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壽州(今安徽鳳臺)人。仁宗時以父蔭補奉禮郎。舉進士,通判潁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知開封府。二年,爲御史中丞,出知潁州。八年,入爲翰林學士承旨,改知審官院,同知樞密院事。元豐五年(一○八二),除資政殿學士、定州安撫使。徙揚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四年卒,年七十二。謚正獻。《東都事略》卷八八、《宋史》卷三三六有傳。今錄詩十八首。
共 18 首诗词
雪消春動氣清微,夾道都人望帝暉。 法部已調絲竹管,御袍初進赭紅衣。 康衢彌節嚴三衛,真館焚香降六飛。 宴罷瑶池回蹕晚,五雲通夜擁端闈。
天地産衆材,任材謂之智。 棟桷與楹杙,小大無有棄。 方者以矩度,圓者中規制。 嗟爾木之癭,何異肉有贅。 生成擁腫姿,賦象難取類。 檃括所不施,鉤繩爲爾廢。 大匠睨而往,惻然乃有意。 孰非造化功,而終朽不器。 刳剔虛其中,朱漆爲之僞。 斟漿挹酒醴,施用惟其利。 犧象非不珍,金罍豈不貴。 設之于楹階,十目肯注視。 幸因左右容,反見爲奇異。 人之于才性,夫豈遠于是。 性雖有不善,在教之揉勵。 才亡不可用,由上所措置。 飾陋就其長,皆得爲良士。 執一以廢百,衆功何由備。 是惟聖人心,能通天下志。
芝蓋久稀疏,暮雲空坱北。 千年舊都城,一片閒宮闕。 禁籞尚連延,觚稜猶巀嶭。 橋勢橫雌霓,堤形偃初月。 瀍澗岸已深,漢唐時既歇。 危亭獨坐人,浪把興亡閱。
高齋曠望極山川,却顧卑居不值錢。 二室峰巒凝畫碧,萬家樓閣带輕烟。 春濃繚繞環遊騎,地勝依稀寓列仙。 唱發幽人丞相和,當時紙貴洛城傳。
碧瓦朱門將相居,見嵩臨洛百家無。 登高此地還能賦,會老他年定入圖。 花發四時排步障,鳥鳴終日勸提壺。 何人遇賞偏留賞,逸士清風激鄙夫。
清世文章日月懸,無才惟幸樂豐年。 遊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又洛川。 古有孟軻難語覺,時無顔子易爲賢。 讀書每到天根處,長懼諸公問極前。
融結成來不記秋,斷崖蒼壁鎖烟愁。 中分洪造夏王力,橫截大山伊水流。 八節灘聲長在耳,一川風景盡歸樓。 行人莫動憑欄興,無限英雄浪白頭。
誰將長劍斬長蛟,斬斷長蛟劍復韜。 爪尾蜿蜒凝華岳,角牙獰惡結嵩高。 骨傷兩處嶄蒼壁,血出東流洶巨濤。 此物猶難保身首,爲言讒口莫嗷嗷。
數朝從款走烟霞,縱意憑欄看物華。 百尺樓臺通鳥道,一川烟雨屬僧家。 直須心逸方爲樂,始信官榮未足誇。 此景得遊無事日,也宜知幸福無涯。
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佇立頻。 洛水只聞煎去棹,西風唯解促行人。 山川慘淡籠寒雨,樓觀參差鎖暮雲。 此景分明誰會得,欲霜時候雁來賓。
四賢當日此盤桓,千百年人尚厚顔。 天下有名難避世,胸中無物漫居山。 事觀今古興亡後,道在君臣進退間。 若藴奇才必奇用,不然須負一生閒。
六老皤然鬢似霜,縱心年至又非狂。 園池共避何方勝,樽酒相歡未始忙。 杖屨爛遊千載運,衣巾濃惹萬花香。 過從見率添成七,况復秋來亦漸凉。
六客同遊一醉鄉,又非流俗所言狂。 追遊共喜清平久,唱和爭尋警策忙。 薦酒月坡林果熟,發茶金石井泉香。 千年松下麾談麈,襟袖無風亦自凉。
林下狂歌不貼腔,貼腔安得謂之狂。 小車行處鶑花鬧,大筆落時神鬼忙。 門掩紫荆闤闠遠,牆開甕牖薜蘿香。 一般天下難尋物,洛浦清風拂面凉。
敦篤情懷世所稀,昔年今日事難追。 雪霜未始寒無甚,□桂何嘗色暫移。 洛邑士人雖我信,天津風月只君知。 夢魂不悟東都遠,依舊過從似舊時。
宣威十九次高牙,奕葉功臣舊將家。 清世辭榮歸里第,白頭行樂過年華。 杯盈香醑浮春水,曲度新聲出靚花。 如此園池如此壽,兒孫滿眼慶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