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釋契嵩宋

釋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靈,自號潛子,欲姓李,藤州鐔津(今廣西藤縣)人。七歲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遊方天下。仁宗慶曆間居錢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獻所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詔付傳法院,並賜號明教。神宗熙寧五年六月卒於杭州靈隱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餘卷。今存《鐔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詩二卷。事見《鐔津文集》卷首宋陳舜俞《鐔津明教大師行業記》。 契嵩詩,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明弘治刊本《鐔津文集》爲底本,校以《宋四十名家小集》(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鐔津文集》尚有有明永樂刻本(藏湖南省圖書館)、萬曆三十五年嘉興楞巖寺刻徑山藏本(藏武漢大學圖書館),其所載詩與弘治刊本同。

共 85 首诗词

作品

三高僧詩 霅之晝能清秀

宋 · 釋契嵩

晝公文章清復秀,天與其能不可鬭。 僧攻文什自古有,出拔須尊晝爲首。 造化雖移神不遷,晝公作詩心亦然。 上跨騷雅下沈宋,俊思縱橫道自全。 禪伯修文豈徒爾,誘引人心通佛理。 搢紳先生魯公輩,早躡清游慕方外。 斯人已歿斯言在,護法當應垂萬代。

三高僧詩 越之徹如冰雪

宋 · 釋契嵩

徹公之清若冰雪,高僧天資與人別。 三十能詩名已出,名在詩流心在律。 不殊惠遠殊惠休,皎然未合誰與儔。 白雲蕭散何定止,忽入關中訪包李。 孤清難立眾所沮,到底無辜中非語。 木秀於林風必摧,徹公懷德成禍胎。 古人已往不復歎,爲爾爲詩遺後來。

三高僧詩 杭之標摩雲霄

宋 · 釋契嵩

標師之高摩雲霄,在德豈在於泬寥。 一庵嶺底寄幽獨,抗迹蕭然不入俗。 有時虛陟層崖眺,不聞其語聞清嘯。 當時陸羽事幽討,曾入青雲預聞道。 取雨救旱驅神龍,此與人間事豈同。 冥機感異心之苗,此公所以稱道標。

送章表民秘書

宋 · 釋契嵩

一日夫子來山陲,來言去別將何之。 清塵舊尉亦皆至,鮮車輕珮光陸離。 入門顧我顔色好,林下把袂相追隨。 笑傲恣肆意氣豪,舉首不覺白日欹。 拂榻乃留巖宇宿,紙衾蒲席誠可嗤。 不計豐約但適美,唯唯無語相拒違。 是時春和二月半,永夜耿耿輕寒微。 高談交發雅興合,如瓶注泉爭淋漓。 須臾促席命言志,直吐胸臆撝淳詞。 人心不同有如面,平生各自有所爲。 表民卒然趨席端,曰吾有志人不知。 末俗淺近烏足語,含哺未吐長嗟咨。 少從先生學經典,不探枝葉窮根基。 帝王之道斷可識,殷盤周誥無復疑。 古今事業貴適用,文意述作須有規。 豈類童稚空琢刻,畫餅不能療朝饑。 十五孜孜事文字,磨礱筆硯精神罷。 長篇大軸浩無數,慷慨但欲扶政治。 前年補吏來浙右,局務冗俗不可窺。 傾懷欲效王覇略,騏驥捕鼠非宜宜。 錢唐大府多達官,品秩相較我最卑。 孟軻獨負浩然氣,誰能斂袂長低眉。 丈夫所重以道進,青雲萬里須自馳。 咄嗟顧我胡爲者,甘以門廕爲身資。 遂爲謝病遠引去,遽與簪組相差池。 膠西董生苟可慕,下帷克苦窮書詩。 閒居落莫多感激,所感時政生瑕玼。 賤臣抱節私自效,作書萬字投丹墀。 天閽深岩在西北,引領一望雲淋𩅰𩅰。 德音畢竟不下報,漫陳肝膽空涕洟。 嗟嗟吾生時命謬,不遇當時甘佚遺。 龍蛇之蟄尺蠖屈,萬物不時須自怡。 我家田園在南國,亦有溪山名武夷。 泉甘壤黑堪稼穡,歸與老農事鎡基。 余與感之聞此語,精神飛動驚支頤。 深謀遠慮不可測,滄溟無底天無涯。 閶闔門前無限客,摩肩踏足爭前詞。 暖衣飽食恣氣艷,幾輩卓犖能如斯。 詩君更前與君語,何必輕沮煩孜孜。 嘉穀冬收槿朝發,眾物榮茂有疾遲。 不聞伊尹五干湯,堯舜之道方得施。 賢傑輕身重天下,豈使汲汲營其私。 況當夷狄侮中國,蹂踐二鄙翻地皮。 將軍誅討苦未剋,百萬師老勞旌旗。 兇年樂歲復間作,風雨霜雪猶不時。 天子勤政不暇食,亦待才能相補裨。 廟堂之上有君子,聰明豈肯饒臯夔。 執秉公道尊大匠,裁度杞梓寧參差。 愛君爲人性疎達,不以其教交相訾。 臨風明月千里別,祝詞豈憚傾肝脾。 俗人好毀寡樂善,嘉名清節慎莫虧。 朝廷若問平津策,賢良第一非君誰。

古意 其一

宋 · 釋契嵩

風吹一點雲,散漫爲春雨。 灑余松柏林,青葱枝可取。 持此歲寒操,手中空楚楚。 幽谷無人來,日暮意誰與。

古意 其二

宋 · 釋契嵩

君莫笑支許,寂寞非愚懵。 君莫輕嵇阮,山林有清興。 人生徒百歲,樂少憂還剩。 萬事漫短長,無如使道勝。 爾非傲世士,高蹈釣名稱。 但謝區中緣,甘心棲石磴。 澄空白日飛,世事終無應。 不如省爾誠,自言還自贈。

古意 其三

宋 · 釋契嵩

雲中見雙鳥,高飛揭日月。 毛羽賁文章,翱翔異鷹鶻。 翛然邈千里,竟不顧林樾。 春風漫飄颺,勁翮更超忽。 陌上遊俠子,窺爾徒倉卒。 雖有金彈丸,睥睨不敢發。 因知奇異資,自保長超越。 回視黄雀羣,胡爲戀塵𡋯。

古意 其四

宋 · 釋契嵩

堪笑浮雲高,凌虛翳日星。 寧作蘭蕙幽,草中自芳馨。 自足乃天分,未需爾虛靈。 掩翳之所惡,胡爲久亭亭。 古爲曠達士,浪跡多晦暝。 山林惜長往,藏用亦藏形。 愚谷不可及,窅然還自寧。 嗟余亦羨此,岑寂養頹齡。

古意 其五

宋 · 釋契嵩

窮品偶真叟,授我一卷書。 深林值幽人,遺我斧與鋤。 斧鋤亦奚爲,教養材與蔬。 荒穢必須剪,使之藹自如。 授書欲胡爲,教爾心與軀。 學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餘。 此意有嘉訓,佩之未始除。 如何悠悠人,自謬欲是渠。 相習成薄俗,尠德懷籧篨。 吾裁此俚語,憑君爲傳諸。

游龍山訪道士李仙師

宋 · 釋契嵩

日出野曠明,肅然訪道生。 杳渺湖外去,散誕雲邊行。 秋高天宇浄,脫葉飛縱橫。 乘風度林嶺,轉覺衣屨輕。 時聞縹緲間,微飚傳鶴聲。 知與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須臾轉幽谷,紫府芝田平。 仙童走脚報,松子來門迎。 接袂語且笑,所歡非欲情。 丹臉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開筵羅玉粒,盤餐饈紫英。 綢繆似交舊,灑落懷抱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 欲有重尋約,還憂變高名。

感遇九首 其一

宋 · 釋契嵩

海水晦夜清,秋色涵蓬壺。 有叟雙龍公,鐵網羅珊瑚。 風雲浩容與,悵恨何所圖。 欲問天上人,可換明月無。

感遇九首 其二

宋 · 釋契嵩

仙人白玉京,去去何縹緲。 瓊樓二十層,玲瓏汍雲表。 銀湟月爲波,萬頃即池沼。 秋來宮殿光,逗落人間曉。 空際時澄明,烟暇眇青鳥。 可見不可到,所思空杳杳。

感遇九首 其三

宋 · 釋契嵩

悠哉楊執戟,識遠才絕奇。 初提草玄筆,頗爲人所嗤。 卓卓孔孟道,謝爾平嶮巇。 一鑑含幽光,千載方葳蕤。 寄語曠懷士,未達休嗟咨。 心期道自貴,俗態勢焉隨。 青山保長往,白日貞可窺。 高標謝松柏,孤芳操弗移。

感遇九首 其四

宋 · 釋契嵩

天威不到處,干戈動邊鄙。 將軍奮威猛,英雄勢隨起。 紛紛出榆關,肅肅秋色裏。 白馬冒黄雲,清霜厲嚴旨。 少壯羽林兒,務能莫多喜。 好武匪君心,用兵不得已。 寄言飛將軍,妙略應無比。 志在報君恩,豈爲黄金死。 丈夫身許國,慷慨當如此。 寧教太史書,輕笑魯連子。

感遇九首 其五

宋 · 釋契嵩

蒼茫天地間,流光一何遽。 曾聞太古人,未見曦輪駐。 才沈崦嵫雲,還上浮桑樹。 山色愁裏暝,天形夢中曙。 安知穆天子,龍馬神爲御。 萬里速乘風,又向瑶臺去。 超遥侶神仙,此理當何故。 不向堯年長,永使人間住。

感遇九首 其六

宋 · 釋契嵩

冠蓋何處客,凌雲意氣驕。 旦旦趨雙闕,衝衝過渭橋。 金珂雲外響,畫燭月中燒。 縹緲行天路,升騰在玉霄。 如何區宇內,頓與人間遥。 長拂羅裳去,明光殿下朝。 一俯復一仰,榮多憂亦饒。 白髮領邊長,朱顔鏡裏凋。 豈知松檜下,幽人長寂寥。 萬事淡無慮,恣卧時長謠。 浩蕩天地間,孰問犧黄堯。 臨風一清嘯,胡爲王子喬。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