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洪朋宋

洪朋,字龜父,號清非居士(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前集卷七),南昌(今屬江西)人。黄庭堅甥。與兄弟芻、炎、羽并稱“四洪”,爲江西詩派中著名詩人。曾兩舉進士不第,以布衣終身,卒年三十七。有《洪龜父集》、《清非集》(《永樂大典》、《直齋書錄解題》作《清虛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洪龜父集》二卷。《宋史翼》卷二七有傳。 洪朋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清鮑廷博批校抄本(簡稱鮑校本),清丁氏八千卷樓抄本(簡稱丁本),洪汝奎《晦木齋叢書》輯清光緒二年涇縣朱氏惜分陰齋刊本(簡稱朱本,藏江西省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共 204 首诗词

作品

送李元中

宋 · 洪朋

夙聞龍眠山,綠蘿隠浄嘯。 中有三李君,若人年獨妙。 心賞悵若遺,風期可同調。 如何古豫章,邂逅共一笑。 佛海穿溟涬,理窟刮奧窔。 茗椀對濤江,床跗視雲嶠。 足明青葱樹,合在紅塵表。 追隨杖屨遨,浩蕩城郭眺。 觀乎大寧作,頗復近道要。 凉飆隕疏葉,行子動歸棹。 願君崇明德,慰我記末照。

送謝無逸還臨川

宋 · 洪朋

東山謝安石,事業照星斗。 佳人臨川秀,自言乃其後。 昔我未知子,籍甚大江右。 邇來識君面,風流故自有。 早歲翰墨場,揮灑不停手。 河發崑崙丘,風怒土囊口。 春來入詩壘,窺杜逮戶牖。 筆力挾雷霆,句法佩瓊玖。 起予虞帝韶,和汝秦人缶。 少年厲鋒氣,鄙夫成老醜。 人才古所難,吾子定不朽。 清和四月夏,銷黯一樽酒。 悠悠西峰雲,闇闇南浦柳。 平生六藝耕,勿遣生稂莠。 鼓枻黄花秋,慰此長回首。

送潘四十五

宋 · 洪朋

風邊藥氣濃,烟畔柳枝弱。 惜許兩春事,潘郎行色作。 維南有岑嶺,底處端州郭。 客子何當歸,莫待蕉花落。

奉諸同人餞潘氏兄弟賦鳳凰鳴矣于彼高岡爲韵得凰字

宋 · 洪朋

維南斗日月,川嶽上景光。 何人赤壁下,種此雙截肪。 故知汝南士,蚤經許子將。 識君陟釐間,想見頎而長。 僧夏滕叔國,故床對清揚。 膜外齊鵬鷃,胸次明冰霜。 佛界獅子尾,妙處亦難忘。 西江渺波瀾,索去有底忙。 挽衣不得留,晨風動餘皇。 頃投膠在漆,今爲參與商。 能事鏡中像,此道何足臧。 古來歸根地,相期未渠央。

游南汰寺

宋 · 洪朋

南汰舟楫遠,北城阡陌長。 蓮界劃然開,珍木蔭寬凉。 暝投上方宿,蝙蝠遶屋梁。 天風激遠林,秋氣生寒螿。 喚起曲肱夢,佛寺宣道場。 像設儼古殿,四角金琅璫。 夙聞阿羅漢,光怪發清揚。 有相乃虛妄,此妙不易量。 勝概令弟俱,茗碗對胡床。 商略終宇宙,已矣言可忘。

賦雙劍峰

宋 · 洪朋

梅公小齋內,度越幽人占。 何年孤山下,得此雙石劍。 純鈎魚腸姿,拔地勢匪漸。 柙藏不忍窺,往往發光燄。 丈人夙好奇,領略無一欠。 晚得此嶙峋,顧盼未云厭。 此公活國胸,正直天所鑒。 高堂掛斯圖,令人動深念。

雪霽陪諸公登滕王閣分韵得閣字

宋 · 洪朋

醉乘筍輿歸,餘興陟層閣。 其前俯長江,其下壓城郭。 入眼迭輝映,積雪未銷鑠。 祲氛茲盪滌,山川一恢廓。 瓊田認洲渚,璇樹花叢薄。 明明飛丹霞,往往翔皓鶴。 俯仰一神界,今我胡不樂。 滕王已塵埃,大屋舊丹雘。 人生何自苦,茲游行已昨。 吾聞水西峰,中有洞宮脚。 洪崖升天去,僊聖時間作。 伊予千載裔,未鍊八瓊藥。 孰能相與游,更議入廬霍。

游天宮寺上方瑜道人出漫題

宋 · 洪朋

攝衣禪界中,高步上方外。 乾坤更空闊,川嶽謝埃塊。 行人杖屨底,地與烟霞會。 道人遊四衢,行止各無礙。 竹日弄清影,松風聽寒籟。 心將萬化冥,始覺斯游最。

天宮寺

宋 · 洪朋

昨日頭岑卧,何曾越門限。 徐侯遣行李,邀我伊蒲饌。 天宮布金地,長者何代建。 柴門實咫尺,佛事亦儼煥。 道人呈家風,秋蔬更香飯。 玉麈對胡床,凉飆颯河漢。 晚來上方上,千里人縱觀。 平生蓬蒿底,所適魚鳥願。 佳人贈我詩,爛若錦繡段。 聖哲期暮年,撫事一長嘆。

晚同師川駒父玉父游大梵院小軒

宋 · 洪朋

山氣夕巃嵷,川光暮澄凝。 櫺軒俯川嶽,拄杖相與登。 脫屨就閒曠,秉羽居高明。 盤礴飛鳶上,揮斥蜿虹橫。 令弟各英妙,舌本淮湖傾。 朋也老無能,前身雲水僧。 蕭蕭緣坡竹,凉飆爲我興。 執熱快一濯,何必踏層冰。

陪師川納凉大寧寺得綠字

宋 · 洪朋

六月維長夏,炎熱不可觸。 車馬斷經過,卧痾適所欲。 欻作城北遊,佛界映空谷。 方塘荷氣清,層軒竹陰綠。 徐侯辨食事,意豁忘羈束。 鳴蜩韵高寒,凉颸盪煩促。 坐隠者誰子,飛雹下棋局。 勝負吾不知,靜嘯蔭喬木。 徙倚失日車,旋歸想雨足。 可令夜氣清,更使年穀熟。

城上

宋 · 洪朋

杖策城上頭,初日破冥晦。 頗知春意還,早覺寒事退。 風前識西岑,烟處認東匯。 人如旋磨蟻,舟似覆杯芥。 鸛鶴掠水涯,簫鼓雜天籟。 便當杭清淺,底事返闤闠。

陪諸公步城北分韵得亦字

宋 · 洪朋

去月霜雪交,咫尺澀如棘。 今朝雲霧散,春氣恍如昔。 九衢慰眼新,百草隨意出。 俯仰亮有觀,茲辰底空擲。 陶謝何許遨,發興在郭北。 浄界集兩楹,層閣倚百尺。 風日已可人,江山亦德色。 四睇感終古,五字辦即席。 想見盤礴地,鮮飆生兩亦。 良游不相待,發函三歎息。

寄題蔡州魯公祠堂

宋 · 洪朋

魯公巖壑姿,勁氣不可及。 歲寒萬物盡,松柏當霜立。 由來邪正間,厥勢不相入。 公當肅代後,竄斥復相襲。 嗚呼蔡州殞,義激壯士泣。 周曾計不淺,希烈竟見執。 從古皆有歿,忠烈泰山岌。 使君拊遺跡,丹青辨呼吸。 壯公臨大節,生氣何當挹。 高詠兩賢篇,臨風黯於邑。

寄題陽居士高節軒

宋 · 洪朋

中條陽亢宗,高義照千古。 嬋嫣不無人,聞風吾已許。 平生知味處,瀟灑送寒暑。 敏樹印此心,柯葉傲風雨。 岑夜入天籟,韵作太上語。 一切得入律,真成衆香樹。 賢者早求仁,行李徧八宇。 歸來林丘下,歲寒色如故。

寄題劉山人戰勝軒

宋 · 洪朋

桃源一臞儒,意氣鬰何壯。 削跡紅塵中,築亭白雲上。 溪聲聽逸響,山色閱殊狀。 諒是永幽棲,豈伊暫清曠。 若人有靈氣,戰勝神更王。 乃知先聖裔,風流標素尚。 嗟予晚聞道,茲事夙所向。 得興雪月交,理棹會一訪。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