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臣(一○一○~一○六七),字元珍,晉陵(今江蘇常州)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進士。爲峽州判官,遷知剡溪縣、端州。皇祐四年(一○五二),儂智高陷城,坐是貶黄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七二)。改知諸暨縣。英宗即位,爲祕閣校理,同知太常禮院。出通判永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八,有文集四十卷,已佚。事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二五《丁君墓表》、《臨川集》卷九一《丁君墓誌銘》今錄詩八首。
共 8 首诗词
路緣蘿蔦蔭杉松,翠壁丹崖不計重。 天作錦屏環十里,僧開朱屋面千峯。 花閒越鳥鉤輈語,谿外秦人髣髴逢。 早晚車騶到山下,籃輿多日待追從。
莫厭幽尋路險辛,細思容易是山神。 能收地巧藏深處,不惜天奇示俗人。 古有少陵吟未到,今無摩詰畫難真。 海邊見說天童好,祗待君詩判等倫。
瀕湖三寺倚崢嶸,梵剎相高對縣城。 樓殿盡知隨處盛,山林獨愛此中清。 翦開木末簷牙出,鑿破巖腰磴道成。 悟得祖師心印法,禪僧遥指塔燈明。
秋香多日閟英華,霜脫離離抱砌斜。 趁節不隨時俗眼,近冬真是歲寒花。 摛辭舊入騷人筆,載酒誰尋醉令家。 曾讀南華齊物論,均無遲速可驚嗟。
寒芳開晚獨堪嘉,開日仍逢小雨斜。 秋盡亭臺凋木葉,月圓時節伴蓂花。 幽香不入登高會,清賞終存好事家。 黄蕊綠莖如舊歲,人心徒有後時嗟。
諦看軒軒面翠微,暫來登此已忘機。 地連佛寺樓臺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曉徑忽穿清氣入,夜船多載白雲歸。 世人誰識紅塵外,終老功名未拂衣。
誰識澄淵萬古清,潢汙擾擾謾縱橫。 出從山底應無極,流落人間自有聲。 江漢想能同浩渺,塵沙雖混更分明。 從來旱歲爲膏澤,安和茶經浪得名。
芳辰百五前,選勝到林泉。 萬樹綠初染,羣花紅未然。 陰巖猶貯雪,暖谷自生煙。 婦汲溪頭水,人耕草際田。 日中林影直,風靜鳥聲圓。 健令多情甚,尋春最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