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張詠宋

張詠(九四六~一○一五),字復之,號乖崖,濮州鄄城(今屬山東)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授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縣。雍熙元年(九八四),遷著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轉祕書丞。二年,通判相州。召還,知開封府浚儀縣,出爲荆湖北路轉運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樞密直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給事中,遷戶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興軍。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復掌三班院兼判登聞檢院。四年,知昇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陳州(同上書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謚忠定。有《張乖崖集》十卷(《郡齋讀書志》卷一九),南宋時增廣爲十二卷。事見宋錢易《故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贈左僕射張公墓誌銘》,《宋史》卷二九三有傳喦。 張詠詩,以《續古逸叢書》影印宋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一卷)爲底本,參校宋咸淳五年伊賡刻本(今存前六卷,簡稱殘宋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曹溶舊藏鈔本(十卷、附一卷,簡稱曹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康熙四十九年呂無隠鈔本(簡稱呂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丁丙鈔補本(僅前七卷,以配明澹生堂鈔本,簡稱丁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光緒八年莫祥芝刻本(簡稱莫刻),并酌採清蔣繼功、黄丕烈、近人傅增湘校勘成果(分別稱蔣校、黄校、傅校)。另從《西崑酬唱集》等輯得集外詩五首,附編卷末。

共 158 首诗词

作品

悼蜀四十韻

宋 · 張詠

蜀國富且庶,風俗矜浮薄。 奢僭極珠貝,狂佚務娛樂。 虹橋吐飛泉,煙柳閉朱閣。 燭影逐星沈,歌聲和月落。 鬭雞破百萬,呼盧縱大噱。 遊女白玉璫,驕馬黄金絡。 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慚怍。 禾稼暮雲連,紈繡淑氣錯。 熙熙三十年,光景倏如昨。 天道本害盈,侈極禍必作。 當時布政者,岡思救民瘼。 不能宣淳化,移風復儉約。 情性非方直,多爲聲色著。 從欲竊虛譽,隨性縱貪攫。 蠶食生靈肌,作威恣暴虐。 佞岡天子聽,所利唯剝削。 一方仇恨興,千里攘臂躍。 火氣烘寒空,雪彩揮蓮鍔。 無人能却敵,何暇施擊柝。 害物黜貨輩,皆爲白刃爍。 瓦礫積臺榭,荆棘迷城郭。 里第鎖苔蕪,庭軒喧燕雀。 斗粟金帛市,束蒭羅綺博。 悲夫驕奢民,不能飽葵藿。 朝廷命元戎,帥師盪兇惡。 虎旅一以至,梟巢一何弱。 燎毛焰晶熒,破竹鋒熠爚。 兵驕不可戢,殺人如戲謔。 悼耄皆麗誅,玉石何所度。 朱能翦强暴,爭先謀剽掠。 良民生計空,賒死心隕穫。 四野搆豺狼,五畝孰耕鑿。 出師不以律,餘孽何由却。 鄙夫熾蜂蠆,寡術能籠絡。 邊陲未肅清,胡顔食天爵。 世方尚奔競,誰復振謇諤。 黄屋遠萬里,九重高寥廓。 時稱多英雄,才豈無衛霍。 近聞命良臣,拭目觀奇略。

勸學

宋 · 張詠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 玄門非有閉,苦學當自開。 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 晨雞固自勉,男子胡爲哉。 胸中一片地,無使容纖埃。 海鷗尚可狎,人世何嫌猜。 勤慎君子職,顔閔如瓊瑰。 剋薄小人事,斯輩真可哀。 放蕩功不遂,滿盈身亦災。 將心須內疚,禍福本無媒。

愍農

宋 · 張詠

悠悠世事稱無窮,千靈萬象生虛空。 活人性命由百穀,還須著意在耕農。 自有奸民逃禁律,農夫倍費耕田力。 青巾短褐皮膚乾,不避霜風與毒日。 暮即耕兮朝即耘,東坻南壠無閑人。 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貧。 天意昭昭憐下土,英賢比跡生寰宇。 懲奸濟美號長材,來救黎元暗中苦。 我聞愍農之要簡而平,先銷坐食防兼并。 更禁貪官與豪吏,愍農之道方始行。

緝書齋

宋 · 張詠

綠流北面桃花中,書齋閑鎖塵蒙籠。 紗窗挂戶明月空,階前草深鳴細蟲。 千書閟久陰生蠹,治世之文欲無緒。 彫梁語燕不復歸,華池皓鶴先飛去。 我來憩駕吟青春,呼奴嘯匠連揮斤。 一日整庭戶,二日芟荆榛。 薙草留蕙若,掃逕連松筠。 千花萬木似得意,幽香細韻來相親。 衆口藉藉道,一以如初新。 伊余世上耽書客,古今萬事羅胸臆。 運海摶風當振翼,任是青天更高碧。

陽春曲

宋 · 張詠

東風習習吹庭樹,知道春權移日馭。 青紅獨解露春心,凝冷無言避春去。 大有閒階白日長,清詞麗句祝春皇。 春皇不肯論功烈,惟有年年君道昌。

勸酒惜別

宋 · 張詠

春日遲遲輾空碧,綠楊紅杏描春色。 人生年少不再來,莫把青春枉拋擲。 思之可不令人驚,中有萬恨千愁并。 今日就花始暢飲,座中行客酸離情。 我欲爲君舞長劍,劍歌苦悲人苦厭。 我欲爲君彈瑶琴,淳風死去無回心。 不如轉海爲飲花爲幄,贏取青春片時樂。 明朝匹馬嘶春風,洛陽花發臙脂紅。 車馳馬走狂似沸,家家帳幕臨晴空。 天子盛明君正少,勿恨功名苦不早。 富貴有時來,偷閒强歡笑。 莫與離憂賈生老。

解嘲

宋 · 張詠

我本高陽徒,平生意氣凌清虛。 詞鋒即日未見試,壯年束手來窮途。 蛟龍豈是池中物,風雨不夾狂不得。 五都年少莫相猜,鸞鳳雞犬非朋儕。 志士抱全節,愚下焉復知。 寧作鸞鳳饑,不爲雞犬肥。 君不見淮陰漢將未逢時,市人頗解相輕欺。 又不聞宣尼孜孜救亂治,厄宋圍陳亦何已。 往者尚有然,余生勿多恥。 休誇捷給饒聲光,莫以柔滑勝剛方。 我愛前賢似松柏,肯隨秋草凋寒霜。 道在康民致堯禹,豈要常徒論可否。 興來轉脚上青雲,何必贏馿苦相侮。

師鳳謠

宋 · 張詠

我聞丹山之鳳非有八翼四足兮,又何羽毛之稱奇。 蓋仁於不殺,義於知時。 既信厚於動止,而淳音其用希,是以衆鳥樂而從之。 吾疾夫世之小人兮,曾不知仁義之所爲。 幫卷耳蹙頸背而疾走兮,吾鳳之師。

驚棲曲

宋 · 張詠

天昏昏,月娟娟,驚棲之烏伊啞而翩翾。 豈非海寒天風惡,扶桑半折枝巢落。 又非鵰鶚之不仁,鄧林何苦難容身。 吁嚱哉,雛雛弄翼出蓬蒿,欲就鸞凰高壘巢。 安巢待何時,平林容低枝。 低枝苦賤良可越,却厭爭飛笑鵜鴂。 星稀夜寒啼轉多,恐作枝間斷腸血。 人生功名難與期,聽之永夜生憂思。 援琴欲理驚棲曲,調苦聲悲不相續。

贈劉吉

宋 · 張詠

天地有至私,劉生與英氣。 學必摘其真,文能取諸類。 叫回堯舜天,聒破周孔耳。 通寒不我知,要在歡生意。 居危不苟全,憑艱立忠義。 歸國有賢名,天子聞之喜。 倒海塞橫流,掀天建高議。 冒死雪忠臣,讜言警貴侍。 四海多壯夫,望風毛骨起。 如今竟陵城,榷司茶菽利。 鶴情終是孤,仁性困亦至。 勞勞憂衆民,咄咄駡貪吏。 方期與叫閽,此實不可棄。 如何不自持,稍負纖人累。 酣歌引酒徒,亂入垂楊市。 狂來拔劍舞,踏破青苔地。 羣口咤若奇,我心憂爾碎。 請料高陽徒,何如東山器。 請料酒仙人,何如留侯志。 去矣劉跋江,深心自爲計。

送韓使君赴任越州十一韻

宋 · 張詠

聖皇憂越人,與之求良牧。 矗侯簡帝心,受詔荒東服。 再拜陳苦詞,臣生非碌碌。 未得滅匈奴,雖榮亦爲辱。 戎醜方款盟,宸恩倦兵黷。 難展窮北威,遂作東南福。 況有重慎資,足致奸巢覆。 況有明恕懷,可使夷人伏。 行歌烟靄空,坐嘯江山綠。 無憂報政遲,只怕徵還速。 他日遺遠書,幸勿忘蘭菊。

留別博州推官楊丹

宋 · 張詠

郊亭欲別時,霜葉翻空日。 男兒志在乘長風,去便離憂慘顔色。 鏌鋣煌煌對尊酒,醉舞不成空握手。 恥唱悠悠易水歌,羞折絲絲關外柳。 我欲爲君操峻節,研清詞,古來賢聖同驅馳。 連城白璧不足道,濟時才略爲藩籬。 一以答惠貺,再欲酬心知。 從今明月夜,應有遠相思。

淮西敘別

宋 · 張詠

天門高兮未我揭,驅馬淮西阻風雪。 高陽狂客夜敲門,清談大笑傾金尊。 一飲使君樓,騰騰醉未休。 再約娛賓曲,歌舞喧耳目。 宛若是子之哲兮,精神多崛奇。 穆矣簪纓之後兮,動止饒令儀。 繁花不染君子道,大鵬自有飛鳴時。 何顧我之彌彌,不可無言而辭。

淮西有答

宋 · 張詠

天教明道知經綸,只在尊君兼庇民。 鶴板未徵身且賤,輕車素珮遊紅塵。 飄飄颻颻齊與魯,半醉半醒陳復楚。 夜倚西風拔劍舞,拔劍舞,擊劍歌,青雲路遥心奈何。

寄晁同年

宋 · 張詠

昔同白日昇穹碧,還同水國司民籍。 三年不見頻寄書,兩月相過忘行役。 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鶴樓中風力微。 幽勝逼人魂欲飛,此時不醉無與歸。 人間美事應有主,別馬蹄霑邊塞土。 南樓一望心凄迷,昨夜疏簷滴寒雨。 休誇筆力敺真風,勿憶雲山千萬重。 但偶西風一行雁,殺青相問莫辭慵。

寄程說傅逸人

宋 · 張詠

綠楊陰映長楸道,桃杏初花紅影小。 手扶大白口談天,得意相歡不知老。 一從召入金馬門,三載長纓事邊徼。 幾欲含毫寄別離,悠悠亂思如芳草。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