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包融唐

包融,潤州人一云湖州人。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皆有名,號吳中四士。張九齡引爲懷州司馬,遷集賢直學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稱二包,各有集。融詩今存八首按唐《藝文志》,融與儲光羲皆延陵人,曲阿有餘杭尉丁先芝、緱氏主簿蔡隱丘、監察御史蔡希周、渭南尉蔡希寂、處士張彥雄、張潮、校書郎張翬、吏部常選周瑀、長洲尉談戭,句容有王府參軍殷遙、硤石主簿樊晃、橫陽主簿沈如筠,江寧有右拾遺孫處玄、處士徐延壽,丹徒有江都主簿馬侹、武進尉申堂搆十八人,皆有詩名,殷璠彙爲《丹陽集》。今存者包融以下十五人,儲光羲別見,張彥雄、馬侹無考,申堂搆止存句。

共 9 首诗词

作品

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

唐 · 包融

晨登翅頭山,山曛黃霧起。 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銜東郊,朝光生邑里。 掃除諸煙氛,照出衆樓雉。 青爲洞庭山,白是太湖水。 蒼茫遠郊樹,倏忽不相似。 萬象以區別,森然共盈几。 坐令開心胸,漸覺落塵滓。 北巖千餘仞,結廬誰家子。 願陪中峯遊,朝暮白雲裏。

阮公嘯臺

唐 · 包融

荒臺森荆杞,蒙籠無上路。 傳是古人跡,阮公長嘯處。 至今清風來,時時動林樹。 逝者共已遠,升攀想遺趣。 靜然荒榛門,久之若有悟。 靈光未歇滅,千載知仰慕。

酬忠公林亭

唐 · 包融

江外有真隱,寂居歲已侵。 結廬近西術,種樹久成陰。 人迹乍及戶,車聲遙隔林。 自言解塵事,咫尺能輜塵。 爲道豈廬霍,會靜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蕭森。 持我興來趣,采菊行相尋。 塵念到門盡,遠情對君深。 一談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書移尚禽。

送國子張主簿

唐 · 包融

湖岸纜初解,鶯啼別離處。 遙見舟中人,時時一迴顧。 坐悲芳歲晚,花落青軒樹。 春夢隨我心,悠揚逐君去。

和陳校書省中翫雪

唐 · 包融

芸閣朝來雪,飄颻正滿空。 褰開明月下,校理落花中。 色向懷鉛白,光因翰簡融。 能令草玄者,迴思入流風。

和崔會稽詠王兵曹廳前湧泉勢城中字

唐 · 包融

茂德來徵應,流泉入詠歌。 含靈符上善,作字表中和。 有草恆垂露,無風欲偃波。 爲看人共水,清白定誰多。

賦得岸花臨水發

唐 · 包融

笑笑傍溪花,叢叢逐岸斜。 朝開川上日,夜發浦中霞。 照灼如臨鏡,䒠茸勝浣紗。 春來武陵道,幾樹落仙家。

武陵桃源送人

唐 · 包融

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 先時見者爲誰耶,源水今流桃復花。

桃源行

唐 · 包融

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兩邊種來久,流水一道何時有? 垂條落蕋暗春風,夾岸芳菲至山口。 歲歲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爲厚。 時有仙鳥來啣花,曾無世人此携手。 可憐不知若爲名,君任(一作「往」)從之多所更。 古驛荒橋平路盡,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見維舟登覽處,紅堤綠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從仙隱,令人晚節悔營營。 (見《文苑英華》卷三三二)(按:明刻本《文苑英華》收此詩失署名,《全唐詩》卷七八六遂收歸無名氏。 按《吟窗雜錄》卷四六收包融《武陵桃源送人》一首,前二句與此詩二句同,後二句作「先時見者爲誰耶,源水今流桃復花」。 《全唐詩》卷一一四已收入。 《吟窗雜錄》爲北宋末蔡傳編,保存唐詩甚豐,惟多爲節錄。 其錄爲包融詩,當可信。 《英華》所錄前三句,疑脫去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