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李光宋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發,一作字泰定,號轉物老人(《輿地紀勝》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東南)人。徽宗崇寧五年(一一○六)進士,調知開化縣,移知常熟縣。入爲符寶郎,以言事貶監汀州酒稅。欽宗即位,擢右司諫,遷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書少監。三年,知宣州。改知臨安府。紹興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撫使,改江東安撫大使、知建康府兼壽春府,落職提舉台州崇道觀(《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五一、五二、五八)。尋知湖州,歷知平江府、台州、溫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書卷一一七)。八年,拜參知政事。九年,因與秦檜不合,出知紹興府,改提舉洞霄宮(同上書卷一二四、一三三)。十一年,貶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瓊州;二十年,移昌化軍;二十五年秦檜死,內遷郴州;二十八年,復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同上書卷一五二、一六一、一七○、一八○)。二十九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同上書卷一八二)。孝宗即位,賜謚莊簡。有前後集三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五八存《椒亭小集》一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有《莊簡集》十八卷。《宋史》卷三六三有傳。 李光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莊簡集》爲底本,參校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簡稱院本,藏北京圖書館)、《椒亭小集》簡稱小集》等。新輯集外詩編爲第八卷。

共 523 首诗词

作品

讀書

宋 · 李光

低頭對千載,把卷竟長日。 興亡見俯仰,忠佞更得失。 意合心自知,感嘅屢沾臆。 朱黄紛几硯,緗素互編帙。 比鄰亦好事,挾策到蓬蓽。 縱談及羲皇,坐待寒月出。

贈李頤老

宋 · 李光

弘毅年少時,學易一念酷。 研精覃思苦,見理不見欲。 一朝感蒼蒼,床下産神竹。 弘毅益自信,夜寐目不屬。 族長閔其勞,令人付斤劚。 惜哉凌雲姿,一斷不復續。 弘毅少安枕,旦氣幾爲梏。 時匠司剪伐,壽命旋見蹙。 神明信可畏,感應亦何速。 至今旁舍笋,不生弘毅屋。 康成書带草,千載登史錄。 吾書此段奇,後學宜三復。 弘毅勉歲寒,任道照猗綠。

夜起對月

宋 · 李光

西風掃浮雲,素月清夜滿。 幽人愁不寐,一夕幾輾轉。 天河見澄霽,江流俯清淺。 身隨栖鳥息,興與孤雲遠。 叩門復何人,隔竹空吠犬。 竟須掩關眠,爐薫裊香篆。

縣齋清坐有懷 其一

宋 · 李光

門外無俗軌,相對惟獨鶴。 短翮雖未全,志已翔寥廓。 軒然避雞羣,不受鷹隼搏。 持以比佳士,潔白誠相若。 筆端生雲烟,胸中貯丘壑。 憐君青雲姿,胡爲滯蓮幕。 英豪出草萊,闒茸履臺閣。 新詩時有寄,妙語洗煩灼。 種學求根源,意匠無斧鑿。 自慚非清流,訟牒困酬酢。 好古雖膽大,去惡愧力弱。 君來破吾顔,商榷盡流略。 高軒掛琴劍,景物如宿約。 遙山倚青冥,遠水带城郭。 圓荷已浮花,晚筍亦脱籜。 涓涓風露清,湛湛河漢落。 濁醪有妙理,與子隨意酌。 萬事付儻來,何必問日脚。

縣齋清坐有懷 其二

宋 · 李光

學道未忘名,欲跨揚州鶴。 淵明賦歸來,頗恨未恢廓。 平生剛褊性,敢避窮獸搏。 君詩如清琴,平淡猶賀若。 泠然山水音,妙響振林壑。 寧爲太史走,豈事桓温幕。 樂哉吴望游,微凉生殿閣。 况兹積雨後,枕簟謝焚灼。 未能去三彭,便可休六鑿。 跌宕文字間,詩酒自相酢。 氣凌李杜豪,力振曹劉弱。 偏師攻長城,稍稍出方略。 山川助離騷,景象如宿約。 陰風起虚籟,暮靄昏城郭。 菡萏泛金塘,篔簹隕銀籜。 卧看曉參横,坐待殘月落。 不愁衣典盡,尊空莫起酌。 明朝醉復醒,生憂押垂脚。

雪中過盤石山寄劉季山

宋 · 李光

離家六十日,晴嵐逐征鞍。 已嫌狐裘重,漸喜絺縠單。 朅來古清湘,狂風捲濤瀾。 小市人寂寂,夜深雪漫漫。 誰知桂嶺北,風雪如長安。 明朝過盤石,仰見蒼蒼山。 上有千尺松,下有百丈灘。 劉子方避謗,結茅寓其間。 却掃謝友朋,兒女俱團圞。 南行敢躊躇,履險如驚湍。 我心本無慮,莫作拘囚看。 肯學老鍾儀,楚奏聲嘶酸。

伊洛節上人寓浯溪中宫寺作溪月亭諸人咸賦詩輙留鄙句

宋 · 李光

結亭臨大江,浯溪出其側。 道人傍溪月,月照溪逾碧。 當知月在天,分身千百億。 此月有虧盈,我心本澄寂。 合眼聽溪聲,開眼見溪色。 聲色兩不留,我心何處覓。 夢覺月在窗,還如舊知識。

次韻子忱游東山古風

宋 · 李光

休沐不暇懶,趁此郊原晴。 駕言出東門,蹀躞馬在坰。 江山恣游眺,頗惬幽人情。 同行有勝侣,豪氣如陳登。 妙語傾錦囊,璀璨珠璣盈。 暫釋簿領勞,頓覺心迹清。 人生一世中,轉徙如郵亭。 愛君絕塵姿,坦坦心地平。 當年功名念,晚節師淵明。 出處豈有心,敢論虧與成。 吾衰百念冷,端如在家僧。 東山本非山,名字空峥嶸。 不見古松色,詎聞山鳥聲。 演師獨面壁,燕坐朝黄庭。 骨冷喚不回,蚌珠秘龕燈。

次韻元裕同游東山佳什東坡所謂愛此小天竺即其地也

宋 · 李光

東坡謫蠻荒,夢想兩天竺。 哦詩寄東山,妙響振林麓。 作祠衛公旁,一杯奠椒漿。 相望柳柳州,追配韓潮陽。 懷人空隕涕,亭榭今荒墟。 溪山不改色,松聲契真如。 嗟余麋鹿姿,慣逐漁樵伴。 平生鐵石腸,那復置冰炭。 尋山得佳侣,聊遂幽人意。 登臨有遐矚,俯仰觀此世。 君爲丞相孫,仕作淵明清。 一枰可消憂,五字堪析酲。 人生各有役,詩棋豈妨道。 閉戶朝黄庭,習氣終一掃。

杜子固參議累覓南窗詩勉成鄙句子固謂杜氏古無二族祁公其近屬也

宋 · 李光

長懷杜陵老,遐想靖節翁。 二子不並世,千載餘清風。 君爲南國秀,志氣陵蒼穹。 盤屈不得伸,妙略參元戎。 歸來侣漁樵,香火陪琳宫。 卜居牛斗墟,築室瓦礫中。 依然植五柳,彷彿餘四松。 南窗有幽意,寄傲膝可容。 拊床寒月侵,曝背微陽通。 琴書樂忘憂,尊中常不空。 吾鄉有諸杜,源流自祁公。 歸歟有成言,葛巾永相從。

季微季暉昆仲相繼見訪風姿議論皆慨然有祖風季暉仍出佳篇見貽語極不凡且云即往山中讀書作詩送行

宋 · 李光

吾鄉顧虎頭,千里飛食肉。 名参慶歷賢,罪入元祐錄。 堂堂想儀刑,凛凛見眉目。 百年議論定,奇禍反爲福。 森然見諸孫,刻勵如白屋。 我觀宣和間,權倖互當軸。 一時名家子,半爲閹宦辱。 暫時得富貴,卑賤等厮僕。 君家賢伯仲,抗志守先躅。 幽情寄鉛槧,雅尚在松竹。 僧房忍朝饑,雪牖耽夜讀。 訪我五松山,懷袖粲珠玉。 嗟予久放浪,歲晚守窮獨。 閉門雀可羅,三徑草常綠。 依山結衡茅,一飯共脱粟。 呼兒具□□,山肴雜野蔌。 對桉笑復顰,負我十圍腹。 去去樂琴書,山中芋魁熟。

迎山閣爲長慶寺登覽之勝暇日攜觴命友屢醉其上因賦此詩

宋 · 李光

青山似幽人,那肯入城府。 遠碧横春空,穠綠浮天宇。 常苦俗物遮,不得快觀覩。 何年敞層閣,軒豁開牖戶。 千巖勞顧揖,萬壑隨仰俯。 飛騰若鵬鸞,盤踞狀龍虎。 翩翩垂翅翼,蜿蜿回肘股。 朝來拄笏看,爽氣逼簷廡。 孤雲時去來,寒月静吞吐。 溪山自奇絕,信美真吾土。 我老賸得閑,遇勝輙爲主。 朋簪俱莫逆,棋酒屢清聚。 亦有支遁流,時來共揮麈。 迎客如迎山,好事免嘲侮。 常烹雨前茶,不打齋後鼓。 從今贊公房,名字照千古。

五月七日分韻得食苦筍詩

宋 · 李光

此君凌雲材,節葉貫霜雪。 千林富東南,百種自區别。 前後互萌芽,一一調苦舌。 貓頭效𡾋嵬,竹箭資瑣屑。 世方嗜柔腴,我獨甘苦節。 幽姿照匕筯,挺特似英傑。 定非淇園栽,要是首陽蘖。 侯門厭珍烹,鼎俎雜葵蕨。 安能知正味,但欲取客悦。 何當薦君槃,茹香資激烈。 欲雪會稽恥,志氣在餔歠。 甲卒五千人,猶能霸吴越。

和胡江州丹陽道中二首 其一

宋 · 李光

君才固英奇,志在行天討。 胡爲尚兀兀,疲馬踏長道。 論兵當節制,摧敵如振槁。 不數圯上翁,顧笑渭濱老。 凛然擊搏手,試用豈不早。 他年梁棟姿,涵養已合抱。

和胡江州丹陽道中二首 其二

宋 · 李光

士卒常有餘,食廪苦不足。 妻孥驚笑我,陡換髯鬢綠。 江西魚稻鄉,升平氣全復。 以公封侯相,自可飛食肉。 韜略固輻凑,精神常滿腹。 去去復何憂,驅除仍覆育。

伯宇知府給事寵和子賤與僕域字韻詩格力超絕輙復次韻

宋 · 李光

中原困干戈,衣冠淪異域。 忠臣憤切骨,義士血空滴。 平生憂國心,豈以死生易。 年來返田廬,門巷無轍迹。 老驥萬里心,垂耳卧空櫪。 素交今幾人,十載勞夢役。 宣城擁朱轓,潘子縛禪寂。 屹然障頹波,我亦心匪石。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