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謨,興化仙遊(今屬福建)人。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爲西京留守推官。慶曆三年(一○四三),知諫院,進直史館,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轉運使。皇祐四年(一○五二),遷起居舍人、知制誥,兼判流內銓。至和元年(一○五四),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三年,以樞密直學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學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學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乾道中,賜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二○有傳。 蔡襄詩九卷,以明萬曆四十三年陳一元校,朱謀瑋、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圖書館),校以明萬曆四十四年蔡善繼雙甕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簡稱蔡本,藏北京圖書館),明天啟二年丁啟濬、顔繼祖等刻《蔡忠惠詩集全編》二卷本(簡稱詩集,藏上海圖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簡稱四庫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書詩真迹》(簡稱手迹)。集外詩另編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澗》“隠隠飛橋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態弄春暉”,《十二日晚》“欲尋軒檻倒清尊”,宋洪邁《萬首唐人絕句》收爲張旭詩,《蔡忠惠詩集》有注,以爲洪邁誤收,今仍保留原狀。
共 422 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