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寶(九五三~一○一三),字仲賢,一字伯玉(《永樂大典》卷七八九四引《臨汀志·進士題名》),寧化(今屬福建)人。仕南唐至校書郎。入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士,補修武縣主簿,改通判穎州,知州事。淳化二年(九九一),授陝西轉運副使,加工部員外郎,對西北地區經濟頗多策劃,後因減鹽價虧損國課,貶藍山令。真宗咸平中召掌京南榷貨。大中祥符初改兵部員外郎。六年卒。年六十一,有文集二十卷(《東都事略》卷一一五),已佚。《宋史》卷二七七有傳。今錄詩十六首。
共 32 首诗词
客舍愁經百五春,雨餘溪寺綠無塵。 金花開處鞦韆鼓,粉頰誰家鬭草人。 水上碧桃流片段,梁間新燕語逡巡。 高僧不飲客携酒,來勸先朝放逐臣。
每到新亭即厭歸,野香經雨長松圍。 四簷山色消繁暑,一局棋聲下翠微。 冰片角巾簪澗月,錦文拳石砌苔磯。 近來學得籠中鶻,迴避流鶑笑不飛。
花時懶看花,來訪野僧家。 勞師擊新火,勸我雨前茶。
得罪先朝出粉圍,五原功業有誰知。 年餘放逐無人識,白雪關頭一望時。
旦夕春風老,離心共黯然。 小舟聞笛夜,微雨養花天。 手筆人皆有,曹劉世所賢。 郴侯重才子,從此看鶑遷。
衆論才名外,親人似古人。 官嫌容易達,家愛等閑貧。 解印詩權在,移風澤國春。 政聲交不得,慚見數鄉民。
潺湲如燎嶺雲陰,玉石魚龍換古今。 只見開元無事久,不知貞觀用功深。 籠無解語衣無雪,堆有黄沙粟有金。 惆悵群邪負恩澤,始知夷甫少經心。
行人慵過景陽宮,宮畔離離禾黍風。 庭玉有花空怨白,井蓮無步莫愁紅。 吟詩功業才雖大,亡國君臣道最同。 爭忍暮年歸故里,綸竿迴避釣魚翁。
吟遶虛廊更向闌,繡窗燈影背欄干。 燕棲鶑宿無人語,一夜蕭蕭細雨寒。
百花深處小危樓,千步蒼苔到葉舟。 一夜楚江寒食雨,離人白盡未歸頭。
流水驚前事,清風似昔時。 重吟金谷詠,如見峴山碑。
沉檀香植在天涯,賤等荆衡水面槎。 何必爲槽飼雞犬,不如煨燼向豪家。
秋陰漠漠秋雲輕,緱氏山頭月正明。 帝子西飛仙馭遠,不知何處作吹笙。
亭亭畫舸繫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一夜西風旅雁秋,背身調鏃索征裘。 關山落盡黄榆葉,駐馬誰家唱石州。
江雲薄薄日斜暉,江館蕭條獨掩扉。 梁燕不在人事改,雨中猶作一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