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次仲(一○六三~一一二一),字亞卿,常州江陰(今屬江蘇)人。哲宗紹聖四年(一○九七)進士(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四),調海陵縣尉,遷吉州州學教授,提舉京西南路常平,除國子司業兼嘉王侍講。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除直龍圖閣、提舉中太一宮專講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三一)。宣和元年(一一一九),除中書舍人,遷給事中、同修國史,陞翊善。二年,除大司成,致仕。三年,卒,年五十九。有集句詩三卷,已佚。事見《丹陽集》卷一五《太中大夫大司成葛公行狀》。今錄詩四首。
共 5 首诗词
玉露中秋夜,亭亭月正圓。 一霄當皎潔,萬象共澄解。 送別高臺上,添愁野帳前。 無因駐清景,歌舞入明年。
凉夜清秋半,常娥照玉輪。 九霄微有露,萬里正無塵。 氣射繁星滅,明翻宿鳥頻。 寥寥天地內,風景一時新。
全吳臨巨溟,青山天一隅。 靜境林麓好,勝槩凌方壺。 泓泓野泉潔,曖曖烟谷虛。 攀雲造禪扃,躋險築幽居。 道人刺猛虎,復來薙榛蕪。 咄嗟檀施開,以有此屋廬。 側疊萬古石,功就豈斯須。 磥砢成廣殿,鬼工不可圖。 有窮者孟郊,過此亦躊躇。 賦詩留巖屏,詞律響瓊琚。 我訪岑寂境,幸與高士俱。 時升翠微上,凉閣對紅蕖。 岸幘偃東齋,果藥雜紛敷。 上方風景清,華敞綽有餘。 高窗瞰遠郊,萬壑明晴初。 賞愛未能去,頳霞照桑榆。 老僧道機熟,閑持貝葉書。 秉心識本源,高談出有無。 茗酌待幽客,頓令煩抱舒。 儒道雖異門,意合不爲殊。 抖擻垢穢衣,惟有牟尼珠。 餘生願休止,投策謝歸塗。
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漁翁醉睡又醒睡,高唱夕陽孤島邊。
榮枯不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