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兼,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宋初爲榮州刺史(民國《榮縣志·秩官》一○)。太祖開寶七年(九七四)爲鹽鐵判官(《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五)。曾受詔修《五代史》(《澠水燕談錄》卷六)。 劉兼詩,以清江標影印南宋書棚本《唐人五十家小集》爲底本,參校《全唐詩》卷七六六,并據補集外詩三首,又據《萬首唐人絕句》補一首,編爲一卷。
共 81 首诗词
嘉陵江畔餞行車,離袂難分十里餘。 慷慨莫誇心似鐵,留連不覺淚成珠。 風光川谷梅將發,音信雲天雁未疏。 立馬舉鞭無限意,會稀別遠擬何如。
屈指依稀十五年,鸞臺秘閣位相懸。 分飛淮甸雁行斷,重見江樓蟾影圓。 滯跡未偕朝北闕,高才方命入西川。 願君通理須還早,拜慶慈親几杖前。
一承兌澤蒞方州,八度春光照郡樓。 好景幾時官吏醉,名山時領管弦遊。 空花任爾頻侵眼,老雪從他漸滿頭。 歸去杜陵池閣在,只能歡笑不能愁。
屈指平陽別社蓮,蟾光一百度曾圓。 孤雲自在知何處,薄宦參差亦信緣。 山郡披風方穆若,花時分袂更凄然。 摇鞭相送嘉陵岸,迴首羣峰隔囊邊。
摇落江天萬木空,雁行斜戛塞垣風。 征閨搗月離愁遠,舊館眠雲旅夢通。 郢客豈能陪下里,臯禽爭肯戀樊籠。 此心曠蕩誰相會,盡在南華十卷中。
金閨寂寞罷粧臺,玉筯欄干界粉腮。 花落掩關春欲暮,月圓欹枕夢初迴。 鸞膠豈續愁腸斷,龍劍難揮別緒開。 曾寄錦書無限意,塞鴻何事不歸來。
齊朝慶裔祖敖曹,麟角無雙鳳九毛。 聲價五侯爭辟命,文章一代振風騷。 醉琴自寄陶家意,夢枕誰聽益郡刀。 補衮應星曾奏舉,北山南海孰爲高。
薄暮疏林宿鳥還,倚樓垂袂復憑欄。 月沉江底珠輪凈,雲鎖峰頭玉葉寒。 劉毅暫貧雖壯志,馮唐將老自低顔。 無言獨對秋風立,擬把朝簪換釣竿。
彭壽殤齡共兩空,幻泡緣影夢魂中。 缺圓宿會長如月,飄忽浮生疾似風。 脩短百年先後定,賢愚千古是非同。 南柯太守知人意,休問陶陶塞上翁。
歲稔民康絕訟論,政成公暇自由身。 朝看五馬閑如社,夜擁雙姬暖似春。 家記不憂憑冢子,官資無愧是朝臣。 豈同齷齪祁員外,至死悲凉一婦人。
官吏潜陳借寇詞,宦情鄉夢兩相違。 青城錦水無心住,紫閣蓮峰有意歸。 張翰鱸魚因醉憶,孟光書信近春稀。 黄茅瘴色看看起,貪者猶疑別是機。
柳成金穗草如茵,載酒尋花共賞春。 先入醉鄉君莫問,十年風景在三秦。
去年曾看牡丹花,蛺蝶迎人傍綵霞。 今日再遊光福寺,春風吹我入仙家。 當筵芬馥歌脣動,倚檻嬌羞醉眼斜。 來歲未朝京闕去,依前和露載歸衙。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霑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携持。
烟雨樓臺漸晦冥,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荆山耻,莊舄空傷越國情。 天際寂寥無雁下,雲端依約有僧行。 登高欲繼離騷詠,魂斷愁深寫不成。
邊郡荒凉悲且歌,故園迢遞隔烟波。 琴聲背俗終如是,劍氣衝星又若何。 朝客漸通書信少,釣舟頻引夢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白首無塵歸去麽。