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陳公輔宋

陳公輔(一○七七~一一四二),字國佐,自號定庵居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臨海(今屬浙江)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上舍及第,調平江府教授。累遷應天府少尹,除秘書郎。欽宗靖康初,除右司諫。語觸時宰,斥監台州稅(同上書,《宋史》本傳誤爲合州)。高宗即位,除左司員外郎。紹興六年(一一三六),爲左司諫。七年,遷禮部侍郎,尋知處州(《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一一、一一五)。十二年,提舉江州太平觀,卒(同上書卷一四七),年六十六。有文集二十卷、奏議十二卷,已佚。《宋史》卷三七九有傳。今錄詩二十四首。

共 25 首诗词

作品

李伯紀丞相挽詩三首 其一

宋 · 陳公輔

豪傑不世出,爲時斯間生。 有心安社稷,無計避功名。 憂國唯知重,謀身祇覺輕。 徒令青史上,永?著英聲。

李伯紀丞相挽詩三首 其二

宋 · 陳公輔

材大古難用,功多忌更多。 忠懷衝日月,讒口肆風波。 此老今亡矣,蒼生獨奈何。 應遺一時恨,千載不能磨。

李伯紀丞相挽詩三首 其三

宋 · 陳公輔

當時偶同罪,平昔豈相知。 天下指爲黨,我公終不疑。 空懷荆渚樂,已失雁山期。 此意憑誰訴,臨風有淚垂。

行諸山道中

宋 · 陳公輔

我曾天台遊,于今四十載。 一朝忽復來,時節如有待。 形骸覺老景,景色殊不改。 雨中尋舊跡,觸目雲靉靆。 巖瀑落千尋,澗花紛五彩。 崖深蘚蒼蒼,溪淺石磊磊。 昔時所未到,足力胡可殆。 要當至絕頂,直下小滄海。 茲山八萬丈,端的不吾給。 偉哉造化功,疑若有真宰。 黄精煮甚食,茯苓良可採。 何當誅茆居,此志終有在。

遊普慶院

宋 · 陳公輔

滿目雲煙萬疊山,梵宮深鎖翠微間。 市朝多少紛紛客,輸卻僧家一味閑。

天封瑞雲閣

宋 · 陳公輔

晴雲漠漠水潺潺,危閣春歸白日閑。 若問祖師消息處,眼前環列是青山。

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

宋 · 陳公輔

經營堂宇近江濱,退穩功成名遂身。 門外魚龍欣得地,圃中花木暖藏春。 也知朝野思賢相,聊借湖山作主人。 誰謂周公驕且吝,坐間無日不延賓。

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宋 · 陳公輔

平昔勳名絕輩流,正閑贏得去尋幽。 春風陌上飛千騎,曉日林間映九斿。 閩嶺何妨傳雅詠,龍庭行即告嘉猷。 願將屢秉鈞衡手,留作他年几杖遊。

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

宋 · 陳公輔

我家近東城,南湖屢嘗游。 往時古堤岸,路暗行人愁。 棘籬蔽荒圃,貍鼠呼啾啾。 好景豈終廢,發見端有由。 張公山西將,帷幄久運籌。 晚歲倦征討,雅懷在林邱。 人方棄不取,公乃得所求。 除治見佳趣,經營出奇謀。 竹窗清景亂,梅軒暗香浮。 中間溪風亭,崢嶸跨碧流。 虛簷極宏敞,坐見羣山幽。 終夜自泠泠,六月長颼颼。 蕩漾月波起,飄急雲靄收。 曠然天宇間,清思何悠悠。 高朋幾還往,玉斝時勸酬。 相從同一醉,庶以消百憂。 羨公強健身,萬事心不留。 獨愛池館閑,永日嘗休休。 公才自無雙,何用嘆不侯。 試訪舊識中,此樂寧有不。

題蒼嶺

宋 · 陳公輔

行到山危僕已痡,此身強健不須扶。 回頭指顧重岡險,得似人心險也無。

肄業廣慈院臨別留一絕

宋 · 陳公輔

來時膏雨迷新野,去日薰風吹舊林。 寄語主人休惜別,白雲南北本無心。

次韻叔厚內翰喜雪詩

宋 · 陳公輔

動天須假至誠祈,誠若專時定弗違。 冬後縱無三白應,春前俄有六花飛。 著人但覺寒威重,擁火猶嫌酒力微。 聊爲使君歌上瑞,麥苗千頃已菲菲。

雪晴可喜戲作四韻奉呈

宋 · 陳公輔

盈尺階前瑞已多,曉來天色漸晴和。 青陽一氣應回暖,黄竹三章且罷歌。 小雨洗時嵐滴翠,細風吹處沼生波。 東郊便好尋芳去,桃李爭妍映綺羅。

予與德升尚書招已懋端明叔厚內翰會飲因有倡和佳篇謾次前韻呈三兄

宋 · 陳公輔

盛朝多少舊公卿,誰似三人負大名。 金带並趨清禁路,玉杯同醉白雲城。 吾儕出處真成戲,俗眼觀瞻祇自驚。 便恐名隨封詔去,且頻開宴慰交情。

戲和德升賞梅因記十三日梅園之游發諸兄一笑

宋 · 陳公輔

我聞永慶梅,孤標寄巖陰。 衰年苦多病,咫尺未暇尋。 公心亦似鐵,惜花情卻深。 愛此獨株好,何必須滿林。 茲游恨莫陪,有酒誰與斟。 因思東郊上,瓊蕊滿髻簪。 黄昏月下歸,翠袖寒易侵。 想公見戲語,一笑開胸襟。

石鼓山

宋 · 陳公輔

有山名石鼓,千古鎮南溟。 大手不勞力,動時天下驚。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