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黄裳宋

黄裳(一○四三~一一二九),字冕仲,號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士。歷越州簽判。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爲校書郎,六年轉集賢校理(《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二五、四五八),後知潁昌府。紹聖二年(一○九五)爲太常少卿,權尚書禮部侍郎(《宋會要輯稿》禮三之二五、二○之九)。徽宗崇寧初知青州。五年(一一○六),由知鄆州落職提舉杭州洞霄宮(同上書職官六八之一二)。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福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謚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見《演山先生文集》附錄《黄公神道碑》。黄裳詩,以安樂堂、明善堂遞藏清抄本《演山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北京圖書館)。參校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共 726 首诗词

作品

潭州

宋 · 黄裳

維衡屹南荒,作鎮自開闢。 定王十里城,處處見山色。

漢中行

宋 · 黄裳

漢中沃野如關中,四五百里烟濛濛。 黄雲連天夏麥熟,水稻漠漠吹秋風。 七月八月䆉䅉紅,一家往往收千鍾。 行人歎息風土好,居人生計何草草。 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與君道。 君不見屯軍十萬如貔貅,椎牛釃酒不得飽,飛芻輓粟無時休。 禾稼登場雖滿眼,十有八九歸徵求。 軍前輸米更和糴,囊括顆粒無乾餱。 棱棱殺氣森平原,雖食我肉不敢言。 陣馬如雲動雷電,戈戟摐撞相騰喧。 口邊奪食與馬齧,馬飽人饑無處說。 大吏明知但吁歎,百姓俛首當擭竊。 天高日薄炊煙冷,村落蕭條往來絕。 君莫問我漢中連年事,肝膈難言眼流血。 似聞今年春,關外四五州。 歲饑人無食,餓者頗亦稠。 蕃人欲寇邊,此事信有不。 時塗苟如此,人生不如死。 死即萬事休,生則何時已。 語多情極辭轉哀,野風颯颯吹黄埃。 荒村相對兩嗚咽,收淚問我何方來。 作官騎馬不易得,具與天子憐嬰孩。 老翁已老死不惜,家有兒孫方戢戢。 願君富貴爲愛惜,莫教還似翁今日。

罷糴行

宋 · 黄裳

邊頭八月秋田熟,南村北村夜舂粟。 大平車子走無輪,載米入場聲轆轆。 官置斗斛人自量,市價日與時低昂。 得錢却載車上去,出門掉臂歸山鄉。 老翁扶杖笑且語,大兒踏歌小兒舞。 酒酣歌罷喜復悲,却憶前年輸糴苦。 田頭刈禾人未歸,吏已打門嗔我遲。 名爲和糴實强取,使我父子長寒饑。 今年官場有糴米,賣米得錢固其理。 力排衆議改舊法,聞說郎中人姓李。 小民無力酬天公,但願穀米年年豐。 年年與官足兵食,三軍飽食眠秋風。 郎中歸坐天子側,更與小民說休戚。 莫使明年復開糴,老翁還作前年泣。

句

宋 · 黄裳

障塞應懸隔,崇墉謾太高。

賀拜罷南郊獻詩

宋 · 黄裳

中天臺上聞天語,將下人間會真主。 王室堂開秋意深,匆匆瑞氣排羣陰。 插空儀物望不斷,文采高下成遙林。 鐵衣十萬熊羆勇,忽擁天衢海濤動。 兩序朱簾語相慶,皆謂君王能紹聖。 昭昭神考體天德,昔向明堂布仁政。 君王欲報天地恩,乃修宗祀開端門。 玉輅亭亭張日月,中望堯雲降天闕。 清宮行事齋心微,默與神交誰得知。 獻饗歸來待祠殿,上帝先從道心見。 龍衣登降天香濃,一片鈞天庭燎中。 振鷺于飛珮聲響,恍如三代觀臣工。 先皇基緒既肯構,配侑豈或慚高穹。 安得公尸不來燕,自是諸侯皆望風。 奏歌已薦致和樂,飲受乃酢持盈功。 曉來忽聽道傍語,從此天觀觀九敘。 瑣瑣愚臣何所補,只願獻詩歸樂府。

次魯直烹密雲龍之韵 其一

宋 · 黄裳

密雲晚出小團塊,雖得一餠猶爲豐。 相對幽亭致清話,十三同事皆詩翁。 蒼龍碾下想化去,但見白雲生碧空。 雨前含蓄氣未散,乃知天貺誰能同。 不足數啜有餘興,兩腋欲跨清都風,豈與凡羽誇雕籠。 雙井主人煎百椀,費得家山能幾本。

次魯直烹密雲龍之韵 其二

宋 · 黄裳

春來腰筥修溪童,摘山歸去如年豐。 主人長啜不言酒,焉用兒女扶山翁。 聞說佳致欲相遂,勞生急放塵緣空。 時走長鬚汲雙井,豈吝七椀邀盧仝。 夜歸須步三峰月,曉望還乘五桂風,靜中且看狙公籠。 此樂吾宗好方寸,已向清齋望根本。

次魯直烹密雲龍之韵 其三

宋 · 黄裳

三峰峭拔如武夷,秀氣入草根幹豐。 秋堂一笑詩相共,竹杖未化誰知翁。 非特鷹爪致我啜,芋栗亦慰腸中空。 脩魚上釣開酒甕,但欲醉我君寧同。 須飲一斗寄混沌,吹使自覺桃源風,此言當踐非相籠。 百歲豈能空自窘,萬頃汪汪同一本。

次魯直烹密雲龍之韵 其四

宋 · 黄裳

春山椎鼓雀舌細,石澗垂絲魚肉豐。 異時相逐許餘地,杖藜自號田家翁。 有年無累反觀處,水天雲盡涵秋空。 雖然出處有義命,必欲長往非人同。 校書千古竄訛謬,日長閒御瀛洲風,故園且付烟雲籠。 落筆成詩今幾卷,洗我煩襟求副本。

次曾德宣竹窗之韵

宋 · 黄裳

導彼清泠泉,育此嬋娟身。 幽哉窗戶間,猗猗窺鱗鱗。 有霜能獨留,無德難相親。 乃聞曾子風,嗜好非今人。

簡政堂

宋 · 黄裳

簡政豈在事,養源無他心。 持守得綱領,施設從胸襟。 虛靜古意遠,平易人情深。 光景塵不染,悉付公餘吟。

題楊氏聚義軒

宋 · 黄裳

聚義歸清虛,無欠亦無餘。 聚利赴嗜慾,自喪俄自續。 義在詩與書,利在金與珠。 金珠壯人顔,俯仰一世間。 我去彼不隨,彼去我不觀。 詩書入青瞳,藏蓄心腑中。 貽之修乃孫,操之修乃躬。 秧種秀沃壤,願飽萬腹空。 源泉洌清甃,既與還不窮。 開軒有意哉,短什嘉仙翁。 黽勉慎所交,高攀古人風。

聽隠士琴

宋 · 黄裳

幽意不可象,因聲而後形。 至聲不可僞,因心而後生。 三尺膝上孤,一寸胸中鳴。 急聲如飛泉,瀉瀉秋雲邊。 巧聲如流鶑,歷歷春風前。 幽人無此心,素弦無此聲。 心與手相忘,意與聲相迎。 彈者自到古,聞者誰知音。 但見風色吹我清,欲御此風天上行。

送胡君遊洛

宋 · 黄裳

得喪紛紛轉羣慾,誰及愛嵩三十六。 有客忽自東南來,已爲湖山飽雙目。 逸興不住皇州春,天津橋南酒初熟。 長念花王司馬坂,洛陽今寓誰家館。 已聞香信滿東風,嬪御相從水光畔。 芳容須向盛時吟,昔也醉翁長恨晚。 穀雨且老黄鸝聲,急上征鞍望瀍澗。 送行詩句無纖塵,自有交遊在霄漢。 藜莧腸中何所須,但愧銀鈎落香翰。 看花知遺生,看山知養神。 妖奇怪麗九十種,未失東風助培壅。 三十六峰元氣清,獨插太虛無古今。

湖上閒賦

宋 · 黄裳

錢塘吳之雄,西湖乃其貳。 晴虛混高下,寒光墮蒼翠。 俯仰睨澄澈,融結會幽邃。 日月司晦明,烟雲管開閉。 樓閣生有無,塵凡換奇異。 素藹俄包藏,物象已非二。 中有虛一子,四顧銀色世。 雲罅漏餘晷,稍盛却陰翳。 遽回天漢明,收攝何所置。 近影認遙碧,故態獻新媚。 振羽鷺初起,一葦出天際。 大巧現奇畫,人歡發幽思。 杖履秋林深,弦管春波細。 名字人不知,閒藏洞霄吏。

寄題存心堂因簡正仲運使

宋 · 黄裳

有樂不在物,况當仕而優。 外騖乃自苦,作德能日休。 身計苟未適,安能爲道謀。 基址更所寓,得地東南陬。 經營喜宋子,闡繹嘉毛侯。 紛囂落寂境,蒸鬰回素秋。 事少德機靜,風微花信幽。 林悄鳥相應,日閒絲自遊。 中發靈臺光,下照彪池流。 神怡况味遠,意虛才智周。 真見造不滅,妄想降無求。 所示良可助,所超安可酬。 會合果有道,寧復嗟阻修。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