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張浚宋

張浚(一○九七~一一六四),字德遠,號紫岩,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進士,調山南府士曹參軍。高宗建炎、紹興間,歷樞密院編修官,侍御史,知樞密院事,川陝宣撫處置使,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都督諸路軍馬。爲著名抗金將領。紹興七年(一一三七)因酈瓊兵叛事,引咎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撫大使。秦檜當政,被擯斥近二十年。檜死,復判建康府兼行宮留守。孝宗即位,除少傅,江淮東西路宣撫使,封魏國公。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拜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都督建康鎮江府池州江陰軍屯駐軍馬。二年,除少師,保信軍節度使,判福州。改除醴泉觀使,卒。近人輯有《張魏公集》。事見《晦庵集》卷九五《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致仕贈太保張公行狀》、《誠齋集》卷一一六《張魏公傳》,《宋史》卷三六一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共 11 首诗词

作品

李伯紀丞相挽詩二首 其一

宋 · 張浚

蒼蒼安可料,舊德奄重泉。 痛爲黎民惜,誰扶大厦顛。 英風摩日月,正氣返山川。 丙午功勳在,豐碑萬口傳。

李伯紀丞相挽詩二首 其二

宋 · 張浚

十相從明主,唯公望最隆。 召周雖異迹,李郭本心同。 未遇升天藥,空餘濟世功。 薰風歌吹咽,泪盡古城東。

贈羅赤脚

宋 · 張浚

學道由來不記年,嘯歌風月在前緣。 身心已到無塵處,疑是人間自在仙。

詩一首

宋 · 張浚

羣凶用事人心去,大義重新天意回。 解使中原無左衽,斯文千古未塵埃。

朝陽岩

宋 · 張浚

已覺雲天闊,風聲四面凉。 路幽遲晚日,岩古浥流香。 客舍長年靜,漁舟底事忙。 相逢賢太守,不用管弦將。

登道觀

宋 · 張浚

蒼髯野褐予甚古,蘿月桂風誰爲貧。 當戶蛟龍森漢柏,隔江雞犬隠秦人。 好山如畫能留客,寶鼎藏丹不計春。 更上高亭問玄鶴,莫教詩眼有纖塵。

詩一首

宋 · 張浚

三相當年鎮廟堂,江山草木亦增光。 一時主宰權衡重,千古人間姓字香。

贊喻彌陀掩遺骸

宋 · 張浚

刀兵劫海苦漫漫,原野遺骸葬若干。 盡大地人須薦取,眼睛突出髑髏寒。

偈

宋 · 張浚

教外單傳佛祖機,本來無悟亦無迷。 浮雲散盡青天在,日出東方夜落西。

過嚴子陵釣臺二首 其一

宋 · 張浚

古木籠烟半鎖空,高臺隠隠翠微中。 身安不羨三公貴,寧與漁樵卒歲同。

過嚴子陵釣臺二首 其二

宋 · 張浚

中興自是還明主,訪舊胡爲屬老臣。 從古風雲由際會,歸歟聊復養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