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潘大臨宋

潘大臨,字君孚(《浮沚集·雨中有懷》),一字邠老,黄州(今屬湖北)人。家貧未仕,蘇軾、張耒謫黄州時,多有交往。入江西詩派,與江西派詩人多有唱和。徽宗大觀間客死蘄春,年未五十。有《柯山集》二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已佚。《兩宋名賢小集》中存有《潘邠老小集》一卷。事見《張右史文集》卷五一《潘大臨文集序》。潘大臨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所收《兩宋名賢小集》爲底本,另從《詩話總龜》、《苕溪漁隠叢話》等書輯得之集外詩,附於卷末。

共 38 首诗词

作品

吳熙老所藏風雨圖

宋 · 潘大臨

我遊匡山夏將杪,赤日青天萬山繞。 忽然風雨動地來,震氣果雷離電遶。 一川烟靄失東西,萬里乾坤錯昏曉。 香罏高峰危欲墮,石門細路人心剿。 江翻那聞得計魚,木拔豈有安巢鳥。 須臾雲過雨脚收,依舊晴暉著叢篠。 羣山歷歷在眼前,恰似憑高日方曉。 誰將此景入畫圖,數幅生綃盤礴了。 吳丞此畫絕代無,張公此詩古來少。 讀詩觀畫興未窮,北窗風凉退自公。 使君意消三伏中,未可鞭箠催青銅。

贈張聖言畫柯山圖

宋 · 潘大臨

我昔騎鯨游九州,上扣天關望冕旒。 羣公侍旁好顔色,將順帝旨成剛柔。 抱持日月不自獻,蒙茸塵土歸家丘。 結茅竹間今休已,炎暑避舍清飆留。 屋頭清溪鳴晝夜,當戶古木蔽馬牛。 蒼頭盧兒從高蓋,傳呼不到門巷幽。 兩公忘言兒袖手,驅除睡魔須茶甌。 誰傳此意到旁郡,解衣槃礴煩張侯。 張侯落筆妙天下,未墜學士之風流。 欲見柯山入畫圖,丹青知君百不憂。 黄公不肯直南省,一麾已具東南舟。 請君援筆待公至,畫我迎公竹陰裏。

題張聖言畫四時景物 其一

宋 · 潘大臨

我到淮南幾見春,一身蓑笠蔽烟雨。 桃花林裏有人家,疑是柯山最深處。

題張聖言畫四時景物 其二

宋 · 潘大臨

成陰衆木與天參,日暮風雨地軸翻。 曾向廬山問行李,石門西路接僧垣。

題張聖言畫四時景物 其三

宋 · 潘大臨

荻花索索水津津,日落空山開霽新。 松下有人摩詰似,與渠烟火作比鄰。

題張聖言畫四時景物 其四

宋 · 潘大臨

雲蒙山頭雪翻空,飛鳥繞樹困號風。 關山淮水失微路,酒爐曾借衰顔紅。

題陳德秀畫四季枕屏圖五首 其一

宋 · 潘大臨

亂山深處碧波流,隔岸垂楊繫小舟。 無數桃花伴春夢,夢中還作武陵遊。

題陳德秀畫四季枕屏圖五首 其二

宋 · 潘大臨

茅簷竹閣枕迴溪,柳外平橋拍水低。 在藻白魚知鷺下,穿林黄雀覺蟬嘶。

題陳德秀畫四季枕屏圖五首 其三

宋 · 潘大臨

錦樹連雲爛不收,山河風景一番秋。 老夫枕簟便凉夜,不比新亭去國愁。

題陳德秀畫四季枕屏圖五首 其四

宋 · 潘大臨

江樹溟濛雪暗天,似聞寒雁破昏烟。 相思此夜堪乘興,試問漁翁覓釣船。

題陳德秀畫四季枕屏圖五首 其五

宋 · 潘大臨

好景入詩皆可畫,未知陳子畫中詩。 疑公便是褚季野,正爾不言行四時。

題趙承遠所藏大年畫平遠二首 其一

宋 · 潘大臨

吳頭楚尾散花洲,天闊波雲恰下鷗。 帝子胸中有江漢,故能風露筆端秋。

題趙承遠所藏大年畫平遠二首 其二

宋 · 潘大臨

將軍心眼到滄洲,木脫波生一夜秋。 想得筆端鳬雁足,又添鸂鶒起沙頭。

江夏別魯直送之宜州

宋 · 潘大臨

翰墨精神全魏漢,文章波瀾似春秋。 可是中州著不得,江南已遠更宜州。

詩一首

宋 · 潘大臨

胡子雲中白鶴,林生初發芙蓉。 吳十九成雅奏,饒三百煉奇鋒。 南州復見高士,東山行起謝公。 信祖真成德祖,立之無愧行中。 吳生可共南郡,老夫寧附石崇。 聞雅已傾重客,說談仍得王戎。 冠蓋城南高會,山陰未掃餘風。 客散日銜西壁,主人不道尊空。

張文潜齊安行解嘲

宋 · 潘大臨

爲邦雖陋勿雌黄,我曾侍立蘇公旁。 見公顔色不憔悴,不似賈誼來江湘。 它州雖粗勝吾州,無此兩公相繼游。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