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致虛(?~一一三七),字謙叔,建陽(今屬福建)人。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進士(《閩詩錄》丙集卷五),爲太學博士,以祖送鄒浩獲罪停官。徽宗立,召爲左正言,出通判郢州。崇寧初召爲中書舍人,從此出處華要十餘年。宣和七年(一一二五)以陝西五路經略使率兵勤王。高宗即位,徙知鄧州,因兵敗失城責安遠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紹興七年(一一三七)高宗至建康,召復資政殿學士、知鼎州,行至巴陵率。事見《三朝北盟會編》卷七七,《宋史》卷三六二有傳。今錄詩八首。
共 10 首诗词
北人半是南朝民,食祿南朝終爲君。 失意暫時辭漢主,彷徨不忍痛思親。
參旗井鉞出西秦,糾合諸侯付老臣。 風引旆旌趨魏闕,雪晴宇宙滅天塵。 寒威等却邊人懼,炎運方隆廟略神。 已見旄頭墜天外,乞身當喜及今春。
數載詩書居保祿,至今常是憶單溪。 幾偎石甕憑欄在,靜聽山禽繞樹啼。 巖溜潺湲清入骨,林間紅白聞行提。 吟詩聊寫遥相寄,爲向鐵龍亭上題。
傷心獨立陽臺望,暮雨凄凉宋玉情。 極目草深雲夢澤,連天水闊漢陽城。 當年楚國山猶在,千古襄王夢不成。 往事悠悠魂已斷,高唐今日有虛名。
築壘山前捍道沖,保全黎庶著仁功。 寒鴉也解知恩澤,來往飛鳴古塹中。
朱伺屯兵古戰場,甑山城堞久凄凉。 閒來搔手高岡上,萬里碧天秋思長。
自從南北避胡塵,懷抱衰殘不復新。 萬里家鄉常入夢,一簾風雨最關春。 紅疏綠暗能傷客,江靜山明却慰人。 老去也知登覽倦,閉門僵卧動經旬。
黛潑峰巒安用染,鏡澄湖面不須磨。 已驚張翰鱸如玉,想見西施髻如螺。 目斷樓高知水闊,雲開山盡見天多。 吾家本是烟波主,好律漁翁一曲歌。
回首陽臺漢川路,隔江烟雨暗漁簑。
瀲灧郎官水,崔巍大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