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趙州平棘(今河北趙縣)人,綬子。仁宗時以父蔭召試學士院,賜進士及第。爲館閣校勘,後充編修官,預修《唐書》。出知亳州。英宗治平中,累擢知制誥、判太常寺。後出知絳州,尋召還,除史館修撰、集賢院學士。神宗熙寧十年(一○七七),修仁宗、英宗兩朝正史。元豐二年卒,年六十一。著作今存《春明退朝錄》三卷、《長安志》二十卷。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鎮《宋諫議墓誌銘》,《宋史》卷二九一有傳。今錄詩六首。
共 11 首诗词
夜泊潯陽宿酒樓,琵琶亭畔荻花秋。 雲沈鳥沒事已往,月白風清江自流。
若耶溪畔醉秋風,獵獵船旗照水紅。 後夜錢塘酒樓上,夢魂應繞浙江東。
剡中新佐郡,去路觸炎威。 民富杼機利,地含山水暉。 樵風送舟綄,梅雨潤朝衣。 政在宜謠俗,當期奏課歸。
浙東歌舞望旌麾,遠泛樵風羽綄飛。 論譔內通仙殿籍,拜興初別夕郎闈。 老人日俟劉公至,狂客今無賀監歸。 聞有新詩頻寄我,莫嗟梅雨裛朝衣。
二聖垂鴻烈,天臨四紀餘。 元台地率屬,賜會寵刊書。 世業叨榮甚,君恩可報歟。 衮衣相照爛,歸擁鹿鳴車。
叢林起新構,燕坐水雲鄉。 本自禪心靜,能令世累忘。 幡花圍晝永,鐘梵度宵長。 歸裓新篇富,籠紗映寶坊。
十年情味與君同。
左川風俗美,資中亭上人。
聖時建官追茂制,唐家壓角失前規。
千巖相望蔽松筠。
林腰似瀉瑰,水面如融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