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朱長文宋

朱長文(一○三九~一○九八),字伯原,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寶晉英光集》卷七《樂圃先生墓表》),因年未及冠,吏部限年未即用。次年授許州司戶參軍,又因墜馬傷足,遂不仕。家有舊圃,多臺榭池沼竹石花木之勝,士大夫樂於往遊,知州章伯望名其居處爲樂圃坊,人稱樂圃先生。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薦爲蘇州州學教授。八年,召爲太學博士。紹聖四年(一○九七),遷秘書省正字,樞密院編修文字。五年,卒,年六十。有《樂圃集》百卷,北宋末毀于兵火。南宋時姪孫朱思裒集遺文,編爲《吳郡樂圃朱先生餘稿》十卷(今有明抄本,藏北京圖書館)。《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朱長文詩,以明鈔《吳郡樂圃朱先生餘稿》爲底本。今存《樂圃餘稿》版本頗多,有杭州大學藏清周永年鈔本(有李文藻校),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分別藏有清盧文弨鈔校本,上海圖書館藏有吳氏拜經樓影宋鈔本(有章鈺校),北京圖書館藏有清康熙五十一年朱岳壽刻本(有傅增湘校),以及《四庫全書》本及四庫《兩宋名賢小集》中之《樂圃餘稿》二卷。比勘可知,各本大多源出明抄本,多有缺誤及臆改,因此除酌擇有價值之異文出校或校改外,一般異文均不錄。輯得之集外詩,附于卷末。

共 167 首诗词

作品

公堂置酒羣彥咸集作詩呈學中諸先輩且用敘別

宋 · 朱長文

漢有郡文學,儒宮所宗師。 稚圭雖嘆滯,鄧禹猶願爲。 聖朝興庠序,內外振新規。 嗟余介且拙,性與丘壑宜。 青衫起泮水,六見開辛夷。 經術聊辨惑,文章非振奇。 羣英何濟濟,屈就董生帷。 講習良可樂,斆學交相資。 但觀芹藻長,不卹顔鬢衰。 忽傳太學命,飛詔下天涯。 自省草茅賤,豈稱廊廟知。 親友頗敦迫,黽勉趨官期。 生平好古心,或冀伸此時。 偶茲春奠畢,將與諸生辭。 濁酒多如澠,頒貺自守麾。 鄉飲久不講,禮意猶可追。 高閣矗丹檻,公堂煥雲楣。 裒衣二百衆,齒髮敘尊卑。 籩豆儼在列,鵷鴻來有儀。 珍饔薦瑶觴,雖醉尚肅祗。 式燕固云喜,有行尤愴離。 勉旃重勉旃,脩業戒荒嬉。 黼繡在德義,金玉惟書詩。 豫章生拱把,羣木共葳蕤。 養之得其性,自有凌雲枝。 又如甽澮流,不息趨天池。 居鄉爲閔參,得志慕皋夔。 當令竹帛間,炳炳令名垂。

佳雨應祈因思昔年諸友作詩今再敘舊

宋 · 朱長文

晏侯昔爲州,歲旱慶霖雨。 夫君與方子,吟思共清苦。 不才輒繼聲,玉石愧同處。 賡酬自邦君,高歌遍幕府。 開編讀英辭,風義恨修阻。 歷年屈指八,閱守今已五。 溫溫劉蘇州,揚仁美風土。 篇章極清新,操行到淳古。 去年掌膠庠,幸此廕德宇。 遇君來自西,暫作皋橋旅。 並游盍簪裾,良宴陪樽俎。 辱顧眼俱青,言詩多見與。 近當庚伏間,不雨病禾黍。 田乾如龜裂,一溉勞遠取。 如惔沴氣生,望歲羣心沮。 園居雖閒曠,何處逃藴暑。 使君憂憫深,雩祀以時舉。 精誠禱祠下,若與神告語。 隨車油雲飛,闔境膏澤溥。 槁苗興膴原,涸轍通別浦。 萬輪水可汲,千笠草務去。 秈禾與稏稻,指期入我庾。 清暉登溪山,餘潤滿林圃。 中吳垂白叟,買酒相抃舞。 掃石邀良朋,清風快談麈。 此時無一詩,歡意何以敘。 朝家日隆平,二聖保基緒。 施仁塞天淵,敷政皆堯禹。 舊臣留旦奭,新相拜房杜。 風和調舜琴,俗厚空周圄。 銷變召泰和,協氣應律呂。 吾儕夙承學,嘉慶幸親睹。 相期美康平,復見頌多稌。

次韵送毛正仲太博赴召

宋 · 朱長文

馬周起布衣,一日見紫宸。 獻言中機會,數歲持衡鈞。 嘆息慕前哲,誰能繼清塵。 毛公東南美,迥掩竹箭珍。 高才與精識,卓爾出天真。 論政明得失,談兵到幾神。 天戈討梅山,婉畫昔已伸。 一官遇賢守,相與康吳民。 孰云芙蓉幕,久卧五色麟。 聖君馭羣材,功業圖日新。 旌麾頗牧用,帷幄良平臻。 奇士求即至,當世有偉人。 君今赴明詔,亨會在此辰。 夕發碧江外,秋過清汴津。 彤庭敞神麗,文陛高嶙峋。 良籌上意合,深策廟謨親。 功名立少壯,富貴將迫身。 我亦有志者,卧疾松陵濱。 耰鋤代長鋏,韋带比華紳。 高懷未遐棄,荒徑枉朱輪。 纚纚聽君語,懦夫氣益振。 病騮觀逸驥,舉首嘶鳴頻。 尚期居要路,迴光及幽淪。

轉運少卿生日

宋 · 朱長文

昔在章聖朝,先君爲名臣。 入陪儒林老,出擁使者輪。 忠謨與休烈,萬世永不泯。 惜哉未大任,天意昌後人。 公生韞俊德,磊落幼絕倫。 深林有條梅,不揉自可珍。 外隅正以方,中府粹且仁。 沛然施之事,迅若般之斤。 自聯金閨彥,頡頏三十春。 牙籌析經費,龍節綏遠民。 朅來天畿東,威譽薄海垠。 羣情無遁照,衆理日益勤。 吏徑皆敞闢,敝根悉鋤耘。 惸惸舊鰥寡,今也皆不貧。 闔部數百城,膏澤一以均。 正月方再浹,是日爲生申。 東人競祝公,百福叢于身。 同宗復荷德,善禱久所陳。 况公方耆艾,百行享明神。 俾公永且康,筆端扶化鈞。 俾公熾而大,膝下森華紳。 近得舉之躅,前望伯虎塵。 先閥期益顯,蹇品庶可親。

送魏君致遠之吳興兼寄祝修中

宋 · 朱長文

庠中今多材,燦若荆岫玉。 琢磨觀粹美,尤愛魏與祝。 二子幼相友,共學橫山麓。 抱書來泮宮,美質異碌碌。 文辭堪適用,光瑩輕縑幅。 前年掇高選,麗賦人爭錄。 吳興太守賢,好善下白屋。 貽書勤聘禮,掃榻待英躅。 伯樂過冀北,所顧皆驥騄。 翩翩告別去,舟泛苕溪淥。 南陔急親養,聊以奉水菽。 愧我不能留,嗈嗈想鴻鵠。 良辰振六翮,一舉聳羣目。 雲漢期高翔,稻粱非所欲。

少章過吳門寵示淳夫子瞻唱和并惠山寄少游之什俾余繼作輒次二公韵以寄之

宋 · 朱長文

懷友對華月,身如匏繫何。 遥聆金玉音,悵望江湖波。 憂來誦三篇,調饑餉嘉禾。 蘇范天下賢,閱士歲月多。 憐君似蘭芷,長育瑶山阿。 良工得寶璧,韞櫝加琢磨。 發爲驚人語,九曲傾洪河。 蟠蜿寄短章,浩蕩寫長歌。 一官得武林,萬景盡包羅。 又如彈響泉,餘韵清且和。 籍湜師韓文,其則在伐柯。 俯視枳棘間,翔鸞豈蹉跎。 聖朝頌聲作,周雝與商那。 二公且大用,豈得歸岷沱。

詠齋偶書呈子通無隠

宋 · 朱長文

夙志在蕭閒,獲此遁幽迹。 喬林無冬春,蒼靄異晨夕。 旁窺疑好峰,俯瞰驚峭壁。 浩然溪山興,盡在陶潛宅。 杖藜行水邊,萍際湛空碧。 良魚不輕游,弱羽猶自惜。 吟髭不禁霜,曉鑑見早白。 古人已深嘆,信是林園客。 遣累假禪鋒,陶情任詩格。 寄聲招友人,來看亭前柏。

次韵李子功留別之作

宋 · 朱長文

采蘭無復養,嬰此終天悲。 家空弱妹長,恐失桃夭時。 翠蔓倚長松,之子得所隨。 銜杯款相遇,摻袂傷暫離。 洞庭春風高,楊柳綠江湄。 柴門歸獨掩,桂楫暮何之。 眷眷厚有餘,佳什猶在茲。 散帙渴精論,言詩佇良規。 惜哉片帆去,快若駟馬馳。 東皋多樂事,歸計勿遲遲。

謝虎丘祖印相訪

宋 · 朱長文

支嶺高風遠,杼山佳句稀。 雲巖有開士,詩理到精微。 不知蓬戶隘,未倦凎鐶飛。 忘形任談笑,敷衽評是非。 近師宣城老,遠慕蘇州韋。 我亦有吟癖,古人思與歸。 願聞碧雲篇,所得如珠璣。 漁樵未晚出,乘興叩禪扉。

謁郭道沖唐師德登臺偶作

宋 · 朱長文

衝寒步郊原,煙水照林薄。 雪餘山色佳,浦浚湖波落。 靜可釣綸垂,清欲塵纓濯。 相逢兩俊友,辭義富金臒。 携手登高臺,談笑有真樂。 寸眸周遠近,幽思騰寥廓。 逝將飛片帆,直泛洞庭脚。 縶維阻並遊,搔首向城郭。

春秋終講伏蒙知府諫議臨視學舍宴勞諸生謹成小詩敘謝

宋 · 朱長文

泰山先生久冥寞,世把春秋束高閣。 腐儒退隠三十年,獨玩遺經思筆削。 濫居師席愧匪才,日演微言更歲籥。 欲遵廣路視堂奧,誓闢浮雲窺碧落。 茲辰講解告終篇,敢屈邦君親視學。 邦君舊是補衮才,忠論嘉謨動宸幄。 密爲福澤遍寰瀛,暫得麾符出京洛。 愛民如子不忍傷,政用中和屏威虐。 深惟教本在庠序,力助儒風止姦惡。 羣材儻得就長育,百堵何爲憚興作。 躭躭黌舍盡修嚴,翼翼公堂驟清廓。 已欣華構將落成,肯枉雙旌率僚幕。 清晨初謁二公祠,重道嚴師致恭恪。 更忘煩暑臨講席,自降威容聽揚搉。 羜肥酒釃宴諸生,金印煌煌對褒博。 傳聞長幼相告語,爭誦詩書親教約。 歡聲四出屏陰沴,雲霧俄收日華爍。 文翁化蜀士皆成,魯侯修泮民思樂。 自慚傳道竟何補,祿食充饑免藜藿。 幸逢賢守善承流,喜與吳人醉優渥。

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詩四十韵以貽坐客昔歐陽公與人詠雪先戒勿用梨梅練絮白舞鵝鶴等字今篇中輒守此戒但愧不工伏惟采覽

宋 · 朱長文

極望鋪千頃,平觀徹九霄。 縱橫隨物象,合散委天飆。 灑竹聲微動,粧松勢不摇。 庭空飛鳥影,窗失遠山椒。 釣罷盈孤嶼,行稀覆小橋。 爭先籠碧瓦,騁巧綴柔條。 片片誰裁製,團團似琢琱。 丘陵平坎險,草木起枯焦。 皎潔那容染,輕清祗自飄。 匊來便幼稚,披去羨漁樵。 篷冷孤舟泊,蹄輕逸驥驕。 危樓明皓皓,虛室靜蕭蕭。 餘霰霏殘夜,層冰結霽朝。 界疑華藏見,境入洞天遥。 嚮晦終難掩,居高却晚銷。 潤滋甘井脈,寒減暮江潮。 思婦啼紅袖,征夫擁皂貂。 履穿愁踐足,心悟任齊腰。 就映猶開卷,頻餐愈病痟。 袁公當强起,謝女尚能謠。 旋取茶鐺泛,多收藥匕調。 任令埋蠟屐,直欲鼓蘭橈。 掃處迷三徑,吟餘凍一瓢。 因思良友至,急奔牧童邀。 池館增瀟灑,杯盤奈寂寥。 壺中聞笑語,物外睹風標。 真樂非絃管,奇辭脫篆雕。 紅塵蕩滌盡,宿酒等閒消。 燭映凝膏淺,香清切柏燒。 談圍終易解,詩將可稱驍。 聞道羣賢集,方從五馬招。 黄堂催盛宴,緹幕會英僚。 海氣連平野,巖光滿麗譙。 繽紛霑壽斝,炫晃照華鑣。 劉白才名重,枚鄒筆力超。 袴襦歌美政,牟麥慶新苗。 畎畝深盈尺,風雲會再宵。 賀聲周四境,瑞奏達中朝。 郡國仁風遠,乾坤協氣饒。 年年書大有,擊壤望唐堯。

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寀釋奠于先聖既而升公堂命學官講書竊惟中庸之篇自安定先生常以是誨人閱歲既久嗣音者希某孤陋無似竊慕前哲其啟講也今龍閣黄公嘗臨之其終講也金部使君又臨之郡儒在列咸與榮觀輒成五言律詩二十韵敘謝

宋 · 朱長文

天意紹斯文,成書在聖孫。 一篇窮妙理,萬古誦微言。 美行敷華葉,精誠固本根。 並明參日月,幽贊極乾坤。 奧義誰鑽仰,真儒善討論。 披雲觀泰華,行水自崑崙。 庠序非才處,詩書素志敦。 崇朝羞倚席,暇日廢窺園。 辨惑開羣聽,潛心到大原。 意將追往哲,學豈爲專門。 盛府連稱治,耆英繼典藩。 始終臨講席,前後枉高軒。 全帳羅金鼎,盈庭倒玉樽。 旌旗來有慶,衿佩寂無喧。 士識師資貴,民知道義尊。 僖公史官頌,鄭校相君存。 芹藻歡欣意,陵阿長育恩。 中材多杞梓,寶器列瑶琨。 五紀登朝盛,羣英著籍繁。 美哉文正學,遺澤洽元元。

奉送中散使君提舉崇禧觀

宋 · 朱長文

方面威名久,朝端聞望隆。 需章祈玉陛,寶詔與琳宮。 睿奬均勞逸,高情保始終。 他年黄髮老,清世紫芝翁。 迹放風波外,心安夢幻中。 身輕隨壽鶴,目極送冥鴻。 祖帳羣公集,啼嬰萬俗同。 何緣留召父,無路達堯聰。 誇里金龜重,榮先密印崇。 高堂羅俎豆,幽徑鏟蒿蓬。 趁健歌歸去,因閑味道沖。 謝庭常有慶,越橐任令空。 醉帽欹華月,吟髭動好風。 翠虬喬木老,錦障海棠紅。 平昔高軒過,深嗟陋巷窮。 噓枯言不絕,推轂賜嘗蒙。 載酒要彭澤,名鄉表鄭公。 量材如斷木,荷德重維崧。 耆俊方圖任,明廷正納忠。 劇藩如擇將,猶恐起宗工。

光祿生日

宋 · 朱長文

卿寺方森棘,侯邦屢建旂。 才鋒周物理,智燭見神機。 壽遠眉毫秀,身康鬢雪稀。 翠筠高挺節,古柏暗增圍。 雲陛朝升對,銅符夕佩歸。 灌苗潛致茂,針瘼坐令肥。 召杜名方重,松喬志所希。 非才學詩禮,多幸奉庭闈。 葉載神龜穩,雛隨彩鳳飛。 晨昏趨膝下,永着老萊衣。

送知府滕光祿

宋 · 朱長文

榜登龍虎亞倫魁,一紀橫飛長憲臺。 謨議軒昂開日月,辭章雄偉鼓風雷。 朝端已慶明良會,廟論咸推將相才。 一跌雲衢成老大,幾遷方面嘆邅迴。 致君事業看霜鬢,經國風猷付玉杯。 驅弩屢驚園令出,引章還喜買臣來。 展墳乍覺青松長,視學追懷絳帳開。 榮滿江山增氣象,仁霑里閈舞兒鮐。 齊雲晚詠難留白,綠野新居欲繼裴。 淮海巨藩雖重寄,傅巖須起作鹽梅。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