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蔡襄宋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謨,興化仙遊(今屬福建)人。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爲西京留守推官。慶曆三年(一○四三),知諫院,進直史館,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轉運使。皇祐四年(一○五二),遷起居舍人、知制誥,兼判流內銓。至和元年(一○五四),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三年,以樞密直學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學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學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乾道中,賜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二○有傳。 蔡襄詩九卷,以明萬曆四十三年陳一元校,朱謀瑋、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圖書館),校以明萬曆四十四年蔡善繼雙甕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簡稱蔡本,藏北京圖書館),明天啟二年丁啟濬、顔繼祖等刻《蔡忠惠詩集全編》二卷本(簡稱詩集,藏上海圖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簡稱四庫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書詩真迹》(簡稱手迹)。集外詩另編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澗》“隠隠飛橋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態弄春暉”,《十二日晚》“欲尋軒檻倒清尊”,宋洪邁《萬首唐人絕句》收爲張旭詩,《蔡忠惠詩集》有注,以爲洪邁誤收,今仍保留原狀。

共 422 首诗词

作品

親祀南郊詩

宋 · 蔡襄

天畀元統,赤運開祉。 聖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嶽封汾祀。 餌係戎胡,包束戈矢。 丕顯靈德,光被萬里。 民壽而康,恩及蕭葦。 恭惟皇帝,繼文之始。 兢兢日慎,夙夜勤只。 哀憐困窮,有如在己。 惟刑是卹,弗繇怒喜。 躬服儉約,黜棄浮侈。 罔有逸欲,日惟三紀。 大中則經,興亡則史。 陰陽時序,日緯躔軌。 樂律本原,禮法根柢。 兵韜術數,萬微精旨。 該通變貫,咸燭厥理。 歲舍壬午,盜發南鄙。 帝日汝青,治辨行李。 毋大誅割,定患則已。 獵獵靈旗,啟道徑指。 兇渠踣仆,俘徒授耳。 嶺服既平,勳賞周被。 封歿錄孥,門戶曄暐。 粵茲明年,農家豐美。 廛廬積腐,庾漕儲峙。 帝咨相臣,匪台德爾。 穹吳眷賚,祖考佑俾。 何施不報,將祀郊畤。 號令四下,若建瓴水。 荒服述職,奔走輸委。 仲冬丙寅,齋寢以俟。 先時霾晦,飈籟號起。 真意益莊,降鑒伊邇。 夜漏適中,星露雲靡。 大輅既馭,清陽出晷。 休光無垠,令容有偉。 爰翊殊庭,奠享仙機。 高靈委蛇,元氣旭卉。 陰施自遠,大功續似。 擁格純禧,益厚丕址。 入宿廟下,月魄初朏。 龍章采藻,瓚爵擎跪。 拜于禰宮,慈顔僅咫。 至誠馨香,甘薦滌瀡。 哀念劬勞,譬瞻岵屺。 濯淚霑珪,將逡復止。 京都之南,崇丘迤邐。 飛螭躡塵,法乘徐柅。 地環帟幄,霄揭隅雉。 警角飄蕭,彀騎連累。 言降言陟,實惟告已。 燭錯宵明,壇圪空紫。 交佩陸離,庶旄颯纚。 樂變神格,列周甲癸。 三后咸在,上蒼臨視。 皇皇富媼,從執籩簋。 七精閃忽,五鎮瑰瑋。 星官下翔,濤祗騰跱。 等級卑高,食飲噓哆。 欣歆告言,奏福來底。 更御步輦,夾途軍壘。 鉦鼓驚轟,跳呼牛鬼。 異域窮陬,黄髮稚齒。 動蕩成波,讙喧成市。 端闈停午,玉色尚扆。 赦澤春行,幽加蟄蟻。 廢滯振拔,垢瑕刷洗。 寬貸賦取,削減逋詭。 皇帝慈孝,下民胥擬。 皇帝恩仁,四國傾倚。 皇帝日咨,羣公卿士。 舜隆聯夔,商圮朋嚭。 孰忠予是,孰讒予匪。 入官多門,孰予窒弭。 蓄兵過制,孰予究揣。 百姓窘窮,其患孰弛。 外夷狃驕,其强孰箠。 驅人以法,曾莫如恥。 化民成俗,曾莫如禮。 百官敕業,相予表裏。 登任俊良,剗斥姦宄。 天錫帝年,萬有億秭。 天錫聖嗣,詵詵衆子。 乾剛不息,章明度揆。 無疆惟民,惟帝其侍。 臣襄詠歌,直道是履。

御筆賜字詩

宋 · 蔡襄

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 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鉤文。 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雲。 混然氣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 緘藏自語價希代,誰顧四壁嗟空貧。 臣聞帝舜優聖域,臯陶大禹爲其鄰。 吁俞敕戒成典要,垂覆後世如穹旻。 陛下仁明如舜禹,豪英進用司鴻鈞。 臣襄材智最駑下,豈有志業通經綸。 獨是丹誠抱忠樸,常欲贊奏上古珍。 又聞孔子春秋法,片言褒貶賢愚分。 考經內省不自稱,但思至理書諸紳。 乾坤大施入洪化,將圖報效無緣因。 誓心願竭謨謀義,庶裨萬一唐虞君。

四賢一不肖詩 范希文

宋 · 蔡襄

中朝鸞鶴何儀儀,慷慨大體能者誰。 之人起家用儒業,馳騁古今無所遺。 當年得從諫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 矢身受責甘如薺,沃然華實相葳蕤。 漢文不見買生久,詔書曉落東南涯。 歸來俯首文石陛,尹以京兆天子毘。 名都翼翼郡國首,里區百萬多占辭。 豪宗貴倖矜意氣,半言主者承其頤。 昂昂孤立中不倚,傳經決訟無牽羈。 老姦黠吏束其手,衆口和附歌且怡。 日朝黄幄邇天問,帝前大畫當今宜。 文陳疏舉時密啟,此語多祕世莫知。 傳者籍籍十得一,一者已足爲良醫。 一麾出地番君國,惜此智慮無所施。 吾君睿明廣視聽,四招邦俊隆邦基。 廷臣諫列復鉗口,安得長喙號丹墀。 晝歌夕寢心如疚,咄哉汝憂非汝爲。

四賢一不肖詩 余安道

宋 · 蔡襄

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道襟韻孤。 詞科判等屢得雋,呀然鼓焰天地罏。 三年待詔處京邑,斗粟不足榮妻孥。 耳聞心慮朝家事,螭頭比奏帝日都。 校書計課當序進,麗賦集仙來顯塗。 誥墨未乾尋已奪,不奪不爲君子儒。 前日希文坐言事,手提敕教東南趨。 希文鯁亮素少與,失勢誰復能相扶。 嶄然安道生頭角,氣虹萬丈橫天衢。 臣靖胸中有屈語,舉嗌不避蕭斧誅。 使臣仲淹在庭列,日獻陛下之嘉謨。 刺史榮官雖重寄,奈何一郡卷不舒。 言非由位固當罪,隨漕扁舟盡室俱。 炎陬此去數千里,橐中狼籍惟蠹書。 高冠長佩叢闕下,千百其羣訶爾愚。 吾知萬世更萬世,凜凜英風激懦夫。

四賢一不肖詩 尹師魯

宋 · 蔡襄

君子道合久以成,小人利合久以傾。 世道下衰交以利,遂使周雅稱嚶鳴。 煌煌大都足軒冕,綽有風采爲名卿。 高名重位蓋當世,退朝歸舍賓已盈。 脅肩諂笑不知病,指天報遇如要盟。 一朝勢奪德未改,萬鈞已與毫釐輕。 畏威諛上亦隨毀,矧復鼓舌加其評。 透迤陰拱質氣厚,兩豆塞耳心無營。 鳴呼古人不可見,今人可見誰與明。 章章節義尹師魯,飭躬佩道爲華榮。 希文被罪激人怒,君獨欣慕如平生。 抗書轂下自論劾,惟善與惡宜彙征。 削官竄逐雖適楚,一語不挂離騷經。 當年亦有大臣逐,朋邪隠縮無主名。 希文果若事姦險,何此吉士同其聲。 高譚本欲悟人主,豈獨區區交友情。

四賢一不肖詩 歐陽永叔

宋 · 蔡襄

先民至論推天常,補衮扶世爲儒方。 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櫟安可施青黄。 帝圖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誠有望。 處心學士貴適用,異端莫得窺其牆。 子年五月范京兆,服天子命臨鄱陽。 二賢拜疏贖其罪,勢若止沸反揚湯。 敕令百執無越位,諫垣何以敢封囊。 哀來激憤抑復奮,强食不得下喉吭。 位卑無路自聞達,目視雲闕高蒼茫。 裁書數幅責司諫,落筆騄驥騰康莊。 刃迎縷析解統要,其間大意可得詳。 書日希文有本末,學通古今氣果剛。 始自理官來祕閣,不五六歲爲天章。 上心倚若左右手,日備顧問鄰清光。 苟爾希文實邪佞,曷不開口論否臧。 陰觀被譴始醜詆,摧枯拉腐奚爲彊。 儻日希文實賢士,因言被責庸何傷。 漢殺王章與長倩,當時豈曰誅賢良。 惟時諫官亦結舌,不曰可諫曰罪當。 遂今百世覽前史,往往心憤涕泗滂。 斯言感切固已至,讀者不得令激昂。 豈圖反我爲怨府,袖書乞憐天之傍。 謫官一邑固分耳,恨不剖腹呈琳琅。 我嗟時輩識君淺,但推藻翰高文場。 斯人滿腹有儒術,使之得地能施張。 皇家太平幾百載,正當鑑古修紀綱。 賢才進用忠言錄,祖述聖德垂無疆。

四賢一不肖詩 高若訥

宋 · 蔡襄

人稟天地中和生,氣之正者爲誠明。 誠明所鍾比賢傑,從容中道無欹傾。 嘉謀讜論范京兆,激姦糾繆揚王庭。 積羽沈舟毀銷骨,正人無徒姦者朋。 主知膠固未遐棄,兩轓五馬猶專城。 歐陽祕閣官職卑,欲雪忠良無路岐。 累幅長書快幽憤,一責司諫心無疑。 人謂高君如撻市,出見縉紳無面皮。 高君携書奏天子,遊言容色仍怡怡。 反謂范文謀疎闊,投彼南方誠爲宜。 永叔忤意竄西蜀,不免一中讒人機。 汲黯嘗糾公孫詐,弘於上前多謝之。 上待公孫禮益厚,當時史官猶刺譏。 司諫不能自引咎,復將已過揚當時。 四公稱賢爾不肖,讒言易入天難欺。 朝家若有觀風使,此語請與風人詩。

和王勝之遊普明院

宋 · 蔡襄

昔賢履道第,平時洛都選。 門外多風塵,林端出臺殿。 名園迤邐清,小徑縈紆轉。 脩竹環數畝,可愛清不變。 冰生流水靜,葉盡危巢見。 晴日破雲來,遊鱼過池面。 君意高如鴻,孤超遺健羨。 茲遊恐難屢,歷覽豈云倦。 放懷窮幽趣,回首抱歸戀。 裁詩賦景物,芬葩有餘絢。 呼童秣予馬,追閒性所便。

陪諸君會史館園

宋 · 蔡襄

名園霽宿雨,春日正和柔。 花香泛草際,竹影摇清流。 鳴禽自往還,遊鱼時沈浮。 出門市朝喧,愛此林亭幽。 况陪君子讌,飛斝更相酬。 亦有佳人携,豔歌青眉愁。 佳人足娛適,遠思何夷猶。 故鄉去千里,野堂臨溪頭。 夢寐別四載,南望無時休。 王粲昔從軍,登樓以銷憂。 今予豈不然,每到終遲留。

過白樂天墳

宋 · 蔡襄

樂天本才士,羽儀初頡頏。 脫身避禍機,遂得林泉尚。 生愛香山遊,死亦香山葬。 悠悠醉吟魂,終古填幽壙。 小堂松檜間,躋攀白雲上。 春日照伊流,素波明演漾。 草樹豈有情,一步一囘望。

楊叔武北堂夜話

宋 · 蔡襄

歲晏物景薄,屋陰向晚饒。 輕雲隠微月,殘雪棲枯條。 夫君有高適,顧我慰寂寥。 瀟灑開北堂,拂榻延良宵。 前几陳古書,坐見千載遥。 間亦發新句,幽思含九韶。 神明靜外照,念慮醉中消。 揚雄戒丹轂,顔子安一瓢。 良玉不火變,翠柏寧霜彫。 此心固獨往,聲利詎得招。 罏灰寒更劃,燈灺落仍挑。 相看數漏板,後會誡重要。

送胡武平出守吳興

宋 · 蔡襄

東南有佳士,文高志清苦。 翩然請郡章,入居使君府。 霅水生春瀾,瑩凈沙可數。 霽日明旌旗,長風送鐃鼓。 煙帆十丈船,湖山一抔土。 橘嫩宴亭秋,茶香齋閣午。 神歡所適宜,動默造幽覩。 應念懷鉛人,垂頭證魚魯。

永叔示及聖俞酬答因奉和寄聖俞

宋 · 蔡襄

吾友多稱君,思見寒附火。 氣溫玉開籍,才敏鏃加笴。 嘗於師魯書,言詞屢及我。 乖疎久益新,慕合迎已可。 奈何縻組綬,無路動車輠。 近乃得百篇,能詩今信果。 清寒水石春,怪險蛟螭鎖。 遠念煙鴻去,呈妍露葩娜。 古人雖已矣,風流未應墮。 東來勿後期,山桃綴紅顆。

送安思正之蜀

宋 · 蔡襄

賤者易屈志,少年多直情。 子獨修節行,愛護如目精。 辛勤走銓省,歷歲纔點名。 舍居在窮巷,門戶面西城。 妻孥愁屢空,獨爾心無營。 驅騾從僮僕,間或造予庭。 是時楊叔武,相值極驩誠。 妙言發潛稸,遠意倍幽萌。 羞諛刺俗子,指急條邊兵。 過從豈云厭,時節忽崢嶸。 叔武守岳陽,別去方行行。 子今復之蜀,蜀道天險并。 橐中無一錢,劍外幾百程。 春風卷地來,凡草猶奮榮。 如何使之人,憔悴氣與形。 內富在乎我,外窮繫於生。 此事久已判,努力敦誠明。 吾友黄君度,實乃浮其聲。 子往從之遊,切磨固相成。

寄襄城孫主簿

宋 · 蔡襄

昔子尚穉孩,從親來此邑。 今子稽簿書,職守仍前襲。 歲月曾未幾,風流正相及。 新硎刃益銛,舊署墨猶溼。 非徒使氣奮,固使家聲立。 征調事漸繁,須材時所急。 何不一軒翔,榮名亦可拾。 勖子乃自省,滿顔抱羞澀。

送任山歸河東

宋 · 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隠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甲子二十五,迴環補遺空。 予聞春秋法,尊土正一統。 維持生民綱,樹立大邦棟。 上賢若游夏,鳥獸於麟鳳。 三傳自名家,講解或失中。 區區休預徒,奔馳困羈控。 排闢侵異端,寖久成蠹蟲。 仲淹著元經,劉蕡比奴從。 去聖日彌遠,期言誰折衷。 猶勝兒女曹,煙雲費嘲弄。 君於春秋學,勤勞務包綜。 向時恥飛箝,畫策尚禽縱。 羌戎負恩德,王師壓秦雍。 邊圉重瘡痍,堪爲買生慟。 廟堂誅賊謀,謂與天下共。 詔書入巖穴,丐告嘉謀貢。 使者出河東,輒以姓名送。 朅來遊京邑,天門如可羾。 岧嶢雙浮雲,下有千人䢇。 扳緣逐聲利,激射苟祿俸。 蹭蹬不敢前,撫心愈疑恐。 短翮無吹噓,微芳少培擁。 客舍逼隆冬,蕭條殘雪凍。 悠悠晉溪上,水石挂清夢。 長謠復西最,孤懷不偶衆。 身窮見節義,物曲何時用。 美田隨意耕,寒魚倣經種。 夜堂素琴橫,晚案青蔬供。 决然顧予別,蕪音强吟諷。 持歸傳里閈,亦足侑罍甕。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