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俞,字少愚,又字才叔(《青瑣高議》前集卷六),號白雲居士,益州郫(今屬四川)人。屢試進士不第。仁宗寶元初,西夏事起,曾於蜀上書陳攻取十策,詔赴闕。慶曆元年(一○四一),除試秘書省校書郎,不就(《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三三)。隠居青城山白雲谿,七詔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餘年,卒年六十五。有《白雲集》,已佚。《東都事略》卷一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有傳。今錄詩二十九首。
共 40 首诗词
金玉樓臺插碧空,笙歌遞響入天風。 當時國色並春色,盡在君王顧盼中。
玉帝樓前鎖碧霞,終年培養牡丹芽。 不防野鹿踰坦入,銜出宮中第一花。
夢魂飛入瑶臺路,九霞宮裏曾相遇。 壺天好景自愁人,春水泛花何處去。
昨夜過溫湯,夢與楊妃浴。 敢將豫讓炭,却對卞和玉。
同歡一宵間,平生萬事足。 想得唐明皇,暢哉暢哉福。
蜀國佳人號細腰,東臺御史惜妖嬈。 從今喚作楊臺柳,舞盡春風萬萬條。
渺渺洞庭野,蕭蕭黄鶴樓。 水通雲夢浦,人渡沔陽舟。 廣澤侵吳壤,孤城接郢丘。 山分三楚斷,溪入九江流。 寂寞休兵月,紛紜戰國秋。 吳生來赤壁,魏武定荆州。 六代憑形勢,羣雄死寇讐。 淒涼帝子宅,浩蕩禰衡洲。 萬里浮雲暮,千年故國愁。 武昌宮不見,麋鹿自羣游。
昨日到城廓,歸來淚滿巾。 徧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南土殊風氣,冬林葉盡丹。 越天無雁度,楚澤有龍蟠。
城上新開百尺樓,白雲人伴白雲留。 山川半倚三吳勝,江漢常吞七澤流。
憶昔車公居此地,遺墟繚繞臨清淵。 惜哉斷石文尚在,野老不識投波瀾。
越地春生草,春城瞰渺茫。 朔風驚瘴海,霧雨破南荒。 巨舶通蕃國,孤雲遠帝鄉。
城分二江急,樹入九峯開。 地隔犍牂繞,人從楚蜀來。
精氣騰井絡,下臨羣嶽尊。 元真戴天坐,執印朝軒轅。
南浦逢除日,天涯有去舟。 蠻城和雨閉,峽水带春流。
池光復涵澈,萬象皆鏡入。 亭觀出浮雲,彤彤映邦域。 左右浮屠宮,巋然爭嶪岌。 孰云南浦陋,今始逢藻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