場。

與仲彌性同次唐人二詩韵 其二

宋 · 李衡

天面無纖靄,平川灝氣吞。 搘筇臨閣道,拂石憩雲根。 柳映山前路,煙摇水北村。 醉歸風滿袖,斜月在蓬門。

樂庵初成二首 其一

宋 · 李衡

老子平生百不足,庵成那管食無肉。 終朝閉戶只讀書,四面開窗都見竹。

樂庵初成二首 其二

宋 · 李衡

投老庵居百事宜,早眠晏起不論時。 更長睡足披衣坐,傾耳林間竹畫眉。

樂庵所藏柳影及松梅二畫因作二絕摹作砑花牋至今盛行於吳門 其一

宋 · 李衡

三月江南花滿枝,風輕簾幕燕爭飛。 遊人休惜夜秉燭,楊柳陰濃春欲歸。

樂庵所藏柳影及松梅二畫因作二絕摹作砑花牋至今盛行於吳門 其二

宋 · 李衡

崔嵬霜幹欲凌雲,俯映寒梢數尺春。 須信蒼髯浄明老,坐中容有散花人。

偈

宋 · 李衡

竿木隨身得自由,應緣已畢復何求。 翛然來往等孤雁,影落寒潭迹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