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石延年宋

石延年(九九四~一○四一),字曼卿,一字安仁,先世幽州(治所在今北京)人,家於宋城(今河南商丘)。真宗時,以三舉進士補三班奉職。仁宗天聖四年(一○二六),知濟州金鄉縣。後改通判乾寧事、永靜軍。入爲大理評事、直集賢院。明道元年(一○三二),加館閣校勘(《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一)。景祐二年(一○三五),通判海州(同上書卷一一六)。康定元年(一○四○),奉使河東(同上書卷一二七)。二年二年,以太子中臺、秘閣校理卒於京,年四十八(《歐陽文忠公集》卷二四《石曼卿墓表》)。有《石曼卿集》(《郡齋讀書志》卷一九。《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作《石曼卿詩》)一卷,《宋史·藝文志》作《石延年詩》二卷。《宋史》卷四四二有傳。 石延年詩,以抄本《兩宋名賢小集·石曼卿集》一卷(原本藏臺灣,北京圖書館有縮微膠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宋文鑑》(《四部叢刊》本)等書所引。又清李振綱輯《石學士詩集》一卷(道光二十年刊本),較底本收詩爲多,今刪其重出,以其所餘參校諸書所引,與新輯得之集外詩和殘句合編一卷。

共 89 首诗词

作品

瀑布

宋 · 石延年

飛勢挂嶽頂,無時向此傾。 玉虹垂地色,銀漢落天聲。 萬丈寒雲濕,千巖暑氣清。 滄浪何足羡,就此濯塵纓。

咏春

宋 · 石延年

一氣回元運,恩含萬物深。 陰陽造端數,天地發生心。 有信來還逝,無私古到今。 和風激遺暢,南轉入薫琴。

曹太尉西征

宋 · 石延年

仁者雖無敵,王師尚有征。 獨乘金廏馬,都領鐡林兵。 肅氣關河暮,屯煙部落晴。 旗光秋燒合,甲色夜江横。 士喜擊中鼓,虜疑聞後鉦。 無私乃時雨,不殺是天聲。 濯濯前誰拒,堂堂彼自傾。 寒踰博望塞,春宴隗囂城。 外使戎心伏,旁資帝道平。 公還如畫像,爲贊學班生。

贈劉潛歸陶丘

宋 · 石延年

丈夫未大用,身與仁義閑。 可宜更聚散,風塵摧厥顔。 君今歸柯澤,路出梁宋間。 芒碭有吾廬,親老待我還。 羡子先諧願,思親頭鬢斑。 韶光苦不再,溝水長潺湲。

又

宋 · 石延年

春老有時回,人老不再少。 草白有時榮,髮白不再好。 人生不如春,髮生不如草。 可堪送别春草前,青春未老人先老。

金鄉張氏園亭

宋 · 石延年

亭館連城敵謝家,四時園色鬬眀霞。 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東陵隱士瓜。 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 縱遊會約無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

秋夕北樓

宋 · 石延年

秋霽露華清带水,月眀天色白連河。 夜闌澄影星微動,瑟瑟層颸上下波。

小桃

宋 · 石延年

生色深紅綬带長,宮簾閑在井闌香。 母家昇上瑤池品,先得春風半面妝。

咏小桃

宋 · 石延年

本分桃花寒食前,小桃長是上春天。 二喬二趙俱傾國,女弟嬌强意自先。

送人遊杭

宋 · 石延年

激激霜風吹墨貂,男兒醉别氣飄飄。 五湖載酒期吳客,六代成詩倍楚橋。 水荇漸青含晚意,江雲初白向春嬌。 前秋亦擬錢塘去,共看龍山八月潮。

春日樓上

宋 · 石延年

水樹春煙重,庭花午影圓。 人邊無限地,鳥外有餘天。

春陰

宋 · 石延年

寒食少天色,春風多柳花。 倚樓心目亂,不覺見棲鴉。

榴花

宋 · 石延年

王母庭前親見栽,張騫偷得下天來。 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

偶成

宋 · 石延年

力振前文覺道孤,恥同流輩論榮枯。 動非仁義何如静,得見機關不似無。 孔孟也應輕管晏,臯夔未必失唐虞。 侯王重問吾何有,且自低心混世儒。

首陽

宋 · 石延年

遜國同來訪聖謨,適觀争國誓師徒。 恥生湯武干戈日,寜死唐虞揖讓區。 大義充身安是餓,清魂有所未應無。 始終天地亡前後,名骨雖雙此行孤。

寄尹師魯

宋 · 石延年

十年一夢花空委,依舊河山損桃李。 鴈聲北去燕南飛,高樓日日春風裏。 眉黛石州山對起,嬌波淚落妝如洗。 汾河不斷天南流,天色無情淡如水。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