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朱翌宋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號灊山道人、省事老人,舒州懷寧(今安徽潜山)人,晚年定居鄞縣。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賜同上舍出身。歷溧水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秘書省正字,實錄院檢討官試秘書少監,試起居舍人(《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七、一三八),高宗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擢中書舍人兼實錄院修撰(同上書卷一四一),尋以言事忤秦檜,責韶州居住(同上書卷一四二)。二十五年,起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同上書卷一七○、一八○、一八五)。孝宗乾道三年卒。有《灊山文集》四十卷(《宋史·藝文志》作集四十五卷,詩三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三卷。另有《猗覺寮雜記》二卷行于世。事見《寶慶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 朱翌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灊山集》爲底本,校以《知不足齋叢書》本(簡稱知不足齋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爲第四卷。

共 366 首诗词

作品

雙魚花

宋 · 朱翌

物生本不同,所貴以形似。 如何小草間,或作潜淵類。 宛然花葉分,有此尾鬣備。 如以柳貫腮,十百共一蒂。 可肩比目鱗,與世爲上瑞。 稽首蓬萊宮,願附花鳥使。

送山芥與徐稚山

宋 · 朱翌

北風撼坤軸,飛雪封高崖。 萬草坐凍死,不復存根荄。 蔚然蒼山底,有此紫玉釵。 本無塵土侵,寧畏霜霰埋。 偶爲樵牧知,遂與薇蕨偕。 堅瘦故耐久,苦森終怒俳。 未免一時出,肯事衆口諧。 可以寄樂天,時供八關齋。 可以送庾郎,三九代食鮭。 朱門厭燖煼,嘉蔬日誰差。 飛觴失行次,可口相推排。 爾來走缾甖,遂費登山鞋。 文昌列宿光,騎省後人佳。 居官乃退步,養氣能實骸。 一箸須子同,苦硬求吾儕。

淮人多食蛙者作詩示意

宋 · 朱翌

淮人爲水族,庖膾亦已巧。 田間有鳴雞,性命得自保。 吳人口垂涎,捕取窮浩渺。 於吳産或多,於淮求則少。 要之業境會,食債良自繞。 予也家淮南,遊吳嘗草草。 平生下箸處,但覺皆羊棗。 不論赤鯶公,亦及長鬚老。 何况鼓吹部,可作鐘鼎寶。 世間多空中,所見徒有表。 至美不外示,魚鼈豈皆好。 君看十月鶉,羽翼甚輕矯。 變化須臾間,不念舊池沼。 食鶉乃無言,食蛙或顰愀。 鶉蛙等無二,妄想自顛倒。 舌根無盡期,所得在一飽。 哀哉南路徐,食方說燖煼。 但俱供芋羹,不必著錦襖。 較之食瘡痂,豈但能稍稍。

游月巖詩

宋 · 朱翌

赫日方正中,忽見第二月。 老木盤硬枝,扶疏真桂葉。 烟雲成顯晦,弦望靡盈闕。 初無大小餘,可以歷沒滅。 但能照行人,千古此山側。 却笑天上輪,晝夜不停轍。

張翰惠書告窘

宋 · 朱翌

伯龍營什一,撫掌鬼在側。 燕公鑄橫財,地下萬爐執。 貧富有物司,得失難智索。 我今竟日餐,或待門生設。 朝園斸菜根,暮火團松節。 黄嬭坐上座,方兄行禁謁。 安能决餘波,可以潤子篋。 俯視腰一圍,何時解三篾。 薦福縱有碑,震雷即驚裂。 讀我送窮文,還君乞米帖。

與劉令食枸杞

宋 · 朱翌

周黨過仲叔,菽水無菜茹。 我槃有枸杞,與子同一箸。 若比閔縣令,已作方丈富。 但令齒頰香,差免腥羶汙。 我壽我自知,不待草木輔。 政以不種勤,日夕供草具。 更約傅延年,一飯美無度。 解衣高聲讀,蘇陸前後賦。

王令收桂花蜜漬埳地瘞三月啟之如新

宋 · 朱翌

桂花老月窟,墮地散金蕊。 長憂風雨餘,失此香旖旎。 撫樹三歎息,留花姑少俟。 枕中有仙方,解使香不死。 蜜蜂喜輸糧,餘潤獲漸靡。 瘞深閲三月,發覆驗封璽。 虛堂習新觀,博山爲頻啟。 初從鼻端參,忽置秋色裏。 氤氳縹緲間,可以降月姊。 自茲聞四時,何止名七里。

與郭令步至城下見田間稻秧已可插慨然有感示郭令

宋 · 朱翌

端居倦來往,春去誰與娛。 眷眷斗升米,翛翛東南都。 薄暮喜穿屐,同遊又吾徒。 念昔始經此,汙邪祝滿車。 及今幾何日,立苗還欲疏。 懷新舞翠剡,生意蔚以舒。 吾生將安之,土偶之與俱。 清夜夢鄉曲,未覺田園蕪。 他時招子歸,把鋤春雨餘。

重午菊有花遂與菖蒲同採

宋 · 朱翌

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陽。 萬物各時行,半歲遥相望。 云何忽並開,相與同一觴。 仙人九節杖,東坡一枝香。 洗去仲夏熱,如逢晚秋霜。 均是酒中物,俱使吾年長。 莫誇雨露私,勿笑草木狂。 登高閲競渡,樂哉未渠央。

競渡示周宰

宋 · 朱翌

英英屈大夫,遺骨淪湘湄。 楚人念何深,叫空冤水妃。 雖無些詞招,顧有鐃鼓悲。 憶昨上巳日,縱觀金明池。 突殿隠負鼇,長橋低卧蜺。 諸公貴人來,珠幢紺幰隨。 兩軍各氣焰,萬楫生光輝。 龜魚戢影避,虎龍挾翼飛。 想當大軍後,益覺遊子稀。 况我中興君,高拱絕宴嬉。 羈人老淮楚,古寺臨長溪。 節物亦撩人,風俗自隨時。 往來兩舴艋,規模具體微。 邑人樂豐年,聚觀眼不移。 捐金賞先至,頓足助絕馳。 在昔攻戰具,今但娛羣兒。 因而語兵法,可以威四夷。 八寶水中央,大海壓左圻。 其中椎剽姦,連艦揚鼓旗。 先事能預防,在易則見幾。 作詩示周郎,赤壁有成師。

竹枕

宋 · 朱翌

方牀洗湘斑,夏簟織蘄笛。 誰與同卧起,青奴甚相得。 嘉哉直節君,契分近愈密。 深林捕貓頭,乃復枕上膝。 直從無熱天,徑下清凉國。 早晚報平安,一覺我自適。 夢中從我遊,子猷推第一。

西園月夜竹影滿堂

宋 · 朱翌

良夜天徹幕,林間月如篩。 解與竹傳神,月娥真畫師。 東坡元不死,鶴駕相追隨。 習氣未掃除,戲筆聊一麾。 調和水墨勻,幻出虯龍枝。 圖成不挂壁,擲地容俯窺。 欲進復小却,尚慮鞋底泥。

初直省宿

宋 · 朱翌

薄暮欣暑退,吏散列閑屋。 冰廳冷如水,孤坐一巾幅。 久絕青綾賜,僅免牀下伏。 何嘗語丁寧,但愧頭蓄縮。 頻年耗太倉,初夜費官燭。 枕書倦已拋,夢蝶來更速。 咍臺到天明,從人笑列宿。

次韻胡明仲見寄

宋 · 朱翌

去年玉笋班,仰視見櫑具。 論事似陸贄,任事似裴度。 今年起衡山,出守非不遇。 床頭看周易,象在益長裕。 解琴須更張,謀國乃疾固。 要開天地爐,更使萬物鑄。 可憐冰氏子,大似鐵鑪步。 自謂樂於貧,公乃知其素。 來刪城旦書,聊免吏部注。 祝公早來朝,爲上寬北顧。

送張巨山

宋 · 朱翌

天方六月暑,君有千里行。 相從苦不款,惜別難爲情。 發軫子胥山,落帆石頭城。 火雲午尤奇,水風晚更清。 輝輝螢自燭,嘒嘒蟬爭鳴。 今代太史氏,昔者蘭臺英。 人如晉宋間,詩與顔謝并。 吾君志恢復,求士出至誠。 玉堂紫微省,待子來經營。

七月十四夜月分韻得明字

宋 · 朱翌

澹澹烟覆渚,嗚嗚角收聲。 白毫萬丈光,下注千山傾。 良夜三五時,玉樓十二城。 皇天老眼開,碧湛雙瞳睛。 窺我讀書窗,徘徊到天明。 風從樹頭來,挾我入太清。 飛螢轉蒿叢,熠燿徒營營。 露氣下庭宇,秀爽凌冠纓。 以茲無盡景,對此不平鳴。 不如使雲遮,寂歷忘吾情。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