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王禹偁宋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士,授成武縣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遷知長洲縣。端拱元年(九八八)應中書試,擢直史館。次年遷知制誥。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鉉辨誣,貶商州團練副使。五年,再知制誥。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學士,坐謗訕罷知滁州,未幾改揚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誥。咸平元年(九九八)預修《太祖實錄》,直筆犯諱,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蘄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殘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傳。 王禹偁詩,前十一卷以《四部叢刊》影印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配呂無黨鈔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緒會稽孫星華增刻本(簡稱孫本)、清乾隆平陽趙熟典刻本(簡稱趙本)、上海涵芬樓影印江南圖書館藏經鋤堂鈔本(簡稱經鋤堂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宋文鑑》等書引錄。第十二卷以孫星華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參校上海函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影宋寫本(簡稱影宋本)、杭州大學圖書館藏清抄本(簡稱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叢編》等書引錄。第十三卷錄集外詩及斷句,其中《吳郡志》所收《赴長洲縣作》三首,已合併編入《小畜集》同題詩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誤收他人詩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詩),已刪去。

共 671 首诗词

作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韻

宋 · 王禹偁

太歲在辛卯,九月萬木落。 是時太陰虧,占云臣道剝。 王生出紫微,譴逐走商洛。 扶親又抱子,迤邐過京索。 弊車載書史,病馬懸囊橐。 西都不敢住,空負香山約。 閿鄉正南路,秦嶺峭如削。 肩輿礙巨石,十步三四却。 妻孥亦徒步,磧礫不容脚。 山店蓋木皮,烟火渾燻灼。 夜深聞贙虎,全家屢驚戄。 山泉何縈回,切冽無橋彴。 卸鞍引羸蹄,解襪事芒屩。 晨瀾髮可鑑,朝涉脛如斮。 商山六百里,天設皆巖崿。 上洛在其中,狴牢曾未若。 逐臣自可死,何必在遠惡。 刺史不我顧,古寺聊淹泊。 卜居雜民甿,致養無精糳。 知道由自寬,有親强爲樂。 側聞种先生,終南卧雲壑。 長沮既躬耕,元禮仍開學。 王績婦未娶,介潔翹孤鶴。 之推母偕隠,教誨脩天爵。 詩情亦嗜酒,道氣不服藥。 田衣剪荷芰,野飯烹茝蒻。 霧豹澤文彩,冥鴻避矰繳。 肯從羔雁聘,唯恐簪裾縛。 如何宋右史,斥鷃議鵰鶚。 玄纁與丹詔,恩禮誠非薄。 仍敕京兆府,敦諭辭恭恪。 先生戀板輿,純孝心堅確。 散髮走烟巒,拜章謝恩渥。 巨材猶在澗,大玉不出璞。 使者遂空迴,軟輪何寂寞。 賢母召徵君,庭責詞嗃嗃。 胡爲事章句,漏名入街郭。 府縣污我山,胥徒噪吾幄。 以茲近聲利,安得成高邈。 誓將徙窮谷,庶可逃喧濁。 先生拜引過,爲壽開樽杓。 陶陶又熙熙,何啻聞竽籥。 人傳到遷客,面目敦慙怍。 器小識不遠,當年事頭角。 遭時得一第,游宦何齷齪。 逐羶甚蚍蜉,鬭耀同𧐔𧕋。 宰邑乏弦歌,諫垣無謇諤。 便蕃朱紫綬,僭忝絲綸閣。 方號騤騤龍,已困狺狺㹱。 待罪始知非,咄哉昧先覺。 一聆高世行,罪髮庸可擢。 忍耻賦三章,塵埃寄寥廓。 明年會恩宥,量移井蛙躍。 靡暇謁南山,征途望西嶽。 黄河波洶湧,白逕苔班駁。 中條圍解縣,五老烟齪齪。 此焉爲郡副,烏敢事隕穫。 籠禽幸未死,尚且謀飲啄。 米呼村婢舂,樵雇山僮斫。 餵馬捽寒蕪,看書爇秋籜。 信口亦吟哦,放心無適莫。 君恩已絕望,人事終難度。 相府一張紙,喚起久屈蠖。 誠知有梁棟,未忍棄榱桷。 五城天上開,三殿雲間卓。 重取故衣冠,籠裹山猱玃。 病翼得風雲,壞牆勞赭堊。 諫官與史氏,舊職聊羈絡。 舉袖拂石螭,凝眸睨金雀。 冥心想前事,一夢何揮矐。 長恐先生聞,倚松成大噱。 關中朋友來,遺我神仙作。 繁華遠客騎,錚鏦美人錯。 古澹啜鉶羹,文雅鏗木鐸。 千言距百韻,旨趣何綽綽。 孰念氣如虹,翻然輕抵鵲。 俊甚麻姑抓,快比屠門嚼。 渾金豈在鎔,尺璧寧施琢。 愈風齊捧檄,忘味同聞樂。 致之向懷袖,日夕芬蘭若。 褒我塵俗韻,鉛刀化干鏌。 同聲必有應,過實還疑謔。 盛夸山中事,雲屋張霞幕。 蘭芽含露採,石髓和煙酌。 巢由泉滌耳,園綺芝盈握。 有時上絕頂,星斗近可摸。 下視塵世人,營營似螶𧎾。 男兒既束髮,出處岐路各。 苟非秉陶鈞,即去持矛槊。 致主比唐虞,安邊如衛霍。 不爾爲逸人,深居返吾樸。 胡然自碌碌,名節日銷鑠。 行年過半世,功業欠圭勺。 無術鑄五兵,使民興錢鎛。 無材統六師,逐寇開沙漠。 空言說王道,肆眼看人瘼。 多慙指佞草,虛效傾心藿。 一覽大雅文,起予亦何博。 况茲山野性,謨畫昧方略。 搔首謝朝簪,行將返耕鑿。

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

宋 · 王禹偁

鉅賢如木鐸,一振聲蓋代。 丈人文曲星,譴謫落下界。 辭源發崑崙,意盡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負文彩。 擢第應制舉,召試拂華蓋。 醉揮拔萃判,一字不復改。 傳寫遍都下,紙貴無可買。 一命佐著作,蕓閣垂纓珮。 歌詩數千首,人口炙與鱠。 志大輕俸錢,痛飲負酒債。 庸蜀既即敘,出命玉津宰。 題柱薄長卿,銘閣笑張載。 錦水清見髮,峨嵋綠于黛。 物華曾不負,詩酒聊自待。 旨甘豈擇祿,印綬久不解。 陶潜腰任折,萊子衣有彩。 蹉跎歷四邑,塵土不可擺。 吾皇在藩邸,聞名四聰駭。 即位未浹旬,獨許延英對。 相見恨已晚,欣然契嘉會。 諫官聊假道,紫微遽真拜。 制誥復西漢,碑板揭東岱。 金鑾赴夜召,顧問及遠大。 白麻幾千紙,意出元白外。 薦賢恐不及,誘善曾無怠。 當朝自獨步,晚節亦泛愛。 有別樂聞韶,無譏詩自鄶。 賤子在廣場,知見殊流輩。 進士數且千,馳鶩稱俊邁。 人人握靈蛇,許我珠無纇。 超拔冠多士,權貴不得礙。 御前中科第,閣下備寮寀。 詎惟師碩德,常許接佳話。 國朝大手筆,日夕期鼎鼐。 胸中泰山雲,舒卷何霮䨴。 言下傅巖雨,蓄縮未霶霈。 吾道遂難行,一旦同得罪。 典午信冗散,貳車更狼狽。 商於甚僻陋,鄜畤近山塞。 共月踰千里,便風無一介。 何當遂乘桴,侍坐浮渤澥。 大笑引淳風,樽前一長噫。 今茲當委順,自昔無芥蠆。 投詩助醉吟,入室生徒在。

寄題陝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

宋 · 王禹偁

申湖在陝服,自昔名所重。 許昌遺唐律,人口尚傳誦。 舊迹固蓁莽,勝概猶出衆。 前年謫商於,過此方憂恐。 無暇濯溪泉,惻惻心甚痛。 量移遇恩宥,方寸稍放縱。 故人孫漢公,勤懇事迎送。 柅車得三宿,延我入溪洞。 春殘尚有蝶,夏首始見蝀。 朱櫻實頗繁,黄鳥聲亦哢。 地幽接府署,亭高瞰村壟。 縈砌水逶迤,入簷山巃嵷。 鯉翻自躍金,蝸曳燒餘汞。 石危君子介,筍亂小人勇。 虛凉集鷗鷺,爽塏無蚊蠓。 芰葉巧如剪,萍根密非種。 逕苔自斑駁,岸草互蓊菶。 官醖綠開瓶,時果青出籠。 醉中猛別後,依約似一夢。 唯愁當要路,時復棲闒茸。 解梁雖近山,墝埆費耕墥。 常風有盬南,日夕塵塕埲。 雲泉既遼遠,草樹非秀聳。 况茲炎蒸月,縶縛何所動。 緬懷八龍會,南溪與誰共。 棣萼本多才,甘棠應少訟。 枕簟與琴書,鴒原聊自奉。 篇章取李杜,講貫本姬孔。 古文閱韓柳,特策開晁董。 清吹席上來,當暑閉冰凍。 菱脆擘瓊枝,瓜甘浮蜜筩。 氣秋綠篠戰,露曉圓荷捧。 照湖小賀監,溪堂輕馬總。 此景且不同,此懷可長慟。 平生好泉石,况復官散冗。 近聞田紫微,漣水許就俸。 援例苟得請,申湖當入用。 終老占溪居,卧看秋泉湧。

七夕

宋 · 王禹偁

去年七月七,直廬閑獨坐。 西日下紫微,東窗暈青瑣。 露柳蜩忽鳴,風簾燕頻過。 寂寂紅藥階,槿花開一朵。 時清無詔誥,性澹忘物我。 兀然何所營,橫枕通中卧。 夢入無何鄉,蛺蝶甚幺麽。 孰謂處深嚴,自得放慵惰。 中官傳宣旨,御詩令屬和。 驚起儼衣冠,拜舞蒼苔破。 逸翰龍蛇走,雅調金石播。 洋洋百世音,乃賡强牽課。 暮隨丞相出,自謂天上墮。 歸來備乞巧,酒肴間瓜果。 海物雜時味,羅列繁且夥。 家人樂熙熙,兒戲舞娑娑。 寵辱方若驚,倚伏忽成禍。 九月謫商於,羈縻復窮餓。 鳳儀困鴟嚇,驥足翻鼈跛。 山城已僻陋,旅舍甚叢脞。 夏旱麥禾死,春霜花木挫。 吾親極衰耄,吾命何轗軻。 稚子啼我前,孺人病我左。 玄髮半凋落,紫綬空垂拖。 客計魚脫泉,年光蟻旋磨。 昨夜枕簟凉,西郊忽流火。 河漢勢清淺,牛女姿婀娜。 商土本磽瘠,商民久勞癉。 霜旱固不支,水潦復無柰。 居人且艱食,行商不通貨。 郡小數千家,今夕唯愁呵。 吾兒索來禽,傾市得一顆。 舉家成大笑,愁眉略舒軃。 自念一歲間,榮辱兩偏頗。 頼有道依據,故得心安妥。 窮乎止旅人,達也登王佐。 匏瓜從繫滯,糠粃任揚簸。 批鳳不足言,失馬聊自賀。 委順信吾生,無可無不可。

讀漢文紀

宋 · 王禹偁

西漢十二帝,孝文最稱賢。 百金惜人力,露臺草芊眠。 千里却駿骨,鸞旗影遷延。 上林慎夫人,衣短無花鈿。 細柳周將軍,不拜容櫜鞬。 霸業固以盛,帝道或未全。 賈生多謫宦,鄧通終鑄錢。 謾道膝前席,不如衣後穿。 使我千古下,覽之一泫然。 頼有佞倖傳,賢哉司馬遷。

合崖湫

宋 · 王禹偁

合崖何嵌崆,湫水何浺瀜。 渟污暨積潦,滯泥不朝宗。 有時見鬼怪,無人薦王公。 止可飲麋鹿,未嘗産蛟龍。 山甿自神之,祠祀衆口同。 今春商於旱,太守職憂農。 先請境內山,熊耳有如聾。 乃迎是湫水,盈乎素缶中。 州民與郡吏,覡女雜巫童。 朝祈又夕禱,拜起虔且恭。 馨爐復奠爵,牲幣潔而豐。 適與天雨會,三日勢濛濛。 致謝送水歸,盡禮有始終。 水旱蓋定數,災祥與政通。 傅巖道喪久,咄爾貪天功。

吾志

宋 · 王禹偁

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 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 自爲志得行,功業如臯夔。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諫紙無直言,綸誥多愧辭。 黽勉爲何事,親老與妻兒。 一旦命執法,嫉惡寄所施。 丹筆方肆直,皇情已見疑。 斥逐深山中,窮辱何羸羸。 于張及不得,安用此生爲。

携稚子東園刈菜因書觸目兼寄均州宋四閣長

宋 · 王禹偁

大燕引新雛,小鴉哺老烏。 青青樹木間,禽鳥聲歡娛。 我携二稚子,東園擷春蔬。 可以奉晨羞,采采供貧厨。 非肉誠不飽,割身實無餘。 緬懷宋閣老,同日出京都。 謫宦不携家,留妻事老姑。 塊然武當下,此樂固亦無。

四皓廟 其一

宋 · 王禹偁

秦皇焚舊典,漢祖溺儒冠。 萬民在塗炭,四老方宴安。 白雲且高卧,紫芝非素餐。 南山正優游,東朝忽艱難。 高步揖萬乘,拂衣歸重巒。 飛鴻自冥冥,束帛徒戔戔。 古廟對山開,清風向人寒。 更無隠遁士,空有賓客官。 况我謫宦來,塵跡污祠壇。 朝衣慚蕙带,佩玉愧紉蘭。 或依階下樹,陶暑解馬鞍。 或借廟前水,乘秋把魚竿。 吾道多齟齬,吾生利盤桓。 登山殊未倦,飲水聊盡驩。 精靈莫相笑,此意樂且盤。

四皓廟 其二

宋 · 王禹偁

小言望小利,載在禮經中。 遂有鷹犬輩,拔劍各爭功。 一出定萬乘,去若冥冥鴻。 寂寂千古下,孰繼採芝翁。

不見陽城驛

宋 · 王禹偁

不見陽城驛,空吟昔人詩。 誰改避賢郵,唱首元微之。 微之謫江陵,顦悴爲判司。 路宿商山驛,一夕見嗟咨。 所嗟陽道州,抗直貞元時。 時亦被斥逐,南荒終一麾。 題詩改驛名,格力何高奇。 樂天在翰林,亦和遷客詞。 遂使道州名,光與日月馳。 是後數十年,借問經者誰。 留題富水驛,始見杜紫微。 紫微言驛名,不合輕改移。 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茲。 一以諱事神,名呼不忍爲。 一以名警衆,名存教可施。 爲善雖不同,同歸化之基。 邇來又百稔,編集空鱗差。 我遷上雒郡,罪譴身縶維。 舊詩猶可誦,古驛殊無遺。 富水地雖在,陽城名豈知。 空想數君子,貫若珠纍纍。 三章詩未泯,千古名亦隨。 德音苟不嗣,吾道當已而。 前賢尚如此,今我復何悲。 題此商於驛,吟之聊自貽。

感流亡

宋 · 王禹偁

謫居歲云暮,晨起厨無烟。 頼有可愛日,懸在南榮邊。 高舂已數丈,和暖如春天。 門臨商於路,有客憇簷前。 老翁與病嫗,頭鬢皆皤然。 呱呱三兒泣,呱呱一夫鰥。 道糧無斗粟,路費無百錢。 聚頭未有食,顔色頗饑寒。 試問何許人,答云家長安。 去年關輔旱,逐熟入穰川。 婦死埋异鄉,客貧思故園。 故園雖孔邇,秦嶺隔藍關。 山深號六里,路峻名七盤。 襁負且乞丐,凍餒復險艱。 唯愁大雨雪,殭死山谷間。 我聞斯人語,倚戶獨長歎。 爾爲流亡客,我爲冗散官。 左宦無俸祿,奉親乏甘鮮。 因思筮仕來,倏忽過十年。 峨冠蠹黔首,旅進長素餐。 文翰皆徒爾,放逐固宜然。 家貧與親老,睹翁聊自寬。

除夜

宋 · 王禹偁

四十强而仕,禮文可遵守。 筮仕已十年,明朝三十九。 自知得祿早,左宦誠宜有。 年雖過潘岳,未爲全白首。 貧猶勝墨子,黔突聊供口。 若比張辟彊,吾甘爲老醜。 若比太公望,吾方爲少秀。 任從新歲來,且獻高堂壽。 更解金貂冠,多貰商山酒。

竹䶉

宋 · 王禹偁

商嶺多修篁,蒼翠連山谷。 有鼠生其中,薦食無厭足。 春筍齧生犀,秋筠折寒玉。 飫飽致肥腯,優游恣蕃育。 林密鳶不攫,穴深犬難逐。 鳳凰餓欲死,彼實無一掬。 唯此竹間䶉,琅玕長滿腹。 暖戲綠叢陰,舉頭傲鴻鵠。 不知商山民,愛爾身上肉。 有鍤利其鋒,有錐銛于鏃。 開穴窘如囚,洞胸聲似哭。 膏血尚淋灕,携來入市鬻。 竹也比賢良,鼠兮類盲俗。 所食既非宜,所禍誠知速。 吁嗟狡小人,乘時竊君祿。 貴依社樹神,俸盜太倉粟。 笙簧佞舌鳴,藥石嘉言伏。 朝見秉大權,夕聞罹顯戮。 李斯具五刑,趙高夷三族。 信有司殺者,在暗明於燭。 彼狡勿害賢,彼鼠無食竹。

觀鄰家園中種黍示嘉祐

宋 · 王禹偁

比鄰有閑園,瓦礫雜荆杞。 未嘗動耕牛,但見牧羣豕。 今夏赤旱天,斲琢誰家子。 播種甚莽鹵,苗稼安能起。 秋來連月雨,柴門晝不啟。 新晴一携杖,出戶聊徙倚。 重到田中立,黍稷何薿薿。 吐穗欲及肩,鳥雀聲亦喜。 力穡乃有秋,斯言不虛矣。 向使懶種植,荒榛殊未已。 有書閑不讀,爲學還如此。

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祐

宋 · 王禹偁

吾爲士大夫,汝爲隸子弟。 身未列官常,庶人亦何异。 無故不食珍,禮文明所記。 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貲費。 商山水復旱,穀價方騰貴。 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繼。 吾聞柳公綽,近代居貴位。 每逢水旱年,所食唯一器。 豐稔即加籩,列鼎又何愧。 且吾官冗散,適爲時所棄。 汝家本寒賤,自昔無生計。 菜茹各須甘,努力度凶歲。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