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徐積宋

徐積(一○二八~一一○三),字仲車,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早年曾從胡瑗學(《呂氏童蒙訓》)。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五七)。神宗數召對,因耳聵不能出仕。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近臣推薦,爲楚州教授。徽宗崇寧二年除監西京嵩山中岳廟,卒,年七十六(《節孝集》卷三二附王資深撰《節孝先生行狀》)。政和六年(一一一六)賜謚節孝處士。以孝行著聞,蘇軾稱之爲“古之獨行也,於陵仲子不能過,然其詩文則怪而放,如玉川子(盧仝)”。著有《節孝集》三十卷、附錄一卷。《宋史》卷四五九有傳。 徐積詩,以明嘉靖劉祐刻《節孝集》爲底本。參校明抄本、清康熙丙子山陽丘邁刻本(簡稱康熙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宣統三年重刊本(簡稱宣統本)。從校勘獲知,後三本均出自明嘉靖刻本,而宣統本行款規格最爲整齊,故行款規格從宣統本。

共 744 首诗词

作品

忠烈詩

宋 · 徐積

在昔皇祐,蠻黨交構。 聚爲伏梟,起爲攫獸。 出人不意,其鋒甚銳。 州無敵兵,城無守備。 所在奔亡,賊勢益張。 橫身扞蔽,爰有晉康。 羸兵數百,摧堅沮敵。 殊死血戰,氣吞逆賊。 按劍一呼,眥裂吻拆。 凶焰方熾,公方虎視。 人方憂死,飽食鼾睡。 勇如項籍,哀歌惻惻,爲虞姬泣。 康州不然,忘其妻息。 猛如敖曹,强梁粗豪,伏藏於橋。 康州不然,坐叱凶妖。 李陵壯夫,終降匈奴,老母何辜。 顔魯雖賢,所守不堅,大節不全。 奇哉康州,其勇絕類。 以義配勇,其本在內。 不動如山,不傾如地。 何物可摇,何兵可制。 如令不死,社稷所恃。 如令復生,可備宿衛。 佩刀驂乘,勢戟殿陛。 用之朝廷,朝廷之綱。 使當一面,勝於金湯。 無疆無界,人迹鬼方。 知有斯人,中國之光。 若斯人者,决不徇利。 肝膽可瀝,頭璧可碎。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 生亦可貴,死亦可貴。 死而有子,時方三歲。 死中得活,此乃天意。 使世其家,世爲忠義。 子子孫孫,永不失墜。 我爲此詩,激勵萬世。

和楊掾月蝕篇

宋 · 徐積

元豐之元歲戊午,斗柄斜指西南維。 月行赤道日南陸,營丘分野星虛危。 昨夕既望復今夕,盛若不損盈不虧。 安知變起在頃刻,突如有物侵其肌。 其始色變甚蒼黄,須臾赤黑相合離。 良久烟焰極薰燎,一團白玉燒爲灰。 黄琮蒼璧不可辨,枯株死兔將安歸。 孰烏其吻吞巨皿,孰丹其汗流墨池。 如食非食始爲薄,有物無物不可知。 蝦蟆何物敢張口,麒麟何故敢爭鬬。 是何星曜敢侵犯,自是其形不可久。 君不見對月數眉毛,須臾引臂不見手。 嗟吁天上之神物,乃有如此事。 所蔽至甚不可解,凶而家室亡而身。 不然借使幸而免,後世譏笑遭惡名。 君不見漢朝賈生文有餘,其心大勇其才疏。 當時如必用其術,紛紛不免危其軀。 鼂錯堂堂蔽於刻,公孫規規蔽於諛。 谷永之才蔽權勢,有若鷹犬供指呼。 霍光雖賢亦有蔽,何不早去顯與馮子都。 劉歆致位爲國師,豈若揚雄久以爲大夫。 蔽於太高李膺輩,蔽於已甚陳蕃徒。 竇武不斷蔽可痛,柬之不忍蔽可吁。 王允所蔽在無權,荀彧所蔽不早圖。 蕭瑀之蔽入於佞,王衍之蔽失之虛。 牛李雖奇蔽朋黨,機雲雖俊蔽附趨。 王導蔽怨殺周顗,遂良蔽誣殺劉洎。 崔浩蔽强殺其身,所蔽若此甚可畏。 我愛安世真朴忠,匿名遠世歸至公。 有私見求堅不許,以私求謝絕不通。 諸葛武侯爲將相,心迹皎然無所枉。 有罪至親而必誅,有功雖讎而必賞。 謝安知婿王國寶,不以身蔽能辨早。 人心自是說而服,不顧四肢與肝腦。 苻堅之師號百萬,一戰而北若摧槁。 我吟此篇不足錄,却憶唐衢忠義哭。 古人今人何擇焉,大抵人心蔽多慾。 月之所蔽惟須臾,須臾蔽去明如初。 人之所蔽何太甚,至於終身不悟不可除。 月乎月乎,明哉明哉。 善去其蔽,何速之如。 君子法之,所以改過。 賢者法之,所以知非。 勇决之徒,所以奮發。 感慨之徒,所以噓欷。 我雖老且病,齪齪無所爲。 猶能對月吟歌詩,安得慷慨之士如桓伊,把笛爲予吹。

大河上天章公顧子敦

宋 · 徐積

萬物皆有性,順其性爲大。 順之則無變,反之則有害。 禹之治河也,浚川而掘地。 水行乎地中,其性安而遂。 因地爲之防,猶恐不足制。 故附之山足,使循山而行。 山不可必得,或原阜丘陵。 水行乎兩間,既固而既寧。 及將近下流,山遠而地平。 渠裂爲二道,河分爲九形。 雖暴不得怒,雖盛不得盈。 所以順而制,歸之於滄溟。 後代蒙其業,歷世六七十。 凡千有餘年,而無所决溢。 國君與世主,豈皆盡有德。 蓋繇河未徙,一皆循禹迹。 河道既一徙,下涉乎戰國。 水行平地上,迺堤防堙塞。 其時兩堤間,實容五十里。 水既有游息,堤無所嚙毀。 後世迫而壞,河役始煩促。 伐盡魏國薪,下盡淇園竹。 羣官皆負薪,天子自臨督。 其牲用白馬,其璧用白玉。 歌辭劇辛酸,姑不至號哭。 瓠子口雖塞,宣房宮雖築。 其後復北决,分爲屯氏河。 遂不復堤塞,塞亦無如何。 兩河既分流,害少而利多。 久之屯氏絕,遂獨任一渠。 凡再决再塞,用延世之徒。 有天時人事,可圖不可圖。 有幸與不幸,數說不可誣。 其後復大决,大壞其田廬。 灌三十一縣,言事者紛如。 將欲塞之耶,凡役百萬夫。 費累百巨萬,亦未知何如。 如此是重困,是重民歎吁。 言事者不已,亦不復塞諸。 李尋解光輩,其言不至迂。 遂任水所之,渠道自割除。 當時募水工,無一人應書。 學雖有專攻,術亦有窮歟。 諸所說河者,桓譚實主之。 但聚而爲書,實無以處之。 班孟堅作志,亦無所出取。 事有甚難者,雖知無所補。 今之爲河堤,與漢無甚殊。 遠者無數里,近無百步餘。 兩堤束其勢,如縛吞舟魚。 適足激其怒,使之逃囚拘。 又水性隠伏,有容而必居。 浸淫而灌注,日往而月徂。 埽材有腐敗,土壤有浮虛。 水進而不止,正如人病軀。 病已在骨髓,醫方治皮膚。 下不漏足脛,上突爲背疽。 或水如雷聲,或埽如人喘。 或决如山傾,或去如席卷。 如蛟龍引陣,如虎豹逃圈。 如地戶開闢,如誰何生變。 如神物主之,不可得而辨。 嗟乎有如此,堤防豈能禁。 蓋緣平地上,失水之本性。 而又無二渠,分九河所任。 以九合爲一,所以如此甚。 今之爲邑居,多在古堤內。 以諸埽準之,高於屋數倍。 以水面準之,亦高數尺外。 諸埽正如城,而土有輕脆。 民正如魚鼈,處破湟畎澮。 被溺者常事,不溺者幸大。 又河水重濁,澱淤日以積。 又夏秋霖雨,諸水湊以入。 故有必决勢,不决者蓋鮮。 或决彼决此,或决近决遠。 或决不可塞,或塞而復决。 或决於旦暮,或决於歲月。 或新埽苟完,或舊埽潰裂。 譬如千萬鈞,用一繩持挈。 必有時而敗,必有處而絕。 而自决大吳,凡害幾郡縣。 河既北浸邊,諸塘皆受患。 亡胡與逸馬,熟爲之隔限。 今雖甚盛時,亦防不虞變。 所以議論者,復故道爲便。 故道雖已高,可復亦可爲。 但恐既復後,其變不可知。 我兵學雖陋,公兵學雖奇。 我說兵之難,公亦莫我違。 河事異於兵,其難堪噓欷。 智有不可及,力有不可施。 汲黯非不偉,所塞輒復隳。 王遵無奈何,誓死而執圭。 若與唐衢說,號哭垂涕洟。 未說穿故道,未說治故堤。 且說塞河口,所費不可推。 諸所調發者,委積與山齊。 卷埽者如雲,進埽者如飛。 下埽名入川,其勢憂流移。 上埽名爭高,少動即勢危。 萬人梯急赴,兩大鼓急椎。 作號聲號令,用轉光指麾。 其救護危急,爭須臾毫釐。 又聞被災郡,數路方薦饑。 官私無畜聚,民力俱困疲。 朝廷謀已勞,兩宮食不怡。 生民仰首望,使者忘寢饑。 爲之柰何乎,勿計速與遲。 事雖有堅定,議論在所持。 如一身數疾,必以先後醫。 假如移所費,用以業貧民。 償其所亡失,救其所苦辛。 或貸其田租,或享其終身。 獨孤有常餼,使同室相親。 露屍與暴骸,收斂歸諸墳。 精選强明吏,處之使平均。 鄉官與胥徒,欺者以重論。 如此庶幾乎,可無愁怨人。 下酬更生望,上慰再造仁。 然而論議者,至今猶紛紛。 或復其故道,或因其自然。 公如决於一,勿使衆議牽。 在己者有義,在命者以天。 而况行職分,而况本誠忱。 聖朝無不察,知子之赤心。 嗟余何爲者,草莽且賤微。 與公本無素,一見即弗遺。 以伯兄處我,以古人相期。 小設猶致說,大事寧無辭。 年且六十一,未作溝中屍。 常恐公禮義,如投諸汙泥。 豈欲爲迂闊,不得已爲詩。 瀝吾之肝膽,但恐同兒嬉。 又恐誤公事,公千萬慎思。 如將從近功,即深圖便宜。 如必謀久利,唯古人是希。 是詢而是度,是訪而是咨。 或博物君子,或宿儒老師。 或濱河野叟,或市井年耆。 或愚直夫婦,所言無蔽欺。 或老胥退兵,耳聞而目窺。 或世爲水學,可與講是非。 或博募水工,按地形高卑。 從便道穿渠,稍引河勢披。 海既爲大壑,汴既分一支。 如關竅疏通,臟腑病可治。 此說如何哉,但恐出於狂。 如何完障塞,如何復諸塘。 觀變而待時,亦恐謀不臧。 爲復有說者,且須嚴邊防。 如魏尚守邊,見稱於馮唐。 如祭彤久任,使匈奴伏藏。 以車制衝突,如衛青武剛。 多置强弩手,如李廣大黄。 選募如馬隆,練卒如高王。 如漢置奔命,使我軍勢張。 短兵斫馬脛,衝車亂其行。 賞不以首級,所以嚴部分。 大陷刀如牆,可以堅吾陣。 羊叔子以德,郭子儀以信。 光弼戰河陽,揮旗令直進。 其時諸軍勢,如决水千仞。 楊素不用車,可汗下馬拜。 僅以其身免,號哭而大敗。 將帥在方略,勝却百萬兵。 安邊在良將,勝却築長城。 願子治水功,有以酬明時。 便領鐵林兵,盡衣犀牛皮。 連營環繡帽,大纛隨牙旗。 分金賜勇敢,藏書付偏裨。 先聲義信遠,下令霜風馳。 出塞有豐草,近關無馬蹄。 穹廬大漠外,別部黑山西。 伐謀爲上策,何用長纓羈。 本朝正明盛,以德服外夷。 使來不受獻,南越回山梯。 西閉玉門關,東却高句麗。 四夷無一事,各安巢穴棲。 名將更無功,優詔勒鼎彝。 師旋作鼓吹,軍容除虎貔。 銀璫致郊勞,翰林嚴鏁扉。 除書紙用麻,省吏身著緋。 公方有所念,山足江之湄。 無心入黄閣,有表辭赤墀。 乞得老來身,浩歌還會稽。 白雲與綠波,無所不可之。 春風桃花塢,秋色黄菊籬。 茶籃與酒榼,壺矢兼琴棋。 烹雞炊黍飯,可倩龐公妻。 豈無會稽老,雪夜同泛溪。 亦有二三子,棹歌相追隨。 散盡橐中金,留得身上衣。 有宅是官借,無田可扶犁。 閑吟題寺觀,長嘯入雲霓。 公得我詩後,一夢須先歸。

李太白雜言

宋 · 徐積

噫嘻欷奇哉,自開闢以來,不知幾千萬餘年。 至於開元間,忽生李詩仙。 是時五星中,一星不在天。 不知何物爲形容,何物爲心胸。 何物爲五臟,何物爲喉嚨,開口動舌生雲風。 當時大醉騎遊龍,開口向天吞玉虹。 玉虹不死蟠胸中,然後吐出光焰萬丈凌虛空。 蓋自有詩人以來,我未嘗見大澤深山。 雪霜冰霰,晨霞夕霏。 萬化千變,雷轟電掣。 花葩玉潔,青天白雲,秋江曉月。 有如此之人,有如此之詩。 屈生何悴,宋玉何悲。 賈生何戚,相如何疲。 人生胡用自縲絏,當須犖犖不可羈。 乃知公是真英物,萬疊秋山聳清骨。 當時杜甫亦能詩,恰如老驥追霜鶻。 戴烏紗,著宮錦,不是高歌即酣飲。 飲時獨對月明中,醉來還抱清風寢。 嗟君逸氣何飄飄,枉教謫下青雲霄。 大抵人生有用有不用,豈可戚戚反效兒女曹。 採蟠桃於海上,尋紫芝於山腰。 吞漢武之金莖沆瀣,吹弄玉之秦樓鳳簫。

送程守

宋 · 徐積

蜀之有眉,有山有江。 江大而浚,山形甚龐。 是生程公,爲國重器。 可處大任,可决大事。 凡有措置,凡有施設。 堅不可摇,牢不可拔。 所以蜀人,號爲鐵塔。 維公有子,爲山陽守。 所性所養,質直真厚。 維其質直,不浮不苟。 不生巧心,不爲利口。 維其真厚,不矯不激。 體無邪氣,面無邪色。 視其氣貌,察其動靜。 可知所養,可知所性。 可知其德,可知其政。 質直真厚,故不生事。 不爲小數,不任小智。 以恕輔法,因法行恕。 不煩不苛,不暴不怒。 遂使斯民,如行大路。 無險可虞,無傷可慮。 肌膚以完,手足可措。 姦凶以衰,盜賊亦沮。 父母妻子,邑居田廬。 各安其故,各保其居。 爲政如此,民是以和。 是以可慕,是以可歌。 不能歌者,太守之量。 可歌可傳,可法可尚。 可以容衆,可以任重。 無適不可,惟上所用。

送李端叔

宋 · 徐積

有人頗似長沙傅,得官亦望長沙去。 去時好賦楚江謠,還使風騷滿江路。 便須酌酒弔三閭,正是忠魂冤憤處。 縣令如今未去時,蘭亭故事猶可爲。 莫惜千筒萬筒往,諸君方壯我已疲。 登科學究文章豪,數奇老將詩能高。 長沙縣令號才吏,方將睥睨謝與曹。 凉風即是八九月,紅萸黄菊花將發。 正是詩家得意時,莫學古人悲莫節。 東南美者有吳姬,紅襦繡袂無所施。 把酒一卮輕皓腕,得詩一句勝蛾眉。 山夫野叟只如此,諸君達者應相嗤。 有酒且慢飲,有歌且慢謳。 共君說懷抱,未語先搔頭。 良久欲說說不得,胸中有物如山丘。 君不聞東家女子花見羞,十六未嫁便悲憂。 牆頭樓上到日晚,馬驟車奔如水流。 西家亦有閨中女,月璧龍珠求未許。 有心自比蟠桃花,無言竊笑陽臺雨。 謝鯤便是妾家鄰,敗唇折齒猶相語。 何况五陵輕俠兒,拋金擲玉教人非。 一夫奔處千夫馳,不論榮辱與刺譏。 羶中之蟻醯中雞,攫金逐獸兩眼迷。 主人下馬客已齊,拜起俯仰容正卑。 有如六月賣蒲葵,唯恐不售霜風凄。 言至於此良可悲,所以慷慨見於詩。 誰能起舞誰能歌,甕中有物如秋波。 古來多少無奈何,要須一醉都銷磨。 茫茫人間歧路多,不如海水通天河。

上趙少師

宋 · 徐積

義高德厚賢在躬,進榮退美光初終。 越有神明相元功,疾憂之外康寧中。 乃眷乃顧爰徂東,徒御雖寡人望雄。 其高可仰厚可宗,茲行允美江淮風。 父老相呼告兒童,三朝無事繄厥忠。 公謀公惠世所蒙,肆安於賈田安農。 溫衣蔽體食飽胸,小攘大竊消姦凶。 州牢縣獄囚多空,歡心和氣成年豐。 汝曹雖騃念所從,汝心汝貌加愛恭。 薪蒸勿采米勿舂,亟歌屢舞馳省公。 有人昔與公車逢,汝陰潁尾洛與嵩。 山有迹兮水有蹤,水之鶴兮山之松。 一朝賜號逍遥翁,馬資僕費官與供。 汝曹努力吾老癃,公若再來勤築宮。

俊老行送林次中赴都司

宋 · 徐積

熙寧察院一開口,誰人膽落御史手。 其時面堅黑髭鬚,力欲回天氣衝斗。 一從蹭蹬作外官,所居不苟心迹安。 剛不可回堅不變,頭如霜雪心如丹。 所以論者悅而服,所養有義其質端。 東西南北二十載,一朝有敕却召還。 皂囊封上曉班肅,繡衣步入秋霜寒。 義有所徇乞得身,白日降下天上人。 黄金龍節青囊印,赤帷熊乘朱斑輪。 以其餘才修職分,以其餘力娛精神。 望淮樓上對秋色,玉女花前泣晚春。 時時共帳過南郭,來就陶潜漉酒巾。 與人論事不必合,直無所苟氣色真。 持此以往無不可,古人所以爲正臣。 淮南一路事如草,嘉苗惡莠俱分了。 中心皎皎如斯乎,外計區區何足道。 兩宮日月方齊明,羣公戮力營太平。 公議急須招俊老,清風先已過南京。

魯恭王祠

宋 · 徐積

帝子非無賢,孰有恭王者。 脫身辭漢儲,一芥視天下。 勇故不失義,智故不失幾。 身既脫諸險,德亦潜其輝。 羣姦非無目,渾渾無罅窺。 陰謀不得奮,佞舌不得施。 以此終其身,萬世不可非。 初王受漢封,奉詔實都魯。 如何千載後,廟貌在東楚。 豈非王之賜,生嘗及茲土。 所以淮上人,世世作神宇。 然而鬼神道,不可接形聲。 所感唯以德,所通唯以誠。 去年冬不雪,江淮非一城。 人心誰無戚,蔡守最不寧。 守乃款王祠,俯伏祈於廷。 其日臘且盡,其夕大雪零。 前驅方入郭,後乘猶在坰。 田者歡於野,途者歡於行。 如饑哺斯食,如疾醫斯平。 驕陽遁無迹,和氣來有形。 因知王之心,雖歿不變更。 好誠而樂義,凜凜如平生。 一禱輒已應,爲賜良不輕。 侯拜神之貺,民歌侯之明。

莫飲吳江水寄陳瑩中

宋 · 徐積

莫飲吳江水,胸中恐有波濤起。 莫食湘江魚,令人冤憤成悲呼。 湘江之竹可爲箭,吳江之水好淬劍。 箭射讒夫心,劍斫讒夫面。 讒夫心雖破,胸中膽猶大。 讒夫面雖破,口中舌猶在。 生能人爲患,死能爲鬼害。 患兮害兮將奈何,兩卮薄酒一長歌。 灑向風烟付水波,遣弔胥山共汨羅。

瓊花歌

宋 · 徐積

春皇自厭花多紅,欲得花顔如玉容。 春皇青女深相得,先教斂與秋霜色。 乃有雪月供光,星榆獻白,艑量銀漢琉璃濕。 人閒美玉搗作灰,荆山崑山鬼神泣。 天上有人名玉女,投壺之外能爲素。 姑射神人解種花,先須此物爲根芽。 天罅地竅掬精粹,蟾身驪頷偷光華。 其時正是天地交,二氣上下陰陽調。 此花孕育得其正,其閒邪氣無纖毫。 所以其色爲正色,出乎其類拔乎萃。 一如君子有諸內,粹然其色見於外。 三月將盡四月前,百花開盡春蕭然。 揚州日暖花開未,春香不動花房閉。 仙掌秋高玉露濃,蛟人泣下珠璣碎。 黄鸝本是花中客,啼盡好聲求不得。 春皇費盡養花心,春風使盡開花力。 春歸鶑去花始開,誰人放出深閨來。 唐家天子太平時,太真浴罷華清池。 紅裳繡袂厭君眼,更作地仙披羽衣。 麻姑睡起蓬萊島,風吹玉面秋天曉。 洛川女子能長生,水中肌骨成瑶瓊。 褒姒不見諸侯兵,盡日不笑如無情。 宋玉移家安在哉,東鄰不畫臙脂腮。 卓文君去成都速,錦衣金翠慵裝束。 吹簫客貌果何如,見說其人名弄玉。 若比此花俱不足,淫妖怪艷文之累。 一如婦人有賢德,不爲邪色辭正色。 孀居之女能自持,終身唯著大練衣。 又如正色立朝者,不以柔媚爲奸欺。 以此論之乃可重,人之不正將胡爲。 論德乃是花之傑,論色乃是花之絕。 洛陽花名古云好,看花須向揚州道。 君不見去年花下吹黑風,霹靂閃電搜玉龍。 此時半夜花光中,不覺屈曲蟠長虹。 又不聞天上琳琅樹,種在煙霞最深處。 白雲枝葉白玉英,此花莫是琳琅精。 此花愛圓不愛缺,一樹花開似明月。 襄王半夜指爲雲,謝女黄昏吟作雪。 杏花俗艷梨花粗,柳花細碎梅花疏。 桃花不正其容冶,牡丹不謹其體舒。 如此之類無足奇,此花之外更有誰。 世非紅紫不入眼,此花何用求人知。 詩人自與花相期,長告年年乞一枝。

姚黄

宋 · 徐積

黄河南畔伊川北,姚家宅是真花窟。 古來多少豪奢兒,埋却千鶑萬鶑骨。 中央精粹得之多,西方秀氣來相和。 天與明光常借日,水宮暗脈正通河。 春風如酒半酣時,誰教穀雨報花期。 司馬坂前嬌半啟,洛陽城內人俱知。 姚家門巷車馬填,牆頭牆下人差肩。 花上紅綃都蔽日,花傍翠幕恰如烟。 玉面兒來爭供帳,錦袍郎去鬬拋錢。 無人不說姚花好,費却春功亦不少。 日長風暖綠梢低,坐上金仙困將倒。 麴塵餠劑和香檀,何以貯之承露槃。 爛錦脫來嫌太艷,鮮衣染就欲驂鸞。 君看此花肌肉豐,一尺餘高千萬重。 粧面深藏青步障,寶冠斜墮碧霞叢。 步摇好稱釵鳳凰,玉鐶犀佩珠鳴璫。 帝女何緣心好道,阿嬌安用金爲房。 紺窠累棲舒雁雛,沈烟噴出狻猊爐。 一種養成餘意態,千花瘦盡春肌膚。 峨峨一器欹且傾,覆杯難辨鍾與觥。 染以鮫綃求正色,叩之玉挺希宮聲。 魏家紅共牛家碧,迭霸花中聳高格。 如今俛首甘下風,九十種中爲第一。 此花莫似武昭儀,出得宮來不畫眉。 情貌欲爲狐媚態,衣裳却是比丘尼。 楊妃本是傾國身,脫却紅襦號太真。 河水欲濡頭上髻,馬嵬猶著舊時裙。 物色一定猶可疑,人心多變宜難知。 容易莫評真與欺,貌或如是心或非。 君不見老莊有深意,萬物之中最防僞。

大松

宋 · 徐積

東海有物天下雄,萬靈戮力生奇松。 天精地粹萃其下,滄溟百道來相通。 一根直去穿九泉,一根斜插鯨魚淵。 遠者壓折巨鼇背,近者倒纏山根偏。 小枝可就千鈞弓,大枝可挂萬斛鍾。 唯有老幹苦難狀,呂光營外堆玄龍。 身披北帝雄犀甲,虎賁連臂圍不匝。 無計都將大地遮,有心盡把浮雲刷。 樛枝入地旋復上,怪怪奇奇非一狀。 谷陵相變任古今,土木兩行專王相。 列幟空遺渭川壘,犒師留得楊隋帳。 玄駒來撼亭亭蓋,淥魚飛入蒼蒼浪。 最是半霄風雨聲,山妖走盡川魅驚。 十萬爭揮鐵槊騎,百千齊闞黑旗兵。 有時海面波濤小,一部仙韶下蓬島。 殘聲逐水散鳴琴,遺響穿雲聚啼鳥。 混沌死來凡幾朝,清氣濁氣痕未消。 獨葉聳來新蓋鳳,雙柯合處舊藏蛟。 其本既異其事殊,德若有容材有餘。 大鵬斥鷃皆可居,相忘有似江湖魚。 美哉此木真不凡,能以智免斧斤閒。 過盡工師無所用,莊周應作不材看。 大松大松如此奇,方輿圓蓋不可知。 陰陽山海氣合離,不然神物相護持。

芰荷歌

宋 · 徐積

孔雀團花翡翠鈿,青皇拋盡買花錢。 淥魚飛膽大如拳,琉璃瓦墜紫微天。 湘妃曲譜誰可傳,彩毫不動斜卷牋。 我家食客常三千,盃槃一樣青瑶圓。 麻姑下來尋水仙,不見波瀾只見烟。 昨夜秋風吹洞房,起來先著碧霞裳。 半含笑面齊鬬粧,家家院落紺爲牆。 不道採花人在傍,貪看飛來白紵郎。 亦有美人貞且良,獨在碧綃幃下藏。

雙樹海棠 其一

宋 · 徐積

獨樹已難有,雙株豈易培。 東風三月後,濃艷一時開。 種是鴛鴦骨,根非玳瑁胎。 英英萬千數,滴滴四三枚。 恐淡添猩血,矜香棄麝煤。 鮫綃翡翠眼,寶鈿珊瑚杯。 絳節朝真去,丹砂駐貌迴。 童粧兩株色,花格一仙才。 自得驂鸞侶,何煩跨鳳臺。 明珠留漢水,碧洞寄天台。 對舉霓裳步,高鋪繡被堆。 超如御烟霧,勢欲擺塵埃。 冶艷皆泥滓,卑枝亦草萊。 好臨湘水照,莫近宋家栽。 漢殿昭陽寵,唐家學士才。 浴終蘭液濺,帖就茜羅裁。 惜粉輕勻面,偷霞試點顋。 急窺鸞鑑了,齊報玉人來。 不是沾紅雪,仍非汙落梅。 啼痕纔彷彿,佇立各徘徊。 真態有如此,深情安在哉。 歌闌都不語,舞困可堪推。 淡若疑相犯,烘然笑自媒。 畫眉郎忽誤,挾彈客應猜。 灑絳誰先戲,揮朱亦共陪。 差肩奉青帝,聯袂踏蒼苔。 好被金錢擲,宜兼玉箸催。 羅巾如可試,瑶枕謾爲灰。 供帳朝還暮,買春瓊與瑰。 一枝懷舊物,百醮費新醅。 目斷秦山遠,心分荆渚隈。 柔姿誰是偶,溫德汝爲魁。 綽綽閨房秀,匆匆風雨摧。 離歌連理曲,送酒合歡盃。 墜臉殷金谷,冤情怨馬嵬。 烟波水東去,歧路日西頹。 遺恨傳芳草,餘陰伴綠槐。 香魂如未散,相弔復相哀。

雙樹海棠 其二

宋 · 徐積

此花出在海州東,千濤萬浪圍山峰。 不知誰是栽花翁,花根屈曲蟠雙虹。 英英鬬繁葩葩豐,晨霞夕霞滴不供。 欻有神物射蛟龍,團團血濺摇春風。 超然花格非凡容,吳姬半嚲釵頭紅。 誰人移下海中山,神仙姊妹來人閒。 人閒無玉可消斑,歌姬舞態都且閑。 當時血淚亂瑶關,金槃洗面痕猶殷。 吹簫郎去先騎鸞,粧未成時情已闌。 漢臯臺下嬌蹣跚,曾解明珠瑶佩環。 無媒不嫁矜殊顔,自共美人香往還。 霓衣同步紺雲車,麻姑面上藏丹砂。 綠鬢已墜金釵斜,酒紅不著羅衫遮。 且教半笑含春華,但恐分飛成亂霞。 宜哉天下爲名花,連根都種名卿家。 溫溫容態孰可加,有如女德貞無邪。 共君醉倒插烏紗,從他羣兒笑啞啞。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