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張方平宋

張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應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舉茂材異等,爲校書郎,知崑山縣。又舉賢良方正,遷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賢院,俄知諫院。歷知制誥,權知開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學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頃之,知江寧府,入判流內銓。以侍講學士知滑州,徙益州。復以三司使召,遷尚書左丞、知南京。未幾,以工部尚書帥秦州。英宗立,遷禮部尚書,知鄆州,還爲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參知政事,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又轉徙中外,以太子少師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贈司空,謚文定。有《樂全集》四十卷。事見《東坡後集》卷一七《張文定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一八有傳。 張方平詩四卷,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樂全集》爲底本,校以清吳興陶氏抄本(簡稱陶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抄季錫疇校本(簡稱季本)。又據《欒城集》等輯得集外詩,附于卷末。

共 308 首诗词

作品

皇帝狩于近郊

宋 · 張方平

講事時農隙,斿車引狩畋。 旌門開霽野,帳殿拂霜天。 星斗隨華蓋,風雲逐寶鞭。 翼開花浪急,圍合錦城圓。 射狡無遺鏃,從奔必應弦。 迹人輕過電,騎隊速回漩。 鷙翮紛爭擊,材盧亦競先。 亟來餘逸足,徑下不虛拳。 勇氣凌金鼓,懽聲雜筦絃。 抗緌分逆順,植表閱周旋。 湯德逾三面,堯心豈兩豜。 頒禽均近列,賜帛及高年。 坐幄陳慈宴,停輿勞力田。 鳴鐃迴綵仗,斜日下濛泉。 寧校虞旗獲,聊供廟俎鮮。 簡稽嚴卒乘,典制寓蹄筌。 甫草深懷古,磻溪念得賢。 威靈增震耀,夷虜懾腥羶。 羽獵嘗箴漢,車攻昔美宣。 詞臣茲紀詠,抑未愧前篇。

大禮慶成

宋 · 張方平

饗帝精禋舉,嚴親廣孝純。 禰宮增懿典,皇冊薦威神。 寶殿齋居肅,琳房獻禮陳。 慨瞻清廟几,穆奠紫壇茵。 備樂嘉安曲,鴻儀顯相臣。 玉從丹禁出,路儼繡旂新。 瑞靄蒙天仗,祥風入帝宸。 懽呼九州會,慶澤萬方均。 有幸逢華旦,無謨翼至仁。 但祈陪百禮,景扈越千春。

九日侍宴太清樓

宋 · 張方平

登高聞舊俗,況此奉堯觴。 鳴蹕遥空下,層樓顥氣傍。 御溝新過雨,苑樹未經霜。 楚澤丹苞重,吳畦紫穗香。 三侯天縱妙,九節召南章。 中豈矜多藝,威將懾四方。 清時人共樂,白日坐間長。 近從叨慈渥,區區祝壽昌。

上享郊廟 享廟

宋 · 張方平

瑞雪清晨集,丹墀發策初。 德音聞徹蓋,玉色望升車。 羽衛排閶闔,晴光溢紫虛。 琳宮陳玉幣,疏屏宿旌旟。 祼獻多儀備,絃匏九變徐。 太宮無盛舉,掌次省先除。 靈鑒紛昭格,天心不自舒。 孝慈更答告,萬福此攸儲。

上享郊廟 禋郊

宋 · 張方平

回仗由黄道,鳴鑾入翠宮。 愾思文武侑,誠與地天通。 登陛行裀徹,終祠坐幄空。 風雲歸絕域,星斗下遥穹。 壝際柴煙白,龕層燭焰紅。 氣祥書魯觀,福嘏萃堯躬。 海上雞星動,樓前馬隊雄。 僕臣殊幸會,獨得近重瞳。

升祔慶成

宋 · 張方平

明詔初發中,奉慈講升祔。 考典下容臺,集議付近署。 雙禮稽國章,大義推經據。 參覆經宰司,裁定皆宸慮。 獻后正壺儀,仍几被遺顧。 擁佑隆帝室,清夷贊王路。 懿主鍾景命,禖宮開慶祚。 靈長繄發祥,熙洽本垂裕。 蓬闕邈仙軿,柏城拱寒樹。 別饗隔昭穆,時思怵霜露。 陽月日上辛,齋居待清曙。 當衙薦寶冊,夾道陳鹵簿。 玉色儼莊栗,淵衷緬馳慕。 端闈出翟車,黄道回天步。 千官陪祠庭,祕祐寧神御。 盛德配不祧,至孝始如素。 穹厚昭精純,蕃夷入儀注。 渙汗肆慶宥,需雲均膏飫。 廣愛形海區,教忠憲侯度。 下臣叨載筆,書法資典故。

大祀禮成

宋 · 張方平

皇心奉先孝,盛德事天明。 嚴配講隆禮,精禋格至誠。 衣冠先示質,金石始諧聲。 鬲享初登熟,鋒和用啟牲。 百神虔受職,萬物樂由庚。 星斗羅空碧,柴煙徹紫清。 祥曦回羽衛,佳氣覆瑶甍。 雷雨金雞動,風雲鐵馬輕。 靈休紛報貺,宸念在持盈。 孤陋叨華近,何辭頌泰平。

喜雪

宋 · 張方平

愆陽干歲事,齋殿軫予憂。 默爲斯民禱,心從六事求。 同雲俄蔽景,盈尺忽呈休。 淅瀝千瓊樹,崢嶸萬玉樓。 塵氛開紫宙,氣象露皇州。 鵰鶚精神勁,松筠操稟優。 邊庭傷久戍,農畝慶來麰。 咨爾臣鄰地,常期九敘脩。

送內閣蔡公歸闕

宋 · 張方平

豐宮周舊宅,梁國漢東關。 尹正司留鑰,賢公出近班。 教條推愛利,滋蔓悉除刪。 狹野耕桑急,終年獄市閒。 燕申鈴閣靜,榮養彩衣斑。 治迹經綸外,陰功造化間。 士林歸北海,人望在東山。 一節遄趨召,西轅不可攀。 前旌霜樹曉,候騎古河灣。 和氣均生物,淳風復海寰。 具瞻知可副,盛德致無艱。 他日開鑪冶,餘功爲鑄顔。

送吳春卿赴都

宋 · 張方平

法座臨軒策俊髦,同君陛見預旌招。 疲駑十駕始千里,孤鶚一飛先九霄。 蘭棹秋風行邐迤,觚稜旭日勢岧嶢。 石渠爲謝諸時彥,行邁同趨便殿朝。

送冀州李太傅

宋 · 張方平

多君貴主子,材識乃名儒。 青海渥漥種,丹山鸞鳳雛。 兵家左車後,書法右軍無。 擁幄羞紈袴,懷章就隼旟。 亭臺煙水闊,樓堞暮雲扶。 析木元分冀,滹沱漸近胡。 雙觥雖藴藉,重閉勿須臾。 誰道長城遠,今觀出上都。

送李芝東歸

宋 · 張方平

此君齊魯之奇才,三十病廢吁命哉。 來遊京國動悽悵,東歸泰山卧崔嵬。 支離攘臂福所倚,功名累身古共哀。 但恐人求駿馬骨,未免却上黄金臺。

送蘇學士錢塘監郡

宋 · 張方平

趣時貴近君獨遠,此情於世何所希。 車馬塵中久已倦,湖山勝處即爲歸。 洞庭霜天柑橘熟,松江秋水鱸魚肥。 地鄰滄海莫東望,且作阮公離是非。

呈資政宋尚書

宋 · 張方平

當年留鑰守陪都,龍坂因茲得曳裾。 北海一章慙鷙鳥,松江三歲厭鱸魚。 賈生感事多垂涕,園令居閒輒著書。 獨恃明公念孤介,東郊未去逐長沮。

送石曼卿赴闕

宋 · 張方平

功名本不與人期,人取功名亦繫時。 蜀相閒居久龍卧,馬周狂醉竟誰知。 將軍身到衡廬問,英主心驚奏牘奇。 宣室思賢方空席,去陳經濟勿遲遲。

重送趙參

宋 · 張方平

參也堂堂氣拂雲,十年策蹇四方塵。 覊窮自古有元叔,精鑒觀今少法真。 驥在駑羣殊有態,龍初魚服未能神。 君看渭曲傅巖事,天困斯人必有因。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