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孔文仲宋

孔文仲(一○三八~一○八八),字經父,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進士,調餘杭尉,轉台州推官。神宗熙寧初,以范鎮薦應制舉,對策力言王安石新法不便,罷歸故官。吳充代王安石爲相,召爲國子直講,以不諳王安石經義,換三班主簿,出通判保德軍。哲宗元祐初,召爲祕書省校書郎。三年,同知貢舉,事畢還家而卒,年五十一。官至中書舍人。文仲與弟武仲、平仲,皆以文聲起江西,時號“三孔”。黄庭堅以之比蘇軾、蘇轍,有“二蘇聯璧,三孔分鼎”之譽。有文集五十卷,已佚。南宋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王𨗨編集孔氏兄弟遺文爲《清江三孔集》,其中文仲詩文爲二卷。《宋史》卷三四四有傳。 文仲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清江三孔集》本爲底本,連同輯得的集外詩,合編一卷。

共 14 首诗词

作品

秋月二首 其一

宋 · 孔文仲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雨聲衝夢斷,霜氣襲衣單。 利劍摧鋒鍔,蒼鸇縮羽翰。 平生衝斗氣,變作淚汍瀾。

秋月二首 其二

宋 · 孔文仲

秋夜不可晨,悲歌聊自永。 頫聽一掀簾,星河光烱烱。 霜浮萬瓦寂,月滿四山靜。 壯心隨北風,吹入單于境。

次錢穆父新凉可喜

宋 · 孔文仲

商飆結新寒,草木起餘怨。 翩翩前庭葉,追逐已千萬。 斜陽背西壁,迤邐落藤蔓。 安得金滿堂,聊換酒家券。 追隨雙鴻鵠,擺脫舊籠圈。 胡爲汗流赭,日與蠅爭飯。 常恐計不就,更以詩屢勸。 江湖秋水高,百尺風帆健。 何當開竹溪,玉腕互酬獻。 左手持蟹螯,平昔固有願。

四月三十日慈孝寺山亭席上口占送子敦都運待制赴河北

宋 · 孔文仲

送客城南寺,蕭然雲水秋。 客意在萬里,聊作須臾遊。 昨夜過新雨,清風滿梁州。 簪裳合俊彥,河圖並天球。 古來功名人,未就不肯休。 譬如鑿空使,尚致安石榴。 矧今南畝氓,往往東西流。 君能安輯之,千倉與萬輈。

將至南都途中感舊二首寄錢穆父 其一

宋 · 孔文仲

北風吹雪滿皇州,携手同爲落魄遊。 霄漢路歧騰萬里,江湖塵土積千憂。 世情共逐飛蓬轉,人事都如激浪流。 只待清談慰愁病,月明幾度促歸舟。

將至南都途中感舊二首寄錢穆父 其二

宋 · 孔文仲

苒苒星霜七換年,故人已上碧雲天。 書憑去雁雖無便,路出名都亦有緣。 秋晚樓臺風作雪,雨餘碕岸柳生煙。 應煩北道開樽俎,又費公庖幾萬錢。

次韵穆父見戲

宋 · 孔文仲

當年同望赭袍光,萬事爭先落彩鋩。 一別已經陵谷變,再來方覺路岐長。 黄金久壓腰間重,白筆纔容柱下藏。 唯願山林息枹鼓,免教鴟隼嚇鴛凰。

天官顓面正朝

宋 · 孔文仲

天官惟將相,位號著璇霄。 所處皆顓面,攸司共正朝。 極星安正宁,列宿儷羣僚。 號令三光動,吹噓二氣調。 何參方輔漢,稷契正裨堯。 盛旦羣龍進,乾符已上昭。

置章御座

宋 · 孔文仲

聖皇勤政治,虛己納忠良。 拱手居宸扆,留神置諫章。 孜孜收國論,密密邇天光。 中昃常游息,焦勞慎作荒。 至言規漢后,無逸戒周王。 默處巖廊邃,洪基可世長。

玉燭

宋 · 孔文仲

聖王臻大治,四海屬休戈。 遂致陰陽順,均如玉燭和。 德威周遠邇,民俗被漸摩。 品物皆蕃殖,昌辰絕札瘥。 氣充諸夏潤,祥應太平多。 華旦今如此,庸才願詠歌。

早行

宋 · 孔文仲

客興謂已旦,出視見落月。 瘦馬入荒陂,霜花重如雪。 海風吹萬里,兩耳凍幾脫。 歲晏已苦寒,近北尤凜冽。 況當清曉行,遡此原野闊。 笠飛带繞頸,指强不得結。 農家烟火微,炙手粗可熱。 豈能迂我留,而就苟且活。 仰頭視四宇,夜氣亦漸豁。 苦心待正晝,白日想不缺。

次韵瀛倅鄧慎思見寄

宋 · 孔文仲

官是麟臺却佐州,蓬瀛俱稱列仙遊。 憶分曉色趨天闕,想對春風倚郡樓。 書付塞鴻應易到,人如隴水正分流。 江湖未有歸耕處,何日相逢說旅愁。

題顯孝南山寺

宋 · 孔文仲

尋盡城中山,又訪江外寺。 蘭舟涉澄漪,隼旌入疏翠。 樓臺初日升,巖谷宿露墜。 飛泉百禽鳴,怪石萬蛇躓。 絕庵皆步登,佳木留客醉。 洞天生晝寒,桃源發春意。 烟霞暫深闊,宇宙忽殊異。 海國遇昇平,鈴齋無俗事。 潁川擅才敏,康樂足情意。 只恐新詩多,鎸鑱費年祀。

句

宋 · 孔文仲

一莖青竹初出水,數箇黄蜂占作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