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晁補之宋

晁補之(一○五三~一一一○),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調澶州司戶參軍。召試學官,除北京國子監教授,遷太學正。哲宗元祐初,召試學士院,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遷知齊州。與黄庭堅等並稱蘇門四學士。紹聖元年(一○九四),坐黨籍累貶監信州酒稅。徽宗即位,召爲著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寧間黨論復起,奉祠祿居家,葺歸來園,慕晉陶潛爲人。大觀四年起知達州,改泗州,卒於任,年五十八。有《雞肋集》七十卷。事見《柯山集拾遺》卷一二《晁無咎墓誌銘》,《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晁補之詩,以明崇禎詩瘦閣仿宋刊本(藏北京圖書館)爲底本。校以明光澤堂抄本(簡稱光本,藏北京圖書館)、涵芬樓藏明藍格抄本(簡稱涵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共 651 首诗词

作品

望渦流辭

宋 · 晁補之

望渦流兮浼浼,勢南折兮東還。 水衝隈兮岸圮,嗟龍去兮幾年。 俛余進兮藂祠,儼帝服兮神冠。 牆壁繢兮怪奇,泯蛇穴兮蝸盤。 列缺鞭兮雷輈,衛兩鰻兮驂鱣。 老龜起兮霧游,跂瑇瑁兮鼈黿。 或若馬兮非人,紛陪後兮導前。 木陰陰兮藻長,科斗舞兮下顛。 鯈羣出兮旅嬉,忽俱去兮不還。 意土國兮無龍,恐逃桷兮藏{木邊}。 帝有命兮時乘,亦隠隠兮填填。 世鑠石兮流金,將誰職兮此愆。 包之水可揭也,渙之水可厲也。 前汝足其暨也,後汝跗其躓也。 江有鯢兮橫淵,海有鯤兮翔天。 汝隘此兮往爭,滔淫水兮八埏。 重曰:望其厓若有宅於隈。 不汝爭於厓,汝安其隈,澤不必施也。

追和陶淵明歸去來辭

宋 · 晁補之

歸去來兮,吾無以歸奚以歸。 既身不足以任責,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經世,嗟吾力之莫追。 彼辭位而灌園,豈吾今之獨非。 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而褰衣。 我行野而視天,覺宇大而身微。 乃矜虻蚷,止驅息奔。 背隍築室,面坂植門。 三綬從褫,圖書尚存。 忘瓠落之可憂,比浮海之爲樽。 躒太初而游意,弊無極而彫顔。 反國蝸而自足,俯巢幕而亦安。 解予轡之沃濡兮,脫予舝之間關。 識鳥鳴而物華,陶陽氣以流觀。 悟息淵而消枝,亦墐戶而俱還。 惟文字之幼工,則雖老而桓桓。 歸去來兮,彼河濱之善游。 或往學而喪生,復裹糧其安求。 善陶生之達情,不與世兮同憂。 實迷途其已遠,懼斯人之莫疇。 或待兔守株,或遺劍刻舟。 雖成事之不說,聚悔踰於山丘。 庶西方之至言,聊反聞而逆流。 守一靜而爲君,亦何往而不休。 已焉哉,一晝一夜成四時。 子之歎川逝不留,頹光不可使東之。 韓終王子喬,汗漫難與期。 俯寸田之荆棘,曷不旦耘而暮耔。 悲在堂之蟋蟀,慚不樂於唐詩。 悟死生之如夢,亙今古而無疑。

返迷辭

宋 · 晁補之

五達跂,行者迷。 茨菉蹊,蚖蜴嬉。 杳淒淒,莽離離。 赫隆曦,可還時。 日黯西,與誰期。 往不思,逢詭期。 死𤟹貔,安可知,亟反之。 大道夷,都邑差。 車馬馳,冠劍祇。 志可持,能足施。 貴名垂,好爵靡。 儼罇巵,饜粱肥。 窈室帷,安厥妃。 觀盈虧,浩浩移。 逝不遲,咸若斯。 何綏綏,不返爲。 從魈夔,神索衰。 今狐疑,後當悲。 我此詞,如泰龜。

冰玉堂辭

宋 · 晁補之

論世以觀士兮,集義以爲詞。 所非正而敢從兮,日可罣而東之。 嗟若士之弗獲兮,羌何忿而負石。 繄聖賢之出處兮,惟遵道而守德。 鳳覽輝而乃下兮,雛猶恥乎腐嚇。 非九方之爲使兮,夫何足以得馬。 廬岑岑以鎮楚兮,洶大江之東涹。 分陰陽之晦明兮,鍾斯人以正直。 惟天道與地寶兮,非所求其猶愛。 與之全而不用兮,懷斯美以固在。 大固不可以適兮,方固不可以圓。 試回功謝於土穀兮,夫乃同道於禹稷。 譬人生猶吹吷兮,無得喪之可齊。 紛吾何指以爲正兮,服吾初其庶幾。

漫浪閣辭

宋 · 晁補之

沛高皇之受嬴兮,劉別子曰楚元。 羌好詩而說義兮,敬設醴於穆生。 戊始怠而穆去兮,申白笑而鉗市。 富傳孫而失國兮,派辟彊之支子。 爰清浄而少欲兮,以身悟乎霍光。 蹇孫向之洽聞兮,至耆老而彌良。 曰衆賢和於朝兮,萬物和於野。 粵百世而能調兮,民胥來而鳳下。 惟劉有後於楚兮,千歲發夫道原。 流其芳以益遠兮,偉壯輿之不愆。 原惟博而好直兮,向異世而復起。 輿惟進而未已兮,載向學亦不墜。 彼元結之信修兮,羌何爲此漫浪也。 將履中而晦外兮,其德固天之放也。 惟漫浪之爲言兮,匪正則之嘉名。 豈其懲屈之死忠兮,欲猗移以保生。 結當易之一爻兮,幽人履而正吉。 輿方壯而惡畫兮,棄爾輔欲誰頼。 吾語子漫浪之可兮,遺物往其庶幾。 苟畏人而羣於人兮,拭唾面其猶殆。 朝騁望乎紫霄兮,夕歸次乎左蠡。 五老兮在上,星子兮在下。 垂瀑介於高丘兮,洞深林而北靡。 飛梁亙於三峽兮,倏異景而殊世。 青松屋兮桂宇,辛夷房兮梅戶。 蘭糗兮菊粻,蓀體薦兮肴若芳。 雲駟兮霓輈,歲將晏兮誰與游。 煙爲衣兮水爲珮,君誰須兮林之際。 吾以漫爲旌兮,建彼太虛之上也。 吾以浪爲乘兮,周彼八荒之外也。 羾萬里而不逢人兮,御謁我以宜止。 晻轟轟而曠洶洶兮,羌何以辯乎明晦。 彌高出於千仞兮,羣鳳過而北南。 彌幽徑於雷室兮,列缺驚而後先。 求佺僑而不得兮,咸勃窣其在下。 乃山澤之臞兮,夫何足以跂而望我。 茫吾不知其所如兮,黔嬴告我以何舍。 出無陰兮入無陽,旋丹崖兮匝大荒。 忽臨睨夫故居兮,羣梯危之蜂戶。 傴白叟之扶童兮,迎謂我以良苦。 返吾稼兮復吾樵,山{山悤}{山悤}兮江滔滔。 輿先人之善俗兮,雖百世猶未改。 彼魯衰而齗齗兮,吾老穉以知恥。 匪禮失而求野兮,民固化於不恌。 輿克家而好常兮,庸謹行以毋慠。 懷向原之遺直兮,念爾祖而履薄。 陳洪範之九疇兮,敘三統與七略。 以爲博而弗考兮,蹇無用而束閣。 紛輿世之多賢兮,匪曲全而好修。 惟仁宅與義路兮,羌可居而必由。 結信賢而自晦兮,忘其同物以迷世。 鳬與波而上下兮,夫固非駒之所喜。 亂曰:接輿詭而悟聖兮,匪沮溺亦楚狂。 聖與言而莫顧兮,人以爲知乎大方。 既不足用吾中兮,吾將從回憲之所臧。

遐觀樓辭

宋 · 晁補之

窘牆堵之伏潛兮,登斯樓以遐觀。 匪吾居之爲隘兮,乾坤曶其盂盤。 仰攀甍而拊楯兮,宇曠曠而益寬。 彼何大而能舒兮,吾何眇而莫閑。 霜肅壟而木枯兮,潦收竇而澤乾。 蓬鳴野而相追兮,知海冰而天寒。 左睇兮城闉,右盼兮林坰。 商賈紛其晝合兮,陶冶蓊其煙興。 之罘杳以在東,雙柏近而青青。 物暇遽之不同兮,余亦不知其何情。 聊浮遊以相羊兮,初怫鬰而中清。 彼坱圠之無垠兮,人駒隙之暫更。 道本夷而世險兮,夸奪饜而卒平。 周垣兀其跨衍兮,逝千古於樵耕。 春與秋之不淹兮,歲忽忽其崢嶸。 招搖指於北陸兮,澹黄宮之陽生。 固天道之反覆兮,氣默會而孤萌。 朝卷箔而極望兮,稍霧廓而日晶。 及暘景之方中兮,晞余髮乎南榮。 浮雲起而景翳兮,四暝合而覩星。 風摵摵而感軒兮,雀啾啾而赴楹。 收百爲以清慮兮,施余裯而榻橫。 漠洶洶而非聲兮,邈冉冉而非征。 形欺魄而若存兮,神無虧而靡成。 目瞳矓而罔覿兮,坐待日之方升。 夜寥寥而未央兮,羌不寐而無營。

樂哉侯之邦兮樂哉侯之堂兮 其一

宋 · 晁補之

樂哉侯之邦兮,封楚宮與復關。 美哉洋洋水兮,崑崙始乎并川。 桐離夫其實兮,綠竹兌於丘園。 三年庶夫有成兮,蹇吾師其永歎。 營室壁而建墉兮,參國一其可觀。 塗椒丘吾駕車兮,攬予騑之嘽嘽。 襲予旆之悠悠兮,侯降觀其于田。 春陽滿其親天兮,乃物作而芄蘭。 來吾省夫在疇兮,介黍稷之有年。 侯寧般于遊兮,無非事而不煩。 羌信修而好我兮,曷懷歸而翩翩。 信侯邦之可樂兮,蹇携手其同行。

樂哉侯之邦兮樂哉侯之堂兮 其二

宋 · 晁補之

樂哉侯之堂兮,高門桀兮蘭錡。 切雲冠之峨峨兮,四牡矯兮戾止。 夜悠悠其未晨兮,紛侯庭之徙履。 雲容容而承楣兮,日澹澹兮階戺。 雨雪晛其將流兮,黄宮動乎子美。 爰俶生之煌煌兮,又尚茲夫介祉。 嚴若植其姣服兮,侯何須兮堂際。 進蕙幬予稱觥兮,芬予席之蘭茝。 朱顔忽其滿堂兮,五音昌兮來會。 藐姑射之綽約兮,愿慤保而爲使。 洵侯堂之可樂兮,與日月其無圮。

維夫君兮桂舟一首送梁正受歸汶陽

宋 · 晁補之

維夫君兮桂舟,酌余酒兮攬君留。 君何爲兮此野,菊菲菲兮蜨下。 韡韡兮煌煌,爛金敷兮襲余堂。 茱萸兮芙蓉,衆芳越兮亂五風。 饑咀兮靈芝,君歌樂兮余和之。 日下兮野陰,澹忘歸兮中林。 橘棟兮梅宇,紛瓊茅兮被南榮。 白羽兮黑翮,邀仙人兮語此文。 余高馳兮世之外,君猋舉兮先余至。 襟带兮東方旦,爭門兮汶之陽。 大野兮始波,翔鶬鸛兮嘷鴐鵝。 羣宿兮迷阯,旅食兮殫穗。 霜肅肅兮葉方下,君欲濟兮淹回。 水通道兮躞蹀,冠如箕兮带長鋏。 里千室兮士一喙,余不善兮紛余誶。 世謂折揚好兮,余白雪而莫知棄。 火布而以爲垢兮,胡不浣炎而振之。 彼鏌邪而能言兮,工謂余以不祥。 聊逍遥而挫銳兮,蒙黯黮而益光。

山坡陀辭

宋 · 晁補之

山坡陀兮下屬江,勢崖絕兮濤波所盪如頹牆。 松鬰律兮其高百尺,旁枝虬騖葛虆之。 仰不見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以吾之書隨。 邈余望兮水中汦,頎然而長者黄冠兮羽衣。 軒頤坦腹濤石箕坐兮,石亦有趾安不危,四無人兮可忘饑。 仙人偓佺兮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夕兮飛相往來不可數。 使其開口而言兮,豈惟河漢無極驚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將翔兮山海,與日月兮常在。 若有聞兮夢中仇池我歸路,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樂此而不去。 昔余遊於葛天氏兮,身非陶氏猶與偕乘。 渺莽良未可兮,僕夫悲余馬懷。 聊逍遥兮容與,晞余髮兮蘭之陼。 余論世兮千載一人猶並時,歧又有歧兮余行詰曲欲知余者希。 峨峨洋洋余方樂兮,譬余擊舟於水。 魚沉鳥揚亦不知,何必每念輒得應余若響,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白紵辭上蘇翰林二首 其一

宋 · 晁補之

白紵棼莫緝,紉蘭作衣袪。 朝兮日所暴,暮兮雨所濡。 木瓜諒微物,期報乃瓊琚。 芳華辭甚妙,贈我不如無。

白紵辭上蘇翰林二首 其二

宋 · 晁補之

上山割白紵,山高葉摵摵。 持歸當戶績,爲君爲絺綌。 不惜潔如霜,畏君莫我即。 誰言菖蒲花,可聞不可識。

江頭秋風辭

宋 · 晁補之

雒陽客,後車結駟傳燭食,人生富貴不易得。 江頭秋風旦夕起,胡爲翩翩雒陽陌。 雒陽陌,吹塵埃。 江頭樹,安在哉。 秋風起,菱花開。 鱸魚肥,歸去來。

琴中宮調辭

宋 · 晁補之

神仙神仙何處,青山裏,白雲際,不似人間世。 源上正碧桃春,清溪乍逢人。 住無因,憶紅塵,出洞花紛紛。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 西北有高樓

宋 · 晁補之

西北有高樓,縹緲齊紫清。 周欄十二折,飛鸞結丹楹。 上有絃歌女,充耳以黄瑛。 當窗弄白日,顔若苕之榮。 陽阿奮哀響,梁欐有遺聲。 不惜厲清商,零霜飛園英。 誰爲聽之者,皎皎自知明。 幸承遺褋眷,同車以遐征。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 東城高且長

宋 · 晁補之

東城高且長,下瞰阡與陌。 谷風麗百草,春華紛已白。 良時忽如此,馳景一何逼。 喟彼飯牛詩,終年守寒阨。 恭儉夙所敦,葛屨傷褊窄。 身爲物逆旅,生乃遠行客。 豈無百日蜡,樂此一日澤。 美人顔煌煌,奇服爛五色。 彈箏奮新響,盃酒縱相索。 鬭雞逐狐兔,六博呼一擲。 貧士悲失職,坎壈何所迫。 安知黄鵠舉,隨時振六翮。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