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唐詢宋

唐詢(一○○五~一○六四),字彥猷,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天聖中進士,知長興縣,歷歸、廬、湖諸州。遷江西、福建、江東等路轉運使。入爲知制誥,又出知蘇、杭、青等州。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彭城集》卷三八《唐公墓誌銘》)。有文集三十卷(《咸淳臨安志》卷六五謂二十卷),已佚,今存《杏花村集》一卷(其中《華亭十詠》詩不完整)。《宋史》卷三○三、《咸淳臨安志》卷六五有傳。 唐詢詩,據《紹熙雲間志》、《兩宋名賢小集》卷六○、《杏花村集》(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及《會稽掇英總集》等共錄得十七首。

共 17 首诗词

作品

華亭十詠 顧亭林

宋 · 唐詢

平林標大道,曾是野王居。 舊里風煙變,荒原草樹踈。 湖波空上下,里閈已丘墟。 往事將誰語,淒涼六代餘。

華亭十詠 寒穴

宋 · 唐詢

絕頂干雲峻,寒泉與穴平。 還同帝臺味,不學隴頭聲。 夜雨遥源漲,秋風顥氣清。 誰云蔗漿美,纔可析朝酲。

華亭十詠 吳王獵場

宋 · 唐詢

昔在全吳日,從禽耀甲戈。 百車嘗載羽,一目舊張羅。 地變柔桑在,原荒蔓草多。 思人無復見,落日下山坡。

華亭十詠 柘湖

宋 · 唐詢

世歷亡秦遠,湖連大海瀕。 柘山標觀望,玉女見威神。 渺渺旁無地,滔滔孰問津。 何年化魚鼈,髣髴歷陽人。

華亭十詠 秦始皇馳道

宋 · 唐詢

秦德衰千祀,江濱道不脩。 相傳大堤在,曾是翠華遊。 玉趾如將見,金椎豈復留。 悵然尋舊跡,蔓草蔽荒丘。

華亭十詠 陸瑁養魚池

宋 · 唐詢

代異人亡久,滮池即舊居。 未移當日地,無復故時魚。 蒲藻依稀在,風波浩蕩餘。 水濱如可問,一爲訪庭除。

華亭十詠 華亭谷

宋 · 唐詢

深谷彌千里,松陵北合流。 岸平迷晝夜,人至競方舟。 照月方諸泣,迎風弱荇浮。 平波無限遠,極目漲清秋。

華亭十詠 陸機宅

宋 · 唐詢

舊諜傳遺趾,悠然歷祀深。 人無令威至,門異下邽箴。 谷水當年溜,崑山昔日陰。 魯堂那復見,絲竹若爲尋。

華亭十詠 崑山

宋 · 唐詢

昔有人如玉,茲山得美名。 巖扃鎖積翠,谷水斷餘聲。 喬木今無在,高臺久已傾。 如何嵩嶽什,獨詠甫侯生。

華亭十詠 三女崗

宋 · 唐詢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 九原誰可作,千載或如生。 青骨何時化,荒榛此地平。 空餘圖諜在,不復啟佳城。

山堂偶書

宋 · 唐詢

在處煙雲早晚生,自疑呼吸氣皆靈。 十年夢寐江山裏,今見江山入戶庭。

爲杭州日送客舟中

宋 · 唐詢

山雨霏微不滿空,畫船來往疾輕鴻。 誰知獨卧珠簾裏,一榻無塵四面風。

題曲水閣

宋 · 唐詢

依山營廢壤,結宇跨通溝。 派引平湖遠,聲分幾曲流。 交陰覆脩竹,照影下輕鷗。 此日羣賢集,甯疎晉世游。

遊五泄山 其一

宋 · 唐詢

尋徹靈潭第五源,旋攀蘿蔦至山巔。 寒聲昔謂來天外,巨壑今知在目前。 峭壁無時長蔽日,重巖不雨亦生烟。 臨觀已覺塵心盡,更欲凌雲訪列仙。

遊五泄山 其二

宋 · 唐詢

遊遍西潭返步遲,亂雲隨履雨沾衣。 山形相向還相背,獨有溪流共我歸。

寄五峯諫長老

宋 · 唐詢

禪客居山患不深,五峯幽絕杳難尋。 門前流水朝還暮,堂下閒雲古復今。 月色有時依宴坐,秋聲隨處伴謳吟。 期師便作終焉計,忍負平生物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