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攽(一○二三~一○八九),字貢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與兄敞同舉仁宗慶曆六年(一○四六)進士,歷仕州縣二十年始爲國子監直講。神宗熙寧中判尚書考功、同知太常禮院。因考試開封舉人時與同院官爭執,爲御史所劾,又因致書王安石反對青苗法,貶泰州通判。遷知曹州,爲京東轉運使,知兖、亳二州。吳居厚代京東轉運使,奉行新法,追咎攽在職廢弛,貶監衡州鹽倉。哲宗即位,起居襄州,入爲秘書少監,以疾求知蔡州。在蔡數月,召拜中書舍人。元祐四年卒(《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二三),年六十七。劉攽精邃經學、史學,《宋史》本傳稱著書百卷(《宋史·藝文志》、《文獻通考》作六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所載,輯爲《彭城集》四十卷(其中詩十六卷)。《宋史》卷三一九有傳。 劉攽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本(簡稱聚珍版,聚珍版原書卷一一、一六有殘缺)等。新輯集外詩,編爲第十七卷。
共 1278 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