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鄭獬宋

鄭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義夫,紓子。安州安陸(今屬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七四)。通判陳州,入直集賢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誥。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還判三班院。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學士(《宋會要輯稿》儀制三之三四),權知開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乾道臨安志》卷三)。因反對青苗法,乞宮祠,提舉鴻慶宮。五年卒(《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鄖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及《宋文鑑》、《兩宋名賢小集》中輯爲二十八卷,其中詩六卷。《東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傳。 鄭獬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民國盧靖輯《湖北先正遺書》所收《鄖溪集》(蒲圻張國淦據京師圖書館所鈔庫本刊刻,簡稱張本,張本所附校勘記稱張本校)、《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三三《幻雲居詩稿》等。又自《輿地紀勝》、《永樂大典》等書中輯得集外詩,編爲第七卷。

共 438 首诗词

作品

雜興三首 其一

宋 · 鄭獬

女媧鍊五石,上補天之缺。 如錮黄金液,萬古無由裂。 堯舜首制度,巨防高巀嵲。 後世日破穿,通爲萬鼠穴。 譬彼果蓏蟲,熟爛恣攻嚙。 豈無良工手,一起爲施設。 非若天之難,前輩有夔卨。 苟或不關心,女媧亦爲拙。

雜興三首 其二

宋 · 鄭獬

塊泥封兩耳,師曠亦爲聾。 離朱捏兩目,觸面不得通。 折弓斷其臂,安得爲逢蒙。 白日照六合,光耀當天中。 苟爲物所蝕,齯齒猶成童。 君子誠其意,默通大化工。 所以虞舜明,不在雙重瞳。

雜興三首 其三

宋 · 鄭獬

秦皇按長劍,殺人如刈草。 何獨李斯輩,竟以丞相老。 漢元服儒衣,收諫如蓄寶。 何獨蕭望之,誅鉏恨不早。 滄海飛天波,枯澤淤行潦。 劉累嬰其喉,蛟龍不爲暴。 魯士固多賢,親師仲尼道。 至於出處間,惟有顔生到。

感秋六首 其一

宋 · 鄭獬

落日在高木,輝輝淡秋容。 白雲起天鏡,飛去忽無蹤。 雨蘚爛漫紫,幽徑誰相從。 孤慮如有根,糾結生心胸。 良時忽已晚,撇耳過晨鐘。 事業餘濩落,撫己真何庸。 投箸不能食,却立倚長松。 酒敲百萬兵,此憂不可攻。

感秋六首 其二

宋 · 鄭獬

短松青鐵幹,童童三尺餘。 花實少姿媚,獨與寒心俱。 暴霜時侵凌,奮怒張雄鬚。 長楸擁腫材,旁蔭可容車。 秋風一夕來,解剝惟朽株。 物性在堅柔,何必長短殊。 楸葉已泥滓,松幹猶青膚。 無煩問高下,且辨榮與枯。

感秋六首 其三

宋 · 鄭獬

我思洞庭橘,赤金三寸圓。 磊落火齊珠,綴樹團紫烟。 病肺燥不治,噓吐氣欲然。 玉醴埋九地,鑿井不得泉。 我欲涉洞庭,採橘秋雲邊。 駭浪破我舟,蛟龍怒騰騫。 安得萬里風,吹落墮我前。

感秋六首 其四

宋 · 鄭獬

日車輾東井,一陰穿土生。 死草出飛火,殺機從此萌。 况及八月秋,大昴騰光精。 氣勢日發勵,乾坤露崢嶸。 萬木赤立死,百蟲相弔鳴。 菲菲黄菊花,幽叢發孤英。 採擷對樽酒,悲歌不能傾。 所悲陽德消,日與群陰爭。

感秋六首 其五

宋 · 鄭獬

林杪一蟬噪,翛翛凉風來。 清響斷復連,裂耳增餘哀。 浩露洗明月,珠樹凉璀璀。 蛻飛各有時,詎能人力裁。 儒生守文字,舌腐猶蒿萊。 空腸貯古書,獨立誰爲媒。 咄哉丈夫氣,胡爲久徘徊。

感秋六首 其六

宋 · 鄭獬

軒軒蒼角鷹,殺氣淩高秋。 一息一萬里,獨與長風遊。 獵騎走霹靂,落臂無虛投。 古冢白鼻狐,立死不得留。 飛霜未殺草,擁翅寒胡愁。 畜力以待奮,仁如林中鳩。 今茲順天誅,狡穴破奸謀。 美哉青骹姿,識時誰與儔。

秋聲

宋 · 鄭獬

蚯蚓如嘒管,逢時土中鳴。 秋蟬抱枝死,不敢鼓秋聲。 聽者何無厭,忽如鳴秦箏。 大雨漂九土,曠蕩空太清。

回次媯川大寒

宋 · 鄭獬

地風如狂兕,來自黑山旁。 坤維欲傾動,冷日青無光。 飛沙擊我面,積雪沾我裳。 豈無玉壺酒,飲之冰滿腸。 鳥獸不留迹,我行安可當。 雲中本漢土,幾年非我疆。 元氣遂隳裂,老陰獨盛强。 東日拂滄海,此地埋寒霜。 况在窮臘後,墮指乃爲常。 安得天子澤,浩蕩漸窮荒。 掃去妖氛俗,沐以楚蘭湯。 東風十萬家,畫樓春日長。 草踏錦靴緣,花入羅衣香。 行人卷雙袖,長歌歸故鄉。

大寒呈張太博

宋 · 鄭獬

寒風怒蓬勃,排戶入吾室。 沙灰漲天黑,白日赤黄色。 捉衣擁肩坐,心脾寒憀慄。 須臾天氣變,陰黯如塗漆。 跳空雨雹飛,四走珠璣出。 數子方嘆驚,共怪天公逸。 先生携書來,昂頤杖飛策。 乃召二三子,環坐與之席。 呼童令取酒,盤飣雜梨栗。 酒行寒氣除,春陽生四壁。 先生說大義,馳騖何纖悉。 洞徹人精神,兩耳飛霹靂。 老語植根節,九牛不可屈。 堯眉與舜目,緬若曾相識。 如當夜黑中,光耀見赤日。 退思聖賢業,所積在劘剔。 韋皮畫山龍,塊泥亦瓦礫。 人固有識智,非如物之植。 而不自刻苦,晝夜如刀尺。 年齒方壯健,男兒宜努力。 方今太平民,尚未獲蘇息。 誰能拱兩手,看人樹勳績。

迫晚風雪出省咏張公達紅梅之句

宋 · 鄭獬

雪花障路飛,飄濕紅杏韉。 歸馬碧蹄疾,踏破白玉田。 攬轡獨長想,物境真可憐。 朝紱未掛身,豪逸倚少年。 結客上高樓,珠箔遮碧天。 燒酒紫煙沸,割炙白膏鮮。 美人挪素手,笑弄琵琶絃。 醉眼生亂雲,不省到家眠。 俊遊或如失,倒指還摻然。 薄莫出華省,下馬燈已燃。 强笑破老顔,寄恨揮華箋。 翫世張公子,嗜酒真神仙。 拋擲咏紅梅,負伊清樽前。 再讀再三嘆,心斷空悁悁。 起予如繭絲,織愁成短篇。

雷震

宋 · 鄭獬

四月老陽盡,蟄雷方發聲。 七月連大雨,碾天三日鳴。 夜或發狂震,卧者皆起驚。 奔電曄然作,忽如烈火明。 高樹大百尺,霹倒燒其根。 往往光曜中,時見怪物形。 飛雹大如指,萬弩相奔傾。 椎擊鳥雀群,掩地交縱橫。 雷者主號令,爲天之常經。 奮豫既過時,及此何匉訇。 無乃號令失,安得四時平。 春秋書震電,推之在五行。 天道儻可信,使我心不寧。

冬日同仲巽及府寮遊萬壽寺

宋 · 鄭獬

峻阜如蟠虹,蓄泄氣象靈。 紺宇隠紅樹,繚若畫在屏。 聯騎轉城角,沙步俯回汀。 野寺對寒水,白壁敞雲扃。 嶚深松桂黑,地古莓苔青。 朱橘擁繁梢,懸綴黄金鈴。 橫梯出虛閣,古像銅青熒。 眺聽揖秋境,豁露無藏形。 清氣換俗骨,蕭爽毛髮醒。 汲泉煮露芽,却坐竹間亭。 高談落四座,金石朗衆聽。 脫落見逸調,驟如馬在坰。 眇然遺組紱,太山一浮萍。 落景不我顧,檐角出寒星。 燕客未渠央,歸鞍安得停。 歲宴幸豐樂,楚人飽且寧。 蟋蟀刺褊陋,及時灑子庭。 傳聞落帽山,風凉久凋零。 已釀白玉泉,連車載百瓶。 行期一佳賞,相與快煩冥。

直宿省中

宋 · 鄭獬

娟娟海棠花,小蕊春來瘦。 斑斑青竹枝,疏葉未生就。 碧砌畫欄干,雨斷黄昏後。 厭酒未能眠,時拾殘花嗅。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