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宋太宗宋

宋太宗趙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義,後改光義。太祖弟,封晉王。開寶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廟號太宗,葬永熙陵。見《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紀》。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詠》十卷、《緣識》五卷、《蓮花心輪迴文偈頌》二十五卷、《迴文詩》四卷、《君臣賡載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詠》、《緣識》有傳本,《蓮花心輪迴文偈頌》存有殘卷,餘均佚。 宋太宗詩,《御製逍遥詠》十一卷及《御製緣識》五卷,以日本弘教書院刊《大藏經》護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詠》原注,並酌採弘教書院麗輕、宋振參據宋本所撰校記。又據敦煌遺書《御製蓮花心輪迴文偈頌》殘卷,錄偈十八首(含殘章),編次爲第十七卷。另從諸書輯得集外詩十首,編次爲第十八卷。

共 552 首诗词

作品

逍遥詠 其一

宋 · 宋太宗

逍遥知語默,境外見真空。 有位皆玄感,無緣不用功。 義說三才理,幽深萬事通。 因依堪法則,答謝向旻穹。

逍遥詠 其二

宋 · 宋太宗

大道虛無境,信之則有靈。 幽深玄妙理,運轉幾曾停。 拘束從何益,周通靜杳冥。 真空非作相,善應保安寧。

逍遥詠 其三

宋 · 宋太宗

我自常安樂,凡情勿笑耶。 雲生諸洞府,棘不放仙花。 地卑三光照,天開五色霞。 未知何所是,善願理交加。

逍遥詠 其四

宋 · 宋太宗

我達逍遥理,陰陽運五行。 道從初一變,德合混三清。 聖境堪依仗,狐疑事不成。 異端違雅淡,返禍自輕生。

逍遥詠 其五

宋 · 宋太宗

逍遥人控鶴,碧落壓天津。 達理通含識,虛無即是真。 河車誰肯信,鉛汞本相親。 造化皆如此,今緣論宿因。

逍遥詠 其六

宋 · 宋太宗

何處堪依仗,經心便皺眉。 世情多詭詐,業重信愚癡。 取次招他謗,違非不自知。 貌恭無德行,禍福在修持。 小人以小善爲無益而弗爲也,以小惡爲無傷而弗去也,此正在改過修持爾。 虛無知大道,極意思悠然。 摩日雲中雁,瀟湘水似天。 孤峰高遠近,寶月瑩團圓。 信解明開悟,青霄在目前。

逍遥詠 其七

宋 · 宋太宗

逍遥名有理,得一便知空。 道本皆深邃,凡爲不易窮。 品流才雅淡,格致意潜通。 救世傳相益,因成順八風。

逍遥詠 其八

宋 · 宋太宗

誰測玄機聖,天功地久長。 羣生皆是性,道德有圓方。 妍醜隨情意,於戲細酌量。 達人知淡泊,默默見非常。

逍遥詠 其九

宋 · 宋太宗

道德誰分別,逍遥我自由。 時情人不達,深理少相投。 己是終無益,非他作逗留。 奈何爲各異,未定復還休。

逍遥詠 其一○

宋 · 宋太宗

奧義通玄化,精微妙入神。 功程隨志願,貶降背於真。 靜默堪爲法,無言事可親。 逢師傳口訣,金玉變埃塵。

逍遥詠 其一一

宋 · 宋太宗

清靜真空理,不無解者難。 縱橫依見性,廓落智中觀。 坦蕩歸仁德,辛勤久遠看。 勿教爲逆順,平地入雲端。

逍遥詠 其一二

宋 · 宋太宗

乾坤常運轉,兀兀見衆生。 利物終相應,施爲願要精。 身慵何隠遁,舌辯謾縱橫。 種性歸真理,因緣有重輕。

逍遥詠 其一三

宋 · 宋太宗

仙經無限意,龍虎返丹砂。 採綴陰陽理,終期歲月賒。 求來皆有應,不信固難誇。 忙說閑清境,真誠悟幾家。

逍遥詠 其一四

宋 · 宋太宗

陽與陰和合,須從一字求。 分明皆是象,作相不能投。 舉措先真實,精麤各自柔。 恒持通覺悟,萬派水東流。

逍遥詠 其一五

宋 · 宋太宗

鉛汞精修鍊,陰陽協物情。 花開黄道正,藥就紫烟輕。 海嶠浮雲合,神光照室明。 彩霞高麗日,細意話長生。

逍遥詠 其一六

宋 · 宋太宗

照然明道德,萬象有其端。 變化疑誰信,超凡入聖看。 幽玄深自在,眇邈就中難。 但味風塵裏,方知宇宙寬。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