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蟠,字公濟,章安(今浙江臨海東南)人,一作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輿地紀勝》卷四三《淮南東路·高郵軍》),又作建安(今屬福建)人(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八)。仁宗慶曆六年(一○四六)進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爲密、和二州推官。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蘇軾知杭州時,蟠爲通判。以知壽州卒。平生爲詩數千篇,有《章安集》,已佚。《宋史》卷四四二有傳。 楊蟠詩,《台州叢書》輯有《章安集》一卷,疏漏較多。今據《鐔津文集》、《會稽掇英總集》等書所錄,編爲一卷。
共 131 首诗词
零落東山老佛師,古來獨往似君稀。 雪邊氣候春將破,林下神情句欲飛。 後日當尋慧遠社,何人更贈大顛衣。 一篇感發渾閑事,須脫青衫動少微。
上人合動林間興,吾恨衰遲學謝安。 納屐操筇那有限,吹雲落雨漫無端。 先憑報信春枝破,預想分題雪屋寒。 林下不諳人世苦,笑將雙鬢與君看。
千年道在高僧傳,未論詩人更有評。 曾著文章原大道,獨推性命濟群生。 白雲已鎖山間寺,流水空傳世上名。 林遠不聞鐘磬作,五更幽鳥轉春聲。
數百招提隠亂峰,蒼茫豈復辨君鐘。 春含未得黄鸝報,路轉唯尋白鹿蹤。 庵在月邊長不鎖,興來天外忽相逢。 山人莫笑衣冠客,亦有鴻來待賃舂。
山老未容山客去,故將雲陣鎖山門。 雨催晚色凝諸嶺,雷送春聲落後村。 今夜青林妨月上,故人白首把詩論。 來朝山水終瀰汎,策杖相隨討澗源。
山風亦會山人意,卷盡天紛掃雪花。 明月當樓情已興,碧雲落紙句還佳。 天威忽霽應通物,仙侶相便合姓麻。 群動已消林木響,卧看星斗隔窗紗。
雨夜靈峰卧竹床,平明屐齒到雲堂。 門前雨過新溪滿,石上風回舊草香。 山抱鐘聲圓不散,雪鋪瓦面冷無光。 理公莫怪詩相惱,今日偕行總姓湯。
澗南一嘯清風發,林下重來白日長。 雲遠石深連鷲嶺,水寒沙淺似魚梁。 漫因野老詢前事,閒伴幽人擷衆芳。 更欲窮源情未已,知君嗔我索歸忙。
入林已忻猿鳥樂,共傲浮生勝大還。 身外是非雲不繫,社中留戀雨相關。 籃輿寂寞愧彭澤,拄杖風流肖德山。 寄語葛洪巖下水,莫流清夢落人間。
不問猿崖鳥道深,携筇著屐伴君尋。 山中桂子驚寒夜,雪後梅花偪歲陰。 欲住更逢青眼顧,相看須盡白頭吟。 他年若續高僧傳,未放湯休與道林。
仲靈述作慚知己,沖晦篇章竊賞音。 勝侶俱恬山水樂,神交已過雪霜深。 燈前自笑平生事,雨後重論一夜心。 相檢莫教詩閒斷,更闌同聽夜猿吟。
我有泉中興,平生愛水經。 山空時决决,夜靜轉泠泠。 暗脈來湍急,清聲出混冥。 月寒風不響,高枕與君聽。
臘後東風掃翠微,同看芳柳破春機。 三宵聽水都無夢,四日登山未肯歸。 野老止憑雲送客,家人應笑雨霑衣。 君詩兼簡佳公子,只恐囊傾一夜飛。
九里松門雪過時,籃輿裊裊礙松枝。 雨留宿客還斜落,風送行人亦倒吹。 華表忽驚黄鶴反,耳中猶带白猿悲。 來朝弗著登山屐,可避君呼謝客兒。
山游興發特尋君,屐齒筇枝繞四鄰。 峰北看雲忘世務,澗南聽水得天真。 名高寂寞存僧史,林下風流似晉人。 何日枇杷苦筍熟,却游未減去年春。
幾夕論詩坐石窗,憐君百首妙無雙。 句牽野興侵孤月,惱亂詞源涌大江。 數紙忽然來竺嶺,千年猶可照吳邦。 相思未免還相挑,莫豎旗旛却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