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文兆,閩(今福建)人(《湘山野錄》卷中)。一作南越人。九僧之一(《清波雜志》卷一一)。今錄詩十四首。
共 14 首诗词
遠與村橋接,深春積雨時。 蘭芳人未採,花發蝶先知。 草密封閑徑,林疏露短籬。 別來鋤久廢,身老恨歸遲。
扁舟宿江上,脈脈興何窮。 吳楚十年客,蒹葭一夜風。 東林秋信斷,南越石房空。 向此都忘寐,君應與我同。
抱清誰可羣,委質在湘濆。 今日不同楚,無人更似君。 滄波沈夜魄,古廟聚寒雲。 弔罷踟躕處,漁歌忍獨聞。
詩禪同所尚,邂逅在長安。 爲客閑相似,趨時懶一般。 分題秋閣迥,對坐夜堂寒。 未遂歸山計,流年鬢已乾。
事主惟公直,承恩赴歷陽。 舟浮淮水遠,路繞楚山長。 館謁僧侵月,郊迎吏蹋霜。 下車難久滯,飛詔即徵黄。
近聞高靜趣,猶寄廣陵居。 夜會聽琴阻,秋期看月疏。 幾成歸越夢,久絕入梁書。 四釋分題處,年來一榻虛。
倚棹望雲際,寥寥出峽清。 心如無一事,愁不在三聲。 带露諸峰迥,懸空片月明。 何人同此聽,徹曉得詩成。
相見又相別,無言感倍興。 諸峰微下雪,一路獨行僧。 午飯煙村磬,宵吟石屋燈。 他方人請住,又得繼南能。
苒苒從莎長,凄涼雨乍晴。 窮秋要客步,落日亂蛩鳴。 近接苔階迥,遙連竹徑平。 杖痕兼鶴跡,來往自縱橫。
終南關內見,寒翠疊空虛。 明代誰招隱,深秋自卜居。 宵晴吟洞月,日曉飯溪蔬。 此後嫌名出,應無入闕書。
西山乘興宿,靜稱寂寥心。 一徑杉松老,三更雨雪深。 草堂僧語息,雲閣磬聲沈。 未遂長棲此,雙峰曉待尋。
動靜非常態,超然西去心。 水期經洛聽,雲約到嵩吟。 齋訪煙村遠,禪依竹寺深。 祇應風雅道,相府是知音。
幾年天柱居,韜光外浮世。 禪心混沌先,詩思雲霞際。 山雪滌茶鐺,谿泉濯祖毳。 富德鄙利徒,貴道輕權勢。 竹牖晴長開,松扉夜不閉。 霜嚴庭樹萎,雨暴龕燈翳。 紅葉遇寒燒,白頭逢暖剃。 終期爲近鄰,清話素相契。
河分崗勢司空曙,春入燒痕劉長卿。 不是師兄偷古句,古人詩句犯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