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嵒,字隠夫,居武都山(今四川綿竹)。晚年遇益州王均兵亂(真宗咸平三年),“以名大爲其所脅,坐是流於荒服”。事見《分門古今類事》卷一四引《該聞錄》。有集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已佚。今錄詩七首。
共 14 首诗词
寒雲古木罩星臺,凡骨仙蹤信可哀。 二十年前曾此到,一千年內未歸來。
零零夜雨漬愁根,觸物傷離好斷魂。 莫怪杜鵑飛去盡,紫微花裏有啼猿。
一巢功績破春光,絮落花殘兩翅狂。 月樹風枝不棲去,强來言語泥雕梁。
難把菱花照素顔,試臨春水插花看。 木蘭船上遊春子,笑指荆釵下遠灘。
何處相逢萬事忙,卓家樓上百淘香。 明朝漸近山僧寺,更爲殘花醉一場。
庾家樓上謝家池,處處風烟少舊知。 明日落花誰共醉,野溪猿鳥恨歸遲。
淡雲殘雪簇江天,策蹇遲回客興闌。 持鉢老僧來咒水,倚船商女待搬灘。 沙翹白鷺非真靜,竹映繁梅奈苦寒。 阮籍莫嗟歧路異,舊山溪畔有漁竿。
何人輕大厦,放爾偃深雲。
高僧慣來看,踏破綠苔紋。
暗穿地脈龍先覺,密贊天工雨不知。
溪分澗奪朝宗晚,殘月殘雲信所之。
朝宗任疊千重浪,捧日能消幾片雲。
多慚亦偶休明代,擊壤空隨野老羣。
飛來疑是鶴,下處却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